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重生之工业狂潮 > 第一百四十七章 搞随身听

第一百四十七章 搞随身听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拿在陈立东手里的,是一件电子产品,长方形、银白色外壳,很致的样子,是啥呢?

这东西叫做随身md播放器。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md全称mini disc,中文称呼是迷你磁光盘,陈立东手里拿的是索尼牌子的。

随声听,最早是磁带机,接着是cd机,现在流行md机,之后就是......

md机也可以象cd一样换盘片,md盘片很小,通常见到的直径为6.4cm。

常规的md盘片只能储存140m或者160m的数据,而cd可以储存640m或者740m。

哪为什么要搞md呢?因为md机读写更方便。

md由于采用了特别开发的磁、激光、机械部件,它的盘片也可以进行录制,有音频输和麦克风输两种方式。

md机的音质稍低于cd音质,但足以满足非专业音乐好者的要求,又有较为可靠的数据存储期,还具有磁带机的可重复擦写功能。对于一般消费者来说,可以简单地认为md机是cd机和磁带机的中和体。

md机再发展下去就是mp3。

mp3,通常指用来播放mp3格式音乐的随身听。

但严格来说,mp3是一种音乐格式,全称是mpeg-1 audio layer 3,是当下流行的一种数字音频编码和压缩格式。

注意,这种格式是曼国一队工程师发明的标准化格式,属于有损压缩格式。

有损,指的是在编码时丢掉了音频数据中对类听觉不重要的数据,从而得到了数据小得多的文件。

为什么要压缩格式呢?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这个时代电子产品的存储、传输能力有限。

在一个电脑硬盘只有640m大小的年代,很难想象一首几十m的曲子怎么在个电脑或者网络上流行起来。

而经过压缩后,一首歌的大小在1.5m到7m,经常见到的是4.5m,这就适合上传和下载了。

在1995年7月的时候,曼国这些工程师们在网络上发布了第一款实时播放软件mp3播放器:winplay3,电脑用户下载播放器后,还能从他们的网站上下载这种格式的音乐,还能打开网页,在这个网站上实时播放网站上的音乐,当网络传输速度大于每秒100kbit的时候,非专业的耳朵也能获得不错的音乐体验。

以上就是说,mp3格式的播放软件已经出现在网络,流行音乐在mp3专业网站上出现并传播,哦,也叫被盗版。

甚至,cd机、vcd机已经能够播放mp3格式的文件。

一些音乐光盘专门收集、压缩mp3格式的歌曲。

但是在1997年初,还没有出现专门播放mp3格式音乐的随身听。

mp3随声听,历史上要到1997年底才会被子国的文光洙和黄鼎夏发明出来,到1998年成熟的电子产品开始上市。

陈立东当然不知道这些,但是他知道有这么一款随身听,也算业余歌手的他,想当年就买过这东西。

后世1998年秋天,他和小伙伴们去爬泰山,就把新买的mp3随身听丢在了半山腰。

说远了,回到东华科技燕京公司的会议室。

对陈立东手里的md多数见过,张学东自然第一个捧哏:

“这是索尼的随身听,你拿的这个,看大小应该是md机。”

陈立东心里给张学东点个赞,说道:“good,我们接下来要研究一款新架构的随身听。”

(本章未完,请翻页)

我说一下大致的思路,开发一款更小的随身听,用mp3格式的播放器,抛弃光盘,用闪存存储器。

简单的说,就是做成一款专门播放mp3音乐的优盘。

诸位,按这个思路搞研发,是不是很容易。

那么,我就不再废话,开吧!”

陈立东以为,这个研发项目肯定收获众的强烈拥护,要知道后世mp3将大为流行,大伙怎么也会夸自己两句。

可是,看一看眼前几位,反应平平,只有李昊有些激动。

李昊已经在考虑,怎么安排芯片、解码器。

随身听他玩过好几款,按照陈立东的思路,抛弃了机芯、激光读写功能,但还要有键盘、显示屏、麦克风、喇叭,把这些东西集成在一起,电子线路肯定要复杂些,绝对比优盘难度大。

不过,李昊出身燕无,这些附件,对他来说根本不是事儿。

想一想,今后自己能做出一款小巧的随身听就血脉贲张,这可比学别做vcd有意义,好有挑战

张学东却想:这个老板,脑袋就是好使,这才一个月,就又想到了一个点子。

再一想,鸭梨山大啊,必须努力跟上老板的步伐,作为跟老板同龄的高级打工仔,总被老板催着,那就被动啦。

对大武小武来说,兴趣不在于此。

大武的目标是做电脑,开发汉化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小武的志向是开发“e语言”,对于这款随身听,配合配合就行了。

网络上就有现成的mp3解压软件,写到解码器里就行,安排几个程序员就了。

总之,东华科技燕京公司有了这么两款产品,元件厂今年包括明年的生产任务就有了。

吴佳丽没来这边参会,她正在元件厂主持全体职工大会,一百平大小的会议室里挤满了,燕无总厂工会主席周芳华、东华科技燕京公司总经理王志勇是今天的主角。

按照既定议程,周芳华宣读了总长关于元件厂的改制方案,王志勇介绍了公司接手后的工作打算,然后由吴佳丽做思想动员。

周芳华以为吴佳丽要费一番舌,却听吴佳丽说:

“两位领导说得都听清楚了吧?...那好,我也不再废话,准备跟这新公司得找姚慧珍做填表,办聘用手续。

不想的,找我,我在办公室等着。

还有,今天下午两点,还在会议室,召开新公司员工上岗培训会议,会对大家的薪酬待遇做具体说明。

不过大家放心,我之前跟你们说的条件,肯定能够保障。

好了,散会!”

散会后,到了吴佳丽的办公室,周芳华问:“这些职工这么好说话?”

吴佳丽不无得意的说:“大家跟我两年,都听我的。”

周芳华还是有些担心,因为总厂对元件厂的改制方案里,就员工安置,给了三个途径:

一是被新公司接收;二是买断工龄,自谋生路;三是关系转到总厂,参加总厂改制。

总厂改制准备5月份启动,聘用职工这个环节准备在6月份进行,距离现在还有3个月。

如果元件厂的职工不想跟这新东家,就有3个月的待岗期,有了问题就得周芳华来处理。

所以,周芳华希望吴佳丽这边把都接收下才好。

其实,元件厂七十多号,不见得都符合东华科技的用标准,包括十来个老弱病残,比如何书堂,比如李丽娟。

何书堂的况属于老和残,岁数大了,还是个瘸子,但吴佳丽非常倚重这个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