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台,是东汉处理全国各地往来公文奏折的机构。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汉光武帝刘秀鉴于西汉晚期的权臣专政,有意削弱相权,太尉﹑司徒﹑司空居三公高位,名为宰相,而实际权力则逐渐移于尚书。
当时,尚书机构称台,有令﹑仆
各一
,尚书六
,分主六曹,或说为五曹六尚书,其中三公曹置尚书二
。
令﹑仆
之下有左﹑右丞各一
,“掌录文书”,并检查各项事务是否按时完成。
尚书之下有侍郎三十六
,分属六曹,主起
文书;又有令史十八
,每曹三
,主抄誊文书。
这个机构,在唐朝就是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在宋朝是中书门下以及枢密院;在明朝是内阁和司礼监;在清朝就是所谓的军机处。
名字虽然不一样,但行使的权力相差不多。都是总揽全国往来公文,或是帮皇帝批阅奏折,或是帮皇帝处理政务。
只是严格来说,东汉尚书台的权力还没有那么大,在具体事物上,大事
给皇帝处置,小事则由尚书台或者发往其它部门处理。
这就相当于阅卷老师只有阅卷权和小部分题目的批卷权,并不是整张卷子都由尚书台批阅。
这种
况需要到曹魏时期,荀彧当权的时候才会提升到总揽全国政务。
所以实质上,曹
已经相当于皇帝,而荀彧就是曹
的宰相。
至于现在,算是一个传达室加上半个职权部门,负责文书的收发以及一些政务处理工作。
可即便如此,也已经很厉害。
天下往来公文,都在尚书台,所有国家机密,也都在这里。
尚书令要是想对付某个地方官员,只需要把往来公文销毁,就能以“失职罪”向天子禀报处置。
如果是县令以下的官员,甚至有直接罢免的权力。
别说这很儿戏,但事实是真这么儿戏。
当初王甫曹节掌权的时候,就利用亲信掌控了尚书台,将所有弹劾自己的奏折全部压下来,然后用这个办法对付弹劾自己的官员。
还有明朝魏忠贤当政时期,一本弹劾他的奏折明熹宗都别想看到。
不说那个时候,就算是现代文明社会,在国外政府机构去办事,甭说去各个部门光盖章签字就跑断腿,一旦某个部门给你卡个一年半载,喊爹喊娘都没用。
所以尚书台别看只是个传达室,那也得看是什么地方的传达室,工厂门
的传达室权力肯定不大,一个国家的传达室权力肯定大。
当陈暮一大早走
明光殿正式上班的时候,王钧早早地召集了整个尚书台的官员已经在等他。
原来的尚书令是梁鹄,出自鸿都门学,是宦官派系的
。
自梁鹄以下,整个尚书台都是宦官党羽。
事实上一开始尚书令也不是在尚书台独大,在尚书令的
上,还有一个到三个录尚书事不等,一般由三公兼领。
但随着10多年前最后一任录尚书事,太傅胡广去世后,就再也没有录尚书事。
因此现在的尚书台就由尚书令执掌。
并且从胡广以后,宦官逐渐意识到了尚书台掌握的权力,从那时候开始,宦官就将手伸
了尚书台。
先由王甫的亲信廉忠,也就是诬告汉桓帝的弟弟刘悝的那一位担任。
然后是曹腾的侄子,曹
的叔父曹鼎,再到后来大宦官曹节亲自下场,紧接着就是梁鹄。
从熹平元年,也就是172年开始,这个部门几乎完全落到了宦官们手中。
所以在王钧的带领下,陈暮毫无阻碍地
驻了尚书台。
从左右仆
以下,各尚书、令丞、侍郎、令史、掾属林林总总约百余
都在明光殿内等着他。
“拜见尚书令。”
众
齐齐拱手行礼。
“诸位有礼。”
陈暮也回了一礼。
王钧指着最前面两
介绍道:“子归,此
是尚书右仆
苟桂。”
“苟桂见过尚书令。”
苟桂约三十余岁,山羊胡,下颌还有颗硕大的黑痣,形象有点像是宋明时期的师爷或者狗
军师一类的角色。
陈暮点点
。
王钧又指着另外一
说道:“此
是尚书左仆
蒋安。”
蒋安方面大耳,是个胖子。
“此
是......”
王钧主要介绍的是几个尚书台的主管,自尚书令以下,左右仆
,六曹尚书,以及隶属于尚书令的私
助手左右尚书令丞和尚书侍郎十一
。
其他侍郎、令史、掾属都是二百石的吏员,相当于办公室的普通工作
员,总数有一百多
,自然就没有介绍的必要。
陈暮一一打了招呼,吩咐他们各司其职,便在王钧与左右令丞侍郎的陪同下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办公室地点在明光殿偏殿,房间还挺大,约有百来个平方,只是里面摆设的并不是两侧桌案和席子,而是密密麻麻的书画,要么挂在墙上,要么随意摊在地上,很多都是涂鸦之作,却也不乏有水平的书法。
尚书左令丞丘建尴尬道:“这些都是原来梁尚书的字画,他离任的时候没有带走,我等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置。”
陈暮自己的书画水平就不低,眼光极为毒辣,四处扫视一圈,说道:“将地上的字画全都清理掉,墙上的留下来,这幅,那幅,还有最上面那幅,小心装裱,收录起来。”
粱鹄在汉末时期也是顶级书法家,他虽然上班摸鱼写字画画,但不能不承认的是,里面不少书画作品都是
品,留下来挂着欣赏也不错。
听到他的命令,左右令丞便去外面招呼一帮令史、掾属进来整理了一下房间。
等打扫好之后,陈暮才正式开启办公模式。
几位尚书台的官员按照大小品秩分列而坐,位于他的两侧。
等众
坐好之后,陈暮才开
询问道:“你们每
办公,都是在做何事?”
苟桂答道:“原来梁尚书在的时候,全国大小政务,都由我与蒋仆
处理,按照惯例,选官察官之事,由天子定夺。各地郡守国相之事,亦由天子处置。刑狱之事,发往延尉。南北主客,
由大鸿胪。终考课州郡事,则发由三公计较。财政收支规划,丈量土地,则
给西苑大司农与少府。”
陈暮脸越听越黑,略微不高兴地说道:“那尚书台在做什么?”
苟桂与蒋安对视一眼,回答道:“我等主要负责清算全国
,将各地往来公文整理,以各州或具体事务分门别类,然后发往各部门,或将需要天子批阅的大事呈递给天子,或抄誊朝廷政令传达于天下,当初尚书令为父报仇之事,就是我等抄誊传下去的。”
“这么说,我还得感谢你们喽。”
陈暮脸色不善。
众
连忙道:“不敢不敢。”
“这梁鹄当真是无能之辈,好好一个权力极大的尚书台,被他弄成这般模样。”
陈暮环视一圈,缓缓开
道:“诸位,大家虽然只是尚书台的低级官吏,却应该也知道自己手上握有多大权力。梁鹄却将这些权力拱手让
,诸君难道就这般心甘
愿吗?”
众
面面相觑,一个个低着
不敢说话。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