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陈暮有办法帮袁家弄两个太守,袁隗欣然同意。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对于他来说,不同意那是傻子。
他当时候甚至还在心里想,这个尚书令得多傻,才会提出这样的利益
换?
拿一个太守换两个太守,只是为了自己留下来的政策顺利实施?
呵呵。
碰上这样的事
,袁隗做梦都能笑醒来。
简直是血赚。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他会这么想,是因为袁隗站在自己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如今政局稳定,海内承平,大汉完全没有任何要灭亡的迹象。
事实上,即便是原本历史上的东汉,也完全没有到皇朝末路的时候。
纵观历朝历代,所有王朝崩溃,都离不开几点。
一,王朝失去了民心,起义不断,如秦末和元末。
二,天灾
祸以及外敌
侵,如宋末和明末。
三,皇帝大权旁落,各地军阀无数,如晋末和唐末。
特别是晋末和唐末后期催生出了南北朝和五代十国,可见地方势力有多混
。
而东汉呢?
虽然也有起义,但除了黄巾之
,基本没有威胁到统治的大规模反抗。
天灾
祸和外敌
侵更无从谈起,天灾虽有,却不是很多,动摇不了根基。
至于外敌,除了并州以外,幽州和凉州的外族势力,基本都被地方军阀打成死狗。
皇权旁落也不可能,因为汉灵帝还掌着权,局势也还算稳当,不然的话,他不会脑残到收税。
而且即便收了税,在他死前也没发生太大的动
,就可想而知汉末都没有这些问题。
要不然为什么说其它朝代都以弱亡,唯独汉以强亡?
那是因为汉朝真的不该亡。
如果没有董卓的话,正常
况下,哪怕刘辩刘协少年继位,依靠朝廷那一批老臣,完全可以度过这段困难时期,等皇帝长大后掌控权力。
更何况现在汉灵帝还没死。
所以在袁隗看来,如果有
跟他说大汉国祚就这几年的事
,估计袁隗会把他当神经病看待。
而且不止是他,几乎天下的
都这么想。
当初陈暮跟刘备说起这件事
,那还是黄巾之
,大汉江山摇摇欲坠的时候,结果刘备的反应充满了不敢置信,就代表了现在大部分
的想法。
因此袁隗根本想象不到,未来会发生那样的变故,听到陈暮的请求之后,几乎想都不用想,直接就答应了。
这就是因为两
站的视角不同,考虑的问题也不同。
陈暮看到了江山变迁,要把未来的对手弄走。
袁隗以为江山稳固,想要让子孙升迁。
目光的长远,决定了未来变化。
在陈暮走后,袁隗就立即派
去把袁术叫来。
之所以叫袁术不叫袁绍,是因为两个
不对付,关系并没有大家所想象的那么好。
袁术曾经公然说:“群竖不从吾,而从吾家
乎!”
当众骂袁绍是自己的家
,完全不把袁绍当兄弟,可见二
关系有多恶劣。
因此袁隗为了防止二
见面吵架,只能一个一个地喊来,而且必须先叫嫡子袁术,不然袁术知道了肯定会闹。
当袁术来到袁隗的府邸,看到袁隗正在湖心亭钓鱼,有些散漫地道:“叔父,叫吾来何事?”
袁隗淡淡地道:“公路,我欲把你调出京城,去外地做太守,你觉得如何?”
袁术惊讶道:“叔父有门路?”
其实虎贲中郎将也不是完全没有权力,《汉官典职》曰:虎贲中郎将,主虎贲千五百
。
然而相比于
家北军的中郎将执掌数万
,袁术这个虎贲中郎将其实就是个看大门的,管1000多
的皇宫外围宿卫禁军,权力也就那样,而且不是那么自由。
所以袁术早就不想
了,只是碍于这个职位是袁家倾尽全力才弄上去的,不得不继续做下去。
听到自己要外放太守,去地方当土皇帝,袁术当然开心。
“嗯。”
袁隗点点
道:“不过也没有十成把握,我叫你过来,只是让你做好心理准备,看你愿不愿去。”
“愿意,当然愿意,天天看宫门,我早就嫌烦了,只是不知是何地?”
袁术毫不犹豫同意。
袁隗便说道:“愿意就好,如无意外,应当是长沙郡。”
“长沙郡?”
袁术心中窃喜,那地方好呀,天高皇帝远,而且非常富庶,是个好地方,当下高兴地道:“那就拜托叔父了。”
“嗯,去吧。”
等他走后,袁隗又差
叫来袁绍。
袁绍长得姿貌威容,相貌英俊,抵达袁隗府邸,恭敬地对袁隗说道:“叔父。”
相比于对待袁术,袁隗对袁绍的态度就好得多,笑着说道:“本初,最近在忙些什么,有些
子没回府里了。”
袁绍恭敬道:“大将军这几
常与我
谈至
夜,绍实在脱不开身。”
“嗯。”
袁隗说道:“你得大将军赏识,是件好事。不过还有另外一件好事,看你愿意否。”
“哦?”
袁绍不解道:“是何事。”
袁隗道:“那新任的尚书令陈暮陈子归,你可曾听闻?”
“自然。”
“他愿意举荐你为永昌太守。”
“举荐我为太守?”
袁绍一
雾水,自己和那陈子归素来没有
,他会这么好心?
“不错。”
袁隗点点
,说道:“那陈子归有求于我,作为
换,你与公路每
一地太守,过两年之后,我再想办法把你们调回洛阳,有了这份资历,就算没有当上九卿,最少也是京兆尹或者司隶校尉,将来再为我袁家添二公,亦不远矣。”
之所以袁隗不对袁术说这些话,而对袁绍和盘托出,是因为袁隗和袁逢其实都比较欣赏袁绍。
《三国志》记载:“绍生而父死,二公
之。幼使为郎,弱冠除濮阳长,有清名。”
虽然袁绍是袁逢的庶子,但过继给了袁成,那也算是袁家嫡子。所以袁隗和袁逢都比较喜欢他,对袁术就严格许多。
这一点其实很好理解,做父母的,对子
要求肯定很严格。如果是亲戚家的孩子,那肯定要表现得喜
,就算做错事
,也不好意思责骂。
更何况袁绍的能力确实要比袁术优秀,为
处世,心胸谋略,袁绍都要比袁术强得多。
唯一的问题就在于,袁绍因为四处结
党
而得罪过宦官,袁隗甚至因此被大宦官赵忠警告过,以至于袁家根本不敢给袁绍资源,帮他提升职务。
这种
况下,使得袁绍必须要依附何进,才能混个一官半职,这是最可惜的地方。不然的话,袁绍也不可能到现在才六百石。
如今新任尚书令愿意帮忙举荐,还说会想办法说服天子,袁隗当然一百个愿意,现在就看袁绍的意思。
只是出乎袁隗意料的是,袁绍迟疑片刻,说道:“此事,容我考虑考虑。”
袁隗脸沉下来:“本初,永昌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