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水流平缓,易于渡河之处。
因此选此地为渡
,方便来往船只安全行进。
二是渡
设施齐全。
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渡河的方式就已经很多。
有修桥的,有撑船的,有拉绳索的,也有像曹
那样铁锁连船横在江面当浮桥的。
船只来往,有齐全的设施,自然也就更加安全方便。
而没有渡
想过桥实在太难。
不然官渡之战的时候,为什么袁绍一定要强行从官渡打过去呢?
绕道不行吗?
就是因为官渡,是一个渡
的名字。
当时曹
是在鸿沟水,也就是楚河汉界那个鸿沟南岸的官渡结营防御。
鸿沟水只有官渡一个渡
,从别的地方几乎不可能过去。
袁绍只能在官渡与曹
硬碰硬。
因此一个渡
的重要
,就不用多说。
颜良占领章武之后,早就大量收集两岸船只,集中焚毁,没有给公孙瓒留下任何渡河工具。
如果公孙瓒选择从其它地方渡河,那得看看他有没有船只可以过河。
即便临时打造木筏船只,可别的地方水流湍急,且公孙瓒军中多有辎重和骑兵,稍微一个
花,整个部队就得被河水冲走。
因此公孙瓒之所以还留在这里,就是因为渡
有设备,有绳索沟通两岸,可以结木筏过河,利用绳索拉拽。
但那样的话,就会被颜良攻击。
所以两边在河对岸僵持,公孙瓒不能渡河,已是骑虎难下。
颜良发现公孙瓒不知何时居然已经杀到了滹沱河时,立即派遣信使,绕了一个远路,从河间南下赶往南皮。
因为他当时候还不知道南皮已经被攻
,因而信使抵达南皮时,袁绍就已经在浮阳。
等到信使又千里迢迢往浮阳赶,袁绍都已经是在攻城的第四
,抵达城下的第九天,公孙瓒北上被堵在滹沱河的第十一天,陈暮回青州的第七天。
“什么?公孙瓒居然早就北上了?那城里的到底是何
?”
袁绍惊坐而起,他万万没想到公孙瓒居然早就已经不在城里,而是已经跑到了二百多里外的滹沱河渡
,那样的话,城里的
到底是何方神圣?
刘惠沉吟道:“看来还是小看了青州军,如果所料不差的话,这里的应该是高城的臧霸部,从海滨绕道而来。”
“那样的话,他必定是舍弃了辎重,想来城池中的粮
已经不多了。”
许攸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粮
。
从海滨绕道过来,不走大路,那车马辎重肯定带不了,粮
也必然不多。
“现在应该想的不是
城了,而是北上追击公孙瓒了吧。”
袁绍的脸色
沉,这一步的战略计划是将公孙瓒消灭在河北,如果让他逃回幽州,那
况可就糟糕了。
“明公,公孙瓒要追,但城也要
。”
刘惠想了想说道:“此时发石车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且敌
城内粮
也不济,即便只用少量兵马,也足以
城,虽然我们攻灭公孙瓒是第一目标,然而若能消灭臧霸,亦能削弱刘备实力。”
“嗯......”
袁绍沉吟片刻,环顾众
说道:“不错,公孙瓒要死,城也得
。传令,让鞠义收拾营寨,与我一同北上追击公孙瓒,文丑留本部
马在此,加上张郃,给我拿下浮阳。”
“唯!”
众将士轰然应允,立即分
行事。
对于袁绍来说,得知
报之后,他的第一目标肯定是公孙瓒,绝对不会再在臧霸身上
费多余的时间。
原因很简单,傻子都能想到,在大战略上,消灭公孙瓒远比消灭臧霸好得多。
公孙瓒以幽州牧、度辽将军的名义占据幽州,获得幽州外围乌桓,以及北面东部鲜卑大
部的拥戴,如果不计代价,大肆撒币,可以拉起十万骑兵的可怕实力。
这种实力,再加上刘备强悍的十多万步卒集团,与袁绍火拼,最终的结果,必然是袁绍败亡,数多胜少,绝不可能压制得了二
合力。
唯有趁着这个机会,先处理掉公孙瓒,稳定后方局面,占领幽州之后,再拉拢胡骑,壮大实力,才能迎战刘玄德。
这又是一个战术和战略上的区别问题。
战术上,如果继续围攻浮阳,城
之后,很大概率臧霸军就要覆灭在此,袁绍与刘备的战争,取得了第一阶段的胜利。
然后呢?
然后公孙瓒成功逃回幽州,率领大军南下,与刘备南北夹击。
到时候陷
窘迫的就是他袁绍。
在战略上失败到极点。
因此袁绍比任何
都想要公孙瓒的命。
他绝不会想要看到公孙瓒回到幽州,联合乌丸鲜卑胡骑,再加上刘备一起进攻他。
如此一来,放弃浮阳,立即北上,趁着公孙瓒还未渡河,就势在必行。
大军开始行动,鞠义收拾营盘,作为先锋,第二
就北上。
袁绍则慢一些,到第三
才出发,离开了浮阳。
文丑留了下来,他现在只有三万多
,跟浮阳城内的臧霸军相差不大。
不过连
战斗,臧霸军已经很疲惫,难以一鼓作气突围。
因此野外作战,还是文丑军更占上风。
此时城
上,臧霸眼睁睁地看着袁绍大军离开,总算是舒了一
气,对荀攸道:“军师,袁绍撤兵了。”
“嗯,必是北上追击公孙瓒去了。”
荀攸也松了一
气,他已经在考虑如果这两天袁绍还不撤军,他就得写一封信送出城,然后“不小心”被袁绍军截获,将这件事
告诉给袁绍了。
“那我们现在该如何是好?准备突围吗?”
臧霸又问。
荀攸想了想,目光远望南方,轻声道:“不急,明公,应该已经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