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袁军内部确实有不少动静,刘备询问:“袁军当中的内线有什么最新的消息传回来吗?”
沮授说道:“阎先生那边派
传信,说是今天秋粮收上来之后,袁绍从后方又大批调集了上千万石新粮,目前囤积于甘陵与夏津等地,而且还有新的粮食在源源不断地继续运输,河北确实是膏腴之地,即便今年有旱
,粮食减产,依旧能仓禀充实。”
荀彧接过话茬道:“我们在袁军当中的内线,多为党
等中下层文职,其中管理粮
的主簿、吏员、令史、从者就有不少,他们每个
接触的仓库不同,将他们的消息汇总之后,我觉得是不是可以绘制出一幅粮仓舆形图?”
沮授想了想,摇摇
道:“我觉得没必要,现在战争还未开始,袁军粮
必然是集中在甘陵城中各处粮仓当中。一旦开战,战线开始前移,粮
也会随之前移,位置发生变化,有舆图也未必管用。”
“这倒也是。”
荀彧点点
,说道:“一旦战事开打,恐怕袁军当中的内线,也很难再把消息传递出来了吧。”
“是啊。”
沮授叹道:“现在甘陵城尚未完全管制,附近乡民百姓还可以进出城池,因而可以传递
报。一旦到了战争时期,他们那些负责管理的底层党
,亦是不能随意进出,百姓也不可能再接近,除非他们叛逃,否则袁军的一切行动,再难以像现在这样了如指掌。”
战争时期可不是平常时候,甘陵城作为清河国的治所,哪怕这些年刘备经常迁移百姓去青州。可因为他没有强迫,所以实质迁移的
数很少,几乎有八成以上的乡民故土难离,因此附近依旧有十余万百姓生存在甘陵城周边。
城市在古代有不可取代的作用,附近乡民的生产资料进行买卖的时候,都必须依靠城镇。再加上现在处于对峙期,而非战争期,因此甘陵城现在还不是管制阶段,百姓与乡民依旧可以自由出
。
正是利用这一点,军
司才能传递
报。可等到开战之后,袁绍的兵马前移,大军在野外驻扎,军队严格管制之下,内部的一切
报,就很难直接传递出去。
到了那个时候,青州军较为发达的
报系统,反而会废掉大半。这对于刘备来说,其实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好在刘备倒也没有过多的痛心,而是沉吟道:“我行伍多年,
刻明白三军未动,粮
先行的道理。现在袁绍的所有粮
、辎重、武器装备都已经准备齐全,恐怕不
之内,就要对我们动手了,我们也应该要提前做准备了。”
“嗯。”
荀彧道:“明公,这两
,我们就立即开始搬迁鄃县,把城内物资运往平原吧。”
刘备点点
:“我知道,届时我亲自去办。”
“可惜了。”
沮授忽然砸砸嘴,一脸惋惜。
刘备还以为他在为防区的事
伤神,便笑着说道:“公与也无需烦恼,我们不是还有城高墙厚的平原城为依仗吗?”
“我不是可惜这个。”
“那是?”
“我是在想,如果就这么走了,白送给袁绍一座城池,实在太可惜了”
沮授随
提了一句。
紧接着,下一秒,他与荀彧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对呀。
凭什么白送给袁绍一座城池?
鄃县虽然城池不大,但以袁绍的能力,占据此地之后,马上就进行扩建,囤积粮
,成为进攻平原的桥
堡,到时候对于青州来说,反而是件麻烦事
。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不毁掉呢?
想到这里,二
同时对视一眼,异
同声道:“毁城!”
“毁城?”
刘备一
雾水,问道:“毁什么城?”
“自然是鄃城。”
沮授说道:“此城离平原太近,我们原本是拿来抵御袁军用的,如果白送给袁绍,那岂不是给袁绍一个站稳脚跟的地方,到时候甘陵——夏津——鄃县连成一线,每地相隔不过数十里,对于我们来说威胁实在太大了。”
“不错。”
荀彧点点
:“最理想的状态,就应该是袁绍长途跋涉来进攻我们。如果中间没有夏津和鄃县二城,那么从甘陵到平原,则有二百余里地,军队劳师远征,中间没有城池休息,粮
运输也会不便。所以如果能毁掉夏津和鄃县,那么我们胜算就又能多至少两成!”
“原来如此。”
听到二
的解答,刘备恍然大悟。
这就跟驿站是一个道理。
每隔二十里一个驿站,换马不换
,八百里加急,就可以保证消息传递速度。
而如果每隔百里才一个驿站,那结局就是跑死马,累死
。
甘陵到夏津约七十里,再从夏津到鄃县,则差不多一百一十里,最后从鄃县到平原,则只有四五十里左右。
这样一来,原本是甘陵到平原的这一大段路,就被分割成了三段路,每一段路袁军都有一座城池休息,囤积粮
,如此在运转过程当中,粮
安全可以保证,
员也能得到充足的休息。
现在夏津在袁绍手里,不过即便只是毁掉鄃县,从夏津到平原,也有那么一百六七十里,差不多是三
行军路程,且又是大雪纷飞的天气,也许时间会更久。
那么一大段路,又跑到城池坚固的平原城下,足够袁军士气尽失,战意全无了。因此毁掉一座自己的城池,绝对不是什么坏事。
想到这里,刘备目光露出坚毅的神色,点点
道:“公与,文若说得没错,鄃县这座城,确实该毁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