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这个大明太凶猛 > 第200章 朕的福晋真被人抢了(第二更,求订阅)

第200章 朕的福晋真被人抢了(第二更,求订阅)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他来了,他来了!

他满腔怒火追来了!

一路连奔带跑!

终于,在明军烧了金州后的第二天,傍晚,领着三万八旗锐的黄台吉,终于赶到了金州城下。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今年只有48岁的黄台吉,绝对是中的异类,少年起他随父兄征战,不仅对用兵打仗极为通,政治手腕也有他的过之处,要不然也不会以第八子的身份击败兄长,成为努尔哈赤的继承,更不可能在几年时间里,把这个部落联盟打造成为一个国家。

但作为开国之君,必定是擅长军事的,自然知道兵马未动,粮先行的道理,可这次黄台吉都没有带多少辎重,一路轻车简从,连奔带跑的追了过来。他之所以会犯兵家大忌,说白了还是因为他害怕!

他害怕明军乘船逃出了辽东啊!

万一他们要是逃了,带着金银珠宝逃了无所谓,那些东西被抢了也就被抢了。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大不了以后再抢回来就是了。

可是他的大福晋、侧福晋还有那么多妃子,都被抢走了。大清国的那么多王爷贝勒的福晋们,也一同被抢了,这事传出去不仅仅是丢。甚至是会动摇国本的!

什么是国本?

联蒙就是大清国的国本!

当年他借传国玉玺造势称帝,而推举他成为皇帝的正是蒙古十六部四十九贝勒及真的王公贝勒们,那些蒙古为什么会推举他?仅仅只是因为战场上把他们给击败了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也不是因为他给了那些蒙古多少好处。而是因为他们是一家!因为是一家,所以才能够一起去抢明朝的东西,才能大家伙儿一起发财。

因为是一家,所以他只有十三个的后宫里,才会有七个是蒙古,除了黄金家族的孛儿只斤氏之外,还有察哈尔部的,他的大福晋,侧福晋可都是原上最尊贵的孛儿只斤氏。为此,他甚至不惜废掉自己之前的福晋。

再加上其它的王爷、贝勒们的福晋、妃子,再加上大清国嫁到原上的那些格格们。大清国就是靠着联姻把蒙古笼络在大清的战车上。大清国并不仅仅是真的,大清国同样也是蒙古的大清国。

当然,在这个联盟之中,真是占据主导地位的,为什么能够占据主导地位是因为真更强势。

可现在……盛京被烧了,家被抢了,就连他这个当皇帝的福晋也被抢走了,这事可就不仅仅只是丢了。原上的规则非常简单——强者为尊,一个连都保不住的大汗,配不上大汗,更配不上皇帝的衔。

必须要在消息传遍原,在原各部知道他大清国的皇帝老婆被抢了之前,再抢回来……

否则那是要动摇国本的。那些蒙古就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乖乖的把自己捆绑在大清的战车上。跟着大清国一起吃喝汤。

那些蒙古甚至可能会有让跟在他们身后吃喝汤的念

所以,他只能一路连奔带跑的追过来,甚至都没有带多少辎重!一句话必须要把老婆们给抢回来。

当然,黄台吉此也知道战场上瞬息万变,但凡是行军打仗,就必须要小心谨慎。

所以尽管连奔带跑的追过来,但到了金州后他并没有马上下达进攻的命令,而是下令哨骑打探消息,另一方面则命令八旗兵丁休整备战。

不过,很快哨探带来的消息,让他半晌都没有回过神来——明军非但没逃,还在金州城南搭建起了防线,挖起了长壕,对于长壕黄台吉并不陌生,毕竟,明军总会在城外挖长壕作为第一道防线,而大清国也会用长壕围城,反正就是以壕对壕。

可,为什么明军不走?

置身于金州城外的旷野土丘上,黄台吉手拿着范永斗送的“千里镜”,观察着明军的长壕。

“范文程,希福.....你们怎么看?”

放下“千里镜”时,黄台吉并没问多铎、阿济格他们,他们用兵打仗还可以,可其它的就不行了。

丘上众一片沉默,半晌希福才打了寂静:

“皇上,事出反常必有妖,才以为,大军初到金州,明军养蓄锐正是气盛之时,不可强攻。”

希福姓赫舍里。自真哈达部归附努尔哈赤,隶满洲正黄旗。历官内国史院承政、内弘文院大学士。通满、汉、蒙三种文字,屡次出使蒙古、察哈尔、喀尔喀、科尔沁诸部,是满蒙联盟最重要的促成者,一直是黄台吉的心腹谋士,协助其处理军政大事、随军出谋划策。

作为谋士的他,自然主张谨慎一些,毕竟,敢越海直捣盛京的明军,本身就罕见的很,必须要小心谨慎。

黄台吉的目光突然如闪电般的投向范文程。

“范文程,你怎么看?”

“先弄清楚领兵的是谁吧!”

范文程皱着眉说道。

“皇上,才以为,这次明军以海上犯我大清腹地,甚至趁我空虚直取盛京,这样的物,绝不一般,才以为,即便是崇祯,也不一样有这样的见识,能有这样见识,且行军又如此大胆的,实在是罕见很!”

希福笑了笑。

“不是有消息说是德世子了吗?”

摇了摇,范文程认真道:

“明朝虽然不乏英雄豪杰,但是众所周知,明朝对藩王宗亲防范极严,别说是领兵打仗,就是稍微喜好兵事,就会有弹劾其不臣,甚至藩王宗亲为了自保只能鱼百姓,否则就是储名养望的贤王,必定是有不臣之心,就像德世子,崇祯令他领兵南下,目的不过是寻由加害,现在借他杀官,又要夺他兵权,把他关进高墙,可有一点,才实在是想不明白,德世子长在宫,缺乏历练,而且年纪轻,这样的物,按道理是不应该出在王府里的,所以,才觉得,他身边必定是另有高。”

好吧!

我大明自有国在,王爷们当猪养着不说,还不能当贤王,当贤王就是意图谋反。现在出了这么一个异类,着实让满清上下都想不明白。

其实,多年来,刺探明朝军都被满清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他们不仅通过晋商获得大量报,而且还向京城以及附近派出大量的细作,一有重要消息便会在第一时间送到大清国境内。

而偏偏大明朝廷压根就没有保密意识,什么事都在邸报、小报上晒着,细作们甚至都不用打探,就知道了消息。不过这些向来很有用的细作们,却屡屡在德世子身上出差错。

先是不知道宗室里有这么一个物,结果导致岳托在济南的兵败,然后又不知道他怎么就如此大胆,原本应该南下的他居然敢越海直指盛京,还把大家伙的好不容易抢来的家当、妻给抢了。

更可气的是,直到现在这事是不是德世子的,他们自己心里也没有底,那些说是德世子的才,压根就没见过正主,至于他们……也是猜的,那小子会用火……好吧!估计十有八九是那小子换成其他肯定放不出那么大的火。

听范文程这么一分析,黄台吉盯着明军的长壕看了一眼,然后说道。

“去,派信使送信过去,就说,大清国皇帝要见明军领兵大将一面!”

黄台吉没有说德世子,是因为他不知道是不是,好吧,我大清的消息也不灵光了……

想到这,黄太吉的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