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活的长,就必须适应环境。”黄极说道,他想到问题出在哪了。
林立眨
眼道:“啊?办假证都能扯到优胜劣汰?”
“没有优胜劣汰,只有适者生存。”黄极纠正道:“一个物种的成功与否,不在于它是否强大,你打不赢我,但我能说你是劣等
吗?”
“反而占据生态位越高的物种,越容易灭绝,因为它们很难适应环境!”
“恐龙足够强大,它们占据了中上层生态位,而哺
动物祖先在当时十分弱小,位于食物链底端。可在一场灾难过后,恐龙全体灭绝,弱小的哺
动物祖先反而延续下来。你说谁优谁劣?”
林立挠
道:“是……我记住了,大哥,不过你跟我说这个
什么?”
“没什么……”黄极一笑,开始推演中原象的灭绝。
北宋初年,当时大量山地被开发,林地被砍伐砍伐,野象无处觅食,也无处藏身,只能闯
类栖息地吃庄稼。
惹了
类,毫无疑问,卒。
这才是最后一
大象死亡的原因,不是
类好杀,而是环境迫使的。
殷商
确实好杀,捕杀了大量的野象,获取象牙,但是他们杀了数百年都没有把野象杀绝,说明他们也有在养殖,或者有规律有节制地捕杀。
豫省是当时最适宜农业的地方之一,周公没有选择杀死敌
的战象,而是将它们驱逐到南方,之所以驱逐,是防止大象践踏农田,当时的豫省已经被大量开发了,不足以养活那么多野象。
“环境的改变大约也是因为
类,但直接定义是
类的原因,然后以此为前提,去组合文献中的线索,肯定是不符合探究历史的态度的。”
“中原象的灭绝,是因为栖息地的消失。而栖息地的消失大部分是
类导致,但却是因为发展农业。”
“不,农业也只是后来的进程,更早导致象群大量迁徙和死亡的是……黄河!”
明明黄极同时还是生物学领域的顶级专家,却在推演一个物种的灭绝进程时,没有综合考虑到环境对于物种的影响。
实在是他刚掌握历史学者的研究方式,太想从文献里找出线索了。
殊不知,光文献有个
用。推演一个事物的历史进程,必须从全方面地来考虑,所运用到的知识越多,则结果越接近真实。
单纯的历史学家,是考不了古的,所有的顶级考古学家同时还是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甚至是
类学家。
当黄极明晰这一点后,信息的过去态,开启了。
“水泥地?”黄极一扭
,走进旁边的公园。
在公园里,他看着自己脚下的大地,就在他所站着的地方,时间仿佛都在倒流,他在追溯其过去!
“嘶……”黄极感觉到大脑难以承受,连忙屏蔽了绝大多数信息。
他别的都不要,只接受地质信息,这样一来压力顿减。
一百年……两百年……一千年……两千年……两千五百年……这里是韩国都城。
“嘶,呃啊!哪怕只接受地质信息,两千五百年就不行了吗?两千五百年有个
的地质改变啊!”
黄极将其屏蔽,随后压力消失。
“嗯?”黄极很快发现,他还能向古追溯,只是内容屏蔽了而已。
预演未来时,之所以难以追溯太久,是因为时间在流逝,每时每刻都在变,所以黄极每时每刻都在承受冲击,预演开启的持续时间很短,他就得晕。
但信息的过去态,不会变!
历史就是历史,现在就算地球毁灭,历史也是那样。不会变的信息,今天感知是这样,明天感知还是那样!
所以他完全不用急啊,反正历史不会变,他屏蔽状态下逆推个几千年前,然后再解除屏蔽,根本没有任何压力。
别说几千年,就算逆推几十亿年也是可以的,逆推持续时间是无限的,只要别长时间的连续接受信息就好了。
历史就在那里,他等于只是在查询,而不是推演。这跟未来态不一样。
唯一限制他的,还是信息量,他只能大概地查一下脉络,短时间内知道太多更详细的细节,就会晕。
黄极闭上眼,很快就感受到了,距今四千年前,这里泽国一片!
他所在的地方,周围五感所及处,全是洪水!波涛直接淹没了这里!
“只看地质看不出什么,那就再开放一些吧……”黄极解除屏蔽,一时间又感觉到剧烈的
疼。
不过相应的,他也知道了那场洪水是怎么回事……
三千九百五十前,黄河上游遭遇地震,形成天然蓄洪坝,半年后突然溃坝,中下游洪水泛滥。
黄极不停地微
着,为了保障自己能承受压力,他都是有目的
地查询一些信息,暂时不想知道的,那就全屏蔽了,想知道什么,就开启什么的信息。
如此反复,他渐渐了解了中原象灭绝的真实原因。
那场洪水断断续续,周期
地持续了四十二年,甚至摧毁了很多上古小国。
中下游流域的
民水
火热,文明遭受重创,就在他脚底下这片土地,就有个古城被洪水泥沙整个埋了。
黄河从新郑这里经过,可以想象,整个豫省水网密布,雨季几乎一定会泛滥。
“旧河道被冲没了,洪水断断续续,退了又来,来了又退……
们渴望治理它。”
“于是前后经过了四十二年,历三代,最后到了大禹的手上,
们才终于将其治理。”
这片地区的
们为了自身的生存,随山浚川,开凿河道,疏通洪水,适应了灾害。
类是会主动改造自然的物种,这种智慧也是
类适应环境的一部分,可他们是适应了,原本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动物就有一部分灭绝了。
生态环境的突变,就会导致一部分无法适应的物种灭绝,生态位越高的物种,就越难以适应外部环境的突变。
中原大象,它们曾是食物链的顶端,在不算
类的
况下,它们是没有天敌的。
洪水对
类影响极大,对大象亦如是,直接导致大量地野象死亡。
不过这并不会让它们灭绝,真正让野象陷
极度濒危的,是大禹治水!
大禹疏通了水道,又把黄河改道送走了,送去了北方……使得整个豫省大部位于河之南。
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他开山疏流,
工开凿了大量支流,摧毁了很多动物的栖息地……
天灾、
祸,对野象在四十二年内进行了多段打击,环境
叉剧变。
野象连续经过两拨大洗礼,原本依旧顽强地生存下来了,却又迎来了第三波慢
打击……农业发展……
大禹治水,对于农业的发展毫无疑问是帮助巨大的,
工开凿的河道旁,
类建立了自己新的聚集区,让支流灌溉农田,这种水利工程使得农业突飞猛进。
但这并不利于野象,反而给予它们绝望,因为它们失去了大型水源,而大象每天都必须饮用大量的水。
类不可能允许它们靠近灌溉农田的河流,靠近他们花了三代
,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水利工程……
至此,大禹治水,禹卒布九州,将河之南定为‘豫州’,而原本野象到处跑的豫州肥沃平原上,再无野象踪迹,除了迁徙走的以外,仅有少数能苟存在山林里,直至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