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王一万石、郡王两千石、镇国将军一千石、辅国将军...
......
这就是洪武二十八年的时候,时任户部尚书郁新跟太祖皇帝重新勘定的宗亲年俸之数。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只要是朱家后代,那么打一落生,每年就可以从国库里领钱了。
无论生多少个,爵位和年俸都只是比父辈低一等而已,且不分嫡庶长幼。
就拿朱棣的燕王一支来说。
燕王朱棣的嫡长子朱高炽就是燕世子,在朱棣活着的时候朱高炽暂领郡王年俸,而朱高煦、朱高燧两个则是郡王身份领郡王年俸。
朱高煦的嫡长子就是郡王世子,在朱高煦活着的时候暂领镇国将军年俸,而朱高煦的其他儿子则是镇国将军领实际年俸。
这样一支支传下去,一直到最后的奉国中尉,再往后的祖祖辈辈都是奉国中尉。并不是说会因为爵位的等降而被裁汰。
也就是再往后每一代一落生就能从国库支领最低的百石粮食!
这般一辈辈生养下去,老朱家就成了国库最大的吃粮大户。
而且老朱家是真的能生,最著名的那就是晋王朱棡的一个庶子朱济炫,也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庆成郡王。
这个玩意整整生了一百个儿子!
除嫡长子承庆成郡王爵以外,他的九十九个儿子都是镇国将军。以至于朱济炫举行家宴的时候,他的儿子们竟然都互相认不全兄弟。朱济炫是火行,他的儿子就是土行,为了给他儿子取名字,朝廷还不得不生生造了很多个偏旁部首为土的汉字出来!
更要命的就是国家每年扔在他一家脑袋上的年俸高达十万零两千石!
朱济炫负责生,朝廷跟在后面给取名字送银粮,这简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
这种可笑的事朱允炆是绝对不会允许发生的,所以他要砍掉宗亲的铁杆庄稼。
趁着现在的朱明宗族还没有繁衍开,还没有形成压在朝廷财政上不停吸血以至于割
都割不掉的地步,趁着自己的权利、威望恰恰可以推动的时候。
砍掉它!
乾清宫里一片寂静,几十
的脸上都神
各异,有的无动于衷,有的面有难色,还有的暗暗不忿,龇牙咧嘴。
不忿的原因很简单,既然大家都是太祖的孙子,你朱允炆都贵为天地至尊的皇帝了,难道连让我们这些做兄弟的喝
汤都不愿意吗?
以前大家伙还觉得你是个宽和的好皇帝,现在说翻脸就翻脸,对自家
如此的凉薄?
说的好听,外
看起来也会觉得自从有了皇商,皇室宗亲的各支都有足额的分润,但谁家就一个孩子不成?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
数数看晋王世系多少子孙?
再看看秦王世系又多少子孙?
就说朱济熺是现任的晋王,他们那支领的分润银子,他舍得给他那些兄弟多少?
根本别指望平分,因为朱济熺将来肯定会有他自己的孩子。不仅着他自己那一支嫡脉存着,还能分给家里侄子?
大家伙真正靠着的,不还是从国库每年支领的年俸。
砍了这笔年俸,将来吃什么喝什么?
这其实也是朱允炆的手段之一。
皇商的分润是按照太祖的儿
数量进行的均分,也就是固定分出多少份,比如一年营收三百万两,太祖有三十个子
,那这三百万两中的三成归朱允炆,剩下的两百一十万两三十家平分,每家七万两。
至于每家拿到手之后,各自再怎么分那就跟朱允炆没关系了。
哪怕你家五百个孩子,另一家只有三个孩子,你们拿到的钱都是一样的。
并不会出现生的越多拿的越多的现象。
“尚炳年初剿匪,战果颇丰。”
这个时候,朱允炆突然又将这件事提了出来:“说明咱们这些太祖的子孙,都是有真本事的
,朕就看尚炳颇有乃父,朕那位二叔的风范,将来未必不可做大将军。”
铁杆庄稼是一定要砍的,至于砍了之后这些宗亲何去何从,朱允炆也为他们想好了出路,那就是让他们自力更生!
各家的分润,你们这些侧室、庶出能从主家那一支拿到多少,那都是你们的家事,宗
府未必见得管的过来,不愿意自己出来闯的,那也是自己的选择,总不至于被你亲爹给饿死倒也是事实。
见这些小兄弟们还没有明白过来,朱允炆只好又举了朱高炽这个例子。
“四叔家的高炽,现在可是吏部尚书,我大明的天官。朕唯才是举断不会举贤避亲,你们想做官的可以做官,只要科举能过,朕这边都有位子留给你们。
想从军的从军,朕不设阻拦但也不会
格优渥,你们在什么位子上就领什么位子的俸禄,有朝一
你们做到了奉天殿大学士、做到了总参谋长,做到五军都督府的大都督,该多少职俸朝廷就开多少职俸。
不想当官也不想从军的,那就去找你们各支的亲王领一笔银钱买地做个安心地主,或者去行商做买卖,但朕丑话说在前面,该
粮税的
粮税,该
商税的
商税,克扣了国库一两银子,朕念及亲
可以饶了你们,但爷爷定下的国法可饶不得你们。”
从政从军从商。
三条路朱允炆都给他们指了出来,同时也毫不避讳的把所有难听话都讲了出来。
乾清宫里安静了下来,所有
都被朱允炆那最后一句吓得噤若寒蝉。
太祖定下的国法?那是要杀
的啊。
看到一时间没
吭声,朱允炆到也不着急,端着茶边饮边看起了奏本。
他知道这些
里面,一定会有
同意的。
秦王朱尚炳、晋王朱济熺这两个身份最高的也是既得利益群体,他们是一定不会反对的。
一年分润的大
可都在他俩
袋里,这可顶的上他们之前几十年的年俸了,为什么要反对,跟皇帝对着
这种事他俩可不会这么没脑子。
只要这俩带
同意,其他这些岁数轻的半大小子能有什么主见?
他们就算不同意又顶个
用!
为什么只召见这群年轻
,没有把朱棣、朱桢这种上了岁数的亲王也一并喊来说这件事,就是因为朱允炆知道他们一定会同意的。
活得岁数越大,越会妥协。
只有这些年轻气盛的才会发牢骚。
搞定这些小兄弟之后,那么砍了宗亲年俸这件事,朱允炆打算过两
直接临朝说一声,以明旨诏天下,最是省心。
“陛下举贤开明,臣弟谨遵圣命。”
沉寂只有半盏茶的功夫,朱尚炳就站了出来。
随后朱济熺这位晋王也站了出来,朱允熞、朱允熙这两个也都站出来领了命。
“怎么着,你们有意见?还是觉得朕哪里做的不公?如果有意见,完全可以提出来,咱们都是一家
,不说两家话。”
看到绝大多数还在玩沉默冷战这种把戏,朱允炆陡然变了脸。
龙目四顾之间,这气势可就拿了出来。
一家
不说两家话?
你就是咱们老朱家的家主!意思不还是全都以你说的为准吗。
一大群半大小子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