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日月永在 > 第五百二十三章:韭菜国(上)

第五百二十三章:韭菜国(上)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血腥的杀戮终究是一时的,当瓢泼大雨降下的时候,所有的印记都会消失一空。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本还是那个盘亘在大海上的岛国,实仁依然是本的最高当权者。

准确来说,随着足利幕府的灭亡、仁和伏见宫贞成两的死亡和院政制度的消亡,实仁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本国王。

不过征服本的武力行动才刚刚开始。

各地的大名悉数被剿灭,超过半数的管领和大名选择了投降,从而成为了新本国的特权阶级,这已经是明联的老招数了。

扶持一批杀掉一批。

等到本全境基本趋近稳定后,朱高炽代表大明跟本签署了一份协议。

是大明,不是明联。

本已经加了明联,所以后要担负起明联与盟国的义务,同时也可以享受到明联与盟国的权利,朱高炽跟实仁签署的,是大明这个同为明联与盟国跟本两国之间的条款。

条款很简单,只有两点。

一、大明作为征的主要领导国,本需要在战后向大明象征赔偿战争赔款一千万两白银。

二,本要在五年内单方面承担大明国内的路政建设。

就这么简单。

这跟事前所有设想中的那般,朱允炆会对本横加苛责的安排有天壤之别的悬差。

第一条有与没有的意义在哪里?

一千万两白银对于本来说,别说天皇皇室和国库了,就随便找一个地方有实力,境内有银山的大名都能拿得出来。

至于第二条虽然会需要本向大明输送大量的劳工力和承担建设成本,但那对于本的国本冲击也是极其有限的,根本不可能通过这种方式灭亡本。

君父什么时候那么仁慈了?

朱高炽搞不懂、薛恪等武官自然更搞不懂,但他们知道,皇帝一定有其他的安排。

敢置喙朱允炆定下来的事,即使那件事当时看起来并不合理。

本的战后问题基本处理的差不多后,薛恪在京都留下了五万驻军,一万名大明的儿郎和四万从军,随后便率领大军陪同朱高炽、高肃两折返了国内。

赶在新年前,凯旋南京。

总参谋长朱棣代表朱允炆为薛恪的凯旋举行了盛大的迎候庆典。

“庆功宴设在了五军府,陛下最近越来越忙了,没时间参加。”

赶往皇宫的路上,朱棣在车辂内对薛恪说道了一句,后者虽有些失落,但还是规矩的很:“国事为重,只望君父能多多颐养圣躬才是。”

“要不得一两年,便是皇明四十年,整个明联的发展与规划都要君父劳心持,说来,还是咱们这些做臣子的无能啊。”

一旁坐着的朱高炽叹了气:“我离开南京去本之前见到君父,两鬓已是全白了,看起来比父王您还要显老。”

快到六十的朱棣,此时可还是一乌黑的密发,神矍铄的紧呢。

“没有君父,哪有今的大明。”

朱棣撩开帘布,推开车辂的窗户,看着掠过的南京城如画般的景色,感慨着:“现在孤只要一出门看到眼跟前的南京城,就他娘跟做梦一样。”

车厢内几都哈哈笑出了声来,但等到笑声一停,几又都沉默下来。

皇帝老子得多不容易,才扛着大明走到今天啊。

有了这种感怀,几也就聊得不再那么开心,薛恪只是大致给朱棣介绍了一下在本征战时的所见,车辂便驶进了皇宫,一路直趋乾清宫。

为了更加便捷的处理国家大事,缩短政务、军务的通传时间,朱棣和内阁阁臣都被朱允炆特批可以坐车宫直抵乾清门。

当然,经过承天门的时候,执行宫禁的锦衣卫要对车辂内有哪些看一眼。

步行进乾清宫的时候,朱允炆并没有如几所想的那般伏案批本,而是在蹬着一个奇怪的物件满宫殿的转悠。

这东西前后各一个单,中间以两道铁制横梁连接,跟单挂钩相连的有轴承与链条。

看朱允炆玩的开心,几不由自主的也跟着乐了起来。

“陛下好雅兴啊。”

都不用朱棣开,满殿转悠的朱允炆也看到了四,停下身子从车上跨腿下来,将这物件给双喜,冲几招手:“别见礼了,来坐。”

倒也都习惯了皇帝岁数越大越不注重礼数的客气,都没有拿捏拘谨,纷纷围拢了上来,薛恪也是嘴快,就问了一句。

“君父刚才骑乘的物件倒是好生新颖,唤作何名?”

“科学院搞出来的,朕给它取了个名字,叫自行车。”

朱允炆接过双喜送来的茶,美美的喝上一止渴,眉飞色舞的说道:“有这玩意,将来民间老百姓出行就更方便了,不用排着队去驿馆借马,不过就是速度比马慢了许多,也就能用来串个门子买个菜啥的。”

这年,科学院搞出的稀奇古怪的玩意海了去,几也是有了免疫力,没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便很随意的忽略了这件小事。

“永城侯这次大捷凯旋,朕没出迎,还是不要见怪。”

等都坐定了,朱允炆先开了,却是跟薛恪道了声不是,让后者紧张的站起身连声不敢。

为什么不亲自去接薛恪凯旋,也是朱允炆现在在有意淡化军队在大明或者说明联的影响力,说直白点,就是到了抑武的节点了。

不是重文轻武,是抑武。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军工力量的迅速膨胀,制约大明对外战争的不再是士兵是否勇敢、统帅的指挥才能是否出众,而是通运输能力。

仗怎么都能打赢,区别就在于结束的快与慢,战果的多与寡。

再过两年,端着燧发枪、背靠炮阵集群,要是还打不赢只有砍刀戈矛的落后异族,那大明的将军都该学学切腹自尽。

当胜仗成为常态化,那么军功的含金量一定要适当的降低与减少,朱允炆这位皇帝不能在以帝王之尊大张旗鼓的迎候凯旋统帅,这会在无形中增加军方在明联体系中的影响力,造成不必要的一些小麻烦。

好好打仗,该赏的赏,仅此而已。

“具体的封赏,朕已经让御前司拟诏了,永城侯安心待诏便好。”

对于薛恪征的一些见闻与过程,朱允炆显得并不是太感兴趣,没聊几句便揭过,转而跟朱高炽聊起了一些战后的事

“朕打算给实仁送个王后。”

给实仁,送个王后?

这算是和亲吗?

都有些摸不清脑,待听到朱允炆的下一句后都乐了起来。

“已经安排御前司去寻了,找个带儿子的寡给他,让他立为太子,之后就让他禅让学仁那般做太上皇去。”

好家伙,实仁今年才不过十四五岁,就被安排禅位让贤,这弄得几都忍俊不禁的轻笑起来。

能愿意?”

笑归笑,这么简单的窃国手断,朱高炽还是有些迟疑的,毕竟塞个孩子到本直接当国王,岂不是拿本上下都当傻子,关键是傻子也没这么傻的。

“朕早都想好了。”

朱允炆笑笑,扔出了一个重磅炸弹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