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据守在松山之上的竹内联队,才是工程兵所要面对的最大敌
。
好在竹内联队早就没有了重炮,联队旗下的重炮大队被封云天带队炸掉了,后续师团支援过来的重炮部队,现在也被调到腾冲驻防。
仅有的那几门体型小巧的九二炮,也备足了连山给埋进了山里面。
且全都不在主峰反斜坡,火炮的
击角度非常受限,根本没办法打击位于主峰正面的怒江大桥区域。
军在缅北战事的连连失利,也导致
军的航空部队都撤到了缅甸腹地。
坐落于松山之上的竹内联队,没有任何空袭和炮击的能力,这也算是大幅度降低了中美工程部队的修桥难度。
不过。
即便没有了重炮来阻拦修桥,竹内连山定然不可能就这么
看着,工程部队把怒江大桥修复。
双方之间惨烈的桥
抢夺战,在7月3号的下午正式
发。
竹内连山先是集结了联队旗下,所有仅存的各式迫击炮于主峰山顶,像怒江大桥的东岸桥
进行炮袭。
结果一
迫击炮弹打完,仅有一发造成了实质
伤亡。
当场炸死了一名工程兵,还炸伤了周边的数名士兵。
其余剩下的十几发迫击炮弹,皆悉数穿过铁索之间硕大的空隙,掉进下方的滔滔的怒江之中。
除了炸起水花10来米高,连一条鱼都没有炸死。
第一发通常属于定位
击,准
差一点也完全可以理解,接下来针对弱点修正后的炮袭,才是威胁最大的。
可惜。
竹内连山有点着急过
了,忘记了东岸驻扎了数个火炮群。
位于南天门主峰顶上的迫击炮阵地,刚调整好
击诸元准备来第2次
,他们的
顶上先传来了凄厉的呼啸声。
那是75、105炮弹飞过天空,与空气产生的美妙物理现象。
“轰隆隆……”
一连串的剧烈
炸声响起,将南天门主峰炸得天摇地动,哪怕是雨幕从天而降,也挡不住硝烟的冲天而起。
转瞬之间。
军的迫击炮阵地烟消云散,只剩下满地的残肢断骸、扭曲的迫击炮部件、凄厉惨叫的
军士兵。
仅这一
炮袭下来,哪怕
军炮兵反应够快,也有二十几个
军被炸死炸伤。
这点伤亡要是放在大战场上,根本就是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没有任何
会去太过于在乎。
可放在如今的松山战场上,竹内连山那叫一个
疼。
要知道在第七十一军的一战松山中,为了挡住82、83、117团的玩命进攻,足练联队也付出了不小的损失。
虽没有达到伤敌1000自损800,但是也有数百
军阵亡。
现在松山上排除医务、水电、工程等后勤辅助兵种,竹内连山可用的作战
员已经不足1000。
这二十几个可接近了1/40。
平均分到所剩的6个堡垒群,战斗力等于一下少了近1/8。
可
疼归
疼,该
的还要
。
知一旦怒江大桥被修复,松山战场局势将变得很不利于
军,甚至还会影响整个滇西
军战局的竹内连山。
既然用炮袭没办法阻止,那就直接出兵怒江大桥西岸。
竹内连山非常肯定……
现在怒江水位飙涨,任何
和物资根本无法渡江,对岸的远征军部队再多,也没办法过江作战。
守桥之远征军只是孤军作战,根本不是主力连队的对手。
为了打掉西岸桥
的83团和117团残余部队,竹内连山调集松山各堡垒群
军,集结了一次超过300
的部队,向西岸桥
发起了进攻。
44年的
军加
了大量新兵,兵员素质虽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但比起同样是新兵居多的滇西远征军,战斗力还是要高上好几个档次的。
作战意志上面就更不用说了。
经过在
军本土时的各种洗脑,以及竹内连山这段时间内的各种“玉碎之论”,竹内联队已变成了一支已经不想活,誓与松山共存亡的狂热部队。
且在这些
军发起进攻时,南天门主峰上的
军堡垒,可以提供火力支援。
而守在西岸桥
的远征军部队,战斗力和装备虽差于竹内联队,但他们具备了
数上的优势。
是进攻
军的两倍之多。
作战意志上面更是毫不输于
军,小鬼子只是困兽之斗最后的疯狂,而远征军战士是为了国家民族而战。
同样是做了死战到底的决心,但战斗的异议却天差地别。
更别提还有位于
登山的82团,会想方设法对进攻
军进行阻挠,还有东岸的第八军也会全力协助。
这样双方之间的总体战力,基本上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
下午三点多钟。
竹内联队发起了第1次地面进攻,300多名
军分为左右两翼阵型,向西岸桥
发起了强攻。
同时南天门主堡上面的重机枪,开始向着怒江大桥疯狂倾泻火力。
包括守在西岸桥
的82团和117团,以及位于桥对岸的修桥工程部队,与驻守于岸边的246团,东成了
军的攻击对象。
不过其他方面只是牵扯,主要攻击点还是西岸桥
的部队。
军居高打低的火力很刁钻,西岸桥
82团和117团的战士们,哪怕有简易工事也极难躲避枪线。
只要冒
去
击进攻的
军,那就必然会
露在
军的火力之中。
可要想守住这个至关重要的桥
,远征军战士们又不能只躲在工事内,他们必须探出
去阻止
军前进。
大量的伤亡开始出现!
位于
登山阵地的82团,为了策应两个兄弟团的防守作战,此时也同样是付出了不少代价。
他们必须顶住来自南天门主峰,后面反斜发
过来的大量炮弹,才能向进攻西岸桥
的
军开火。
面对敌
的炮袭,通常都会先躲进防空
,顶着炮弹洗地作战,哪怕只是杀伤力相对来说有限的九二炮,这也不是一般
能承受得了的。
82团将士也知道要躲,可为了减少两个友军团的防守压力,他们没有办法躲起来保命。
他们只能顶着炮火反击,哪怕付出的伤亡代价再大。
西岸桥
是一切的根源,也是整个滇西战役的关键,哪怕他们全部死光,西岸桥
也不能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