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环球挖土党 > 第122章 乡愁和苏联积木

第122章 乡愁和苏联积木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12月25号,这个不属于大部分俄罗斯的圣诞节,一串长长的车队赶在太阳升起之前开上了位于贝加尔湖畔的半山腰。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早在四天前就已经赶到这里的何天雷亲自为车队打开了铁丝网围栏的大门。

五辆平板拖车依次开进雷达站,随着厚实的帆布被掀开,五辆平板拖车运载的货物一览无遗。

一辆苏德合资的自行火炮,一辆德军的263通信车,一辆t37两栖坦克,当然,还有至今仍旧没办法发动的谢尔曼坦克以及不久前才从埃及拉回来的威利斯吉普车。和吉普车共用一辆拖车的,还有石泉和大伊万的那两台近乎完美品相的摩托车。

将所有坦克装甲车卸下来,五辆太脱拉等到平板拖车开走之后这才开进围栏。

为了这次拍卖,石泉和大伊万算是将所有的家底都通过西伯利亚铁路搬了过来,甚至连之前淘汰给艾琳娜等用的那辆太脱拉都没放过。

而如此大费周章自然是为了充门面,俱乐部如今成立还不到一年,这些家当就是他们的成绩。既然决定举办一次拍卖会,自然要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俱乐部的会员们,哪怕他们只有六个会员。

等到何天雷锁好铁丝网围栏大门,众所有车贴着半山腰平台的边缘停好并且重新罩上帆布,这才聚在一起往雷达站内部走。

“现在什么进度了?”

石泉边走边问,他把何天雷提前派过来自然是为了能早点儿开工,毕竟时间只有一个月,他们实在是没多少时间可以费。

“昨天中午刚装好天井上的温室玻璃,这东西可太有用了。”何天雷一边说着,一边推开厚重的防门。

还没进来,一便铺面而来,这防门外是零下20多度的严寒,可这铁门之内的温度至少有零上十七八度。换句话说,这门里门外的温差有40度左右!

走进再次变成工地的雷达站,最先注意到的便是顶上覆盖了整个天井的金字塔形双层玻璃穹顶。

为了能让这里尽可能的暖和点儿,同时又能尽可能的节省能源,这个能根据温度自动调节通风的大玻璃罩就是最好的选择。

“等到八点半,张守诚就会带着他的工过来,今天开始他们会把顶楼剩下的10个套间都装修出来。”

何天雷尽职尽责的介绍着目前的进度,这次装修用的还是上次那个华夏同胞施工队,一来熟放心,二来这马上新年了,俄罗斯的工的费用要比平时高出不少。

“估计多久能弄完?”

石泉左右看了看,怪不得连之前放在雷达站里的那辆重型拖拽卡车都被停到了外面。这一楼堆满了各种装修材料,根本就没有能下脚的地方。

“咱们上去说,这儿没有下脚的地方。”

何天雷拉开电梯的铁栅栏门,等众进去之后再手动把栅栏门拉上,然后按动按钮,随着顶指针的摆动,电梯缓缓上升,一切都和20多年前的苏联时代没有什么两样。

石泉原本以为到了顶楼能好点儿,没想到还不如一楼呢,宽敞的走廊里同样堆满了各种原材料,仅仅只留下不到一米宽的空隙用来走路。

等钻进半年前装修好的那个套间,何天雷这才指着挂在墙上的几张图纸解释道,“顶楼的装修最多6天就能完成,三楼因为需要在厚度超过一米五以上的混凝土外墙上开窗,需要的时间可能长一些,大概要十天的时间。至于二楼就比较快了,张守诚说最多3天就能完工,一楼更快,等所有东西清理净之后半天只能就能搞定。”

何天雷一边说,石泉一边盘算,这林林总总下来需要至少18天的时间,也就是说留给他们的富裕时间只有一周而已,这可够紧张的。

“别的我不清楚,不过三楼不用那么麻烦,它们本来就有窗户。”

娜莎肯定的说道,这座雷达站之前就是她家的,这一群里就没有比她更了解这儿的。

“本来就有窗户?”

“娜莎说的没错。”

大伊万伸手将娜莎揽在怀里,一边撒着狗粮一边说道,“三楼的窗户是可以根据需要自行打开或者封闭的,只不过想打开那些窗户需要起重机帮忙。”

“用起重机开窗户?”众大感好奇,这到底是什么样的窗户需要起重机才能打开?

“这种建筑也只有一些冷战时代的军用建筑上才能看到,当时苏联士兵把这种建筑叫做苏联积木。”

大伊万说到一半便转过,“雅...雷子,你让工程队调两台起重机过来,要能吊起5吨以上重量的那种。”

“我现在就给他们打电话。”何天雷闻言直接拨通了工程队老板的电话。

当然知道大伊万这是在故意卖关子,但没办法,这货就好这一儿,不让他卖卖关子他绝对不会痛快说出来的。

等何天雷那边挂掉电话,大伊万这才满意的说道,“所谓的苏联积木具体到这栋雷达站上,就是在建造之初预留了窗,同时单独浇筑刚好能堵住窗户的混凝土块。

需要的时候,只要通过起重机吊起混凝土块到窗里,最多十分钟就能把一面窗户堵上,而且不会影响防护等级。”

“这...这特么也行?”石泉算是大开眼界,这种方式简直闻所未闻。

“有什么不行的?又有什么是苏联做不出来的?”大伊万一副理所当然的吻,“等下起重机到了之后你就明白了。”

这货摆明了想吊胃,众也就没有多问。不过,这最先到的并非起重机,反而是两辆面包车。

“这是过来做早饭的”

何天雷打开一楼的防门解释道,“等下可以跟着一起吃个早饭,这些师傅手艺都挺不错的。”

石泉看看顶,再看看那几位风风火火的工地师傅,一时间竟颇有些哭笑不得,这雷达站不正常就算了,没想到用的施工队也透着一子邪

早晨八点,两辆满载的大车相隔着十分钟的时间开进雷达站。

从这些车里下来的老乡们热络的跟何天雷打了声招呼,有抽烟的就自觉从何天雷身边的箱子里拿上一包烟,随后排着队有说有笑的进雷达站。

如果不是知道自己没做梦,石泉甚至有种在老家看邻居盖房子的错觉。

而与此同时,雷达站一楼的小食堂也已经开始“营业”,这提供的早餐也是稀罕。五位师傅不别的只管炸油条,剩下那三位师傅有负责随时补充豆浆、茶叶蛋以及小咸菜的,也有负责把工们送回来的餐盘推进里面进行清洗的,甚至还有一个专门负责擦桌子的。

这足足一百多号工的早餐竟然就靠这么8个就轻轻松松的解决了。关键这是哪?这是贝加尔湖,都跑这么老远了竟然还能吃上油条豆浆茶叶蛋,这打死石泉都想不到。

“走吧,咱也去尝尝。”

石泉说这话的时候,刘小野早就拉着艾琳娜过去排队了。

拿上两根热腾腾外焦里的油条,再端一大碗香浓的豆浆,最后夹一叠小咸菜再顺个茶叶蛋。就这么一顿在国内简简单单的早餐差点儿把石泉吃的掉眼泪。

不管是新加的刘小野还是来了大半年的何天雷,他们其实很难体会到石泉受过的苦。

想当初借住乌拉古董店的时候,他为什么天天自己做早饭?吃不惯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