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39章 上达天听

第39章 上达天听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雒阳城南,近年来新建的皇家园林毕圭苑。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正值阳春三月,园中百花明媚,鸾雉翩飞,仙鹤信步于庭。

时年三十二岁的大汉皇帝刘宏,面色苍白虚萎,但兴致盎然。眯着眼闲坐庭间,享受着一群不着内裳的宫喂食喂酒、遮阳扇风。

说起这座园林,还有个不大不小的典故——“修宫钱”这种中平年间新出现的搜刮名目,便是为了修它而巧立的。

在此之前,早在光和年间,当今天子就确已在西园卖官了。但1.0版本的卖官,还仅限于针对买官上任这种渠道的官员,并不是针对所有

“修宫钱”这种2.0版本的卖官,才普及到“无论是靠本事上任的,还是买官上任的,都得给钱。但靠本事上任的可以打折”的形态。

不过在刘宏看来,卖官的加剧也是无可奈何,谁让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力逐渐崩坏、那帮地方刁族只是名义上尊奉天子,每年能实际征上来给朝廷的税钱,却越来越少。

明知卖官是饮鸩止渴,他也得过且过,不去想将来了。

而且有一说一,不管卖官的理由是什么,刘宏生活上的穷奢极欲是没得洗的。

卖官得来的钱,虽说花了一部分在筹建西园新军上。但总的来说,用在富国强兵上的钱,还是远不如造园林掉的多。

“喝啊~唉哎哎,真没劲,”体虚气弱的刘宏,觉得玩啥都没劲,歇斯底里地伸了个很的懒腰,似乎想把胸腔和肋骨的憋闷感驱散掉。

但懒腰伸完,更大的无力感重新袭来。

“段珪!”刘宏一阵烦闷,大吼招呼身边的常侍。

“陛下有何吩咐?”段珪立刻脸赔笑得像菊花,恭敬逢迎等候吩咐。

刘宏宠信十常侍,已经有二十年了。

十常侍中的张让、赵忠、蹇硕等核心角色,如今已经不太管伺候皇帝的活儿,而是帮刘宏执掌朝政、军务为主。刘宏身边的使唤,也就渐渐降低到段珪等数

只不过,张让赵忠也都是,即使不在皇帝身边常伺候,他们也会随时掌握况,绝对不可能让其他宦官架空自己。

“近京城可有什么新奇珍玩、坊间趣事?毕岚造的泉洒都看腻了,也就那样。”刘宏便随问段珪。

中提到的“泉洒”,是一种类似于后世泉、水法的造景,用翻车提水蓄在高处,然后用铜质的鸟兽首或者蛤蟆首水洒出。

这东西是掖庭令毕岚(也是宦官)设计造的,是毕圭苑中今年刚完成的美景。以汉朝的技术,当时设计研制重复了好多次才成功,一座铜泉就花费数千万,然而刘宏也就稍微玩了一会儿,便觉了然无趣。

段珪苦着脸,也是感无奈。

果然又来了!连毕岚造的泉都不能满足陛下,还有什么新奇玩意儿呢?要让陛下始终保持新鲜感,还真是不容易啊。

他硬着皮想了一会儿,只能说道:“这两,听说京中读书,都在争相购买一卷新书,已经卖出数千卷了。上面讲的都是些孝义故事,不过有些还写得挺活灵活现的,不知陛下是否有兴……”

刘宏脸一板:“书有什么好看的?不看不看!朕最恨那些虚伪说教!”

这种话作为皇帝是很不该讲的,但是在心腹宦官面前,也没必要矫饰,反正宦官绝对不会忤逆他。

段珪本来也是应付差事,看刘宏生气,连忙解释:“陛下不看也无妨,老可以把其中故事、杂记讲述出来,其中还是颇有些新奇趣事的。”

段珪如此推销,一来是他也觉得那个故事确实有趣,或许可以应付掉皇帝的无聊。另一方面,他这两天刚刚接受了太常卿刘焉的拜会,双方不知道聊了什么,也不知道有没收到好处。

总之段珪就是选择了如此应付,内就不足为外道了。

刘宏这才好奇:“你也会讲书?”

段珪媚笑着说:“因为那书浅显,言语粗俗,一如市井闲聊,一看就懂。”

刘宏愈发好奇了:“言语粗浅,那必然洋洋洒洒,冗长不堪,怎得还能几内传出数千卷?抄写恐怕都不及吧。”

段珪:“好像是有商用了新的奇巧之法,如同印玺一样印制的,故而传播极快。”

刘宏往那一靠,张开嘴等宫喂了他几颗去了皮、籽的葡萄,随吩咐:“那你就挑新奇趣事讲讲。”

段珪找来书,战战兢兢挑了几个近年的故事、看起来比较有血有不像是演戏的,给刘宏讲了一下。

没讲多久,刘宏果然被吸引住了,连葡萄都忘了继续吃了。

“这话说着才像是在说故事讲笑话嘛,一点都不说教,难得现在的读书还能写出这么通俗的故事。”刘宏点点,随评论道。

不得不说,这完全是书的创作时代的碾压。

汉朝的书,太了,一点灌水细节都没有,所以故事的趣味,当然不能跟李素写的相比。

而且,很多汉朝的书,其实也不是一开始就那么炼那么的,有些是在常年的传抄中,变得越来越——因为抄书的会不耐烦,比如一句话原文是二十个字,那么抄写者绝对不会增加修饰语,抄成二十二、二十三个字。

最多只是把原书抄完之后,在字里行间加注释、发弹幕吐槽。

但把原文二十个字缩写成十八个字,则是完全有可能的,只要不影响叙事清晰就行。下一次别再借你的书抄,还是嫌慢,觉得还能炼,就再少抄两个可有可无的,这句话就变成十五个字了……

所以先秦两汉的故事书、其实是一代代不断缩写的群体智慧产物。最后才变成《西京杂记》上那样几十个字甚至十几个字就讲完一个小故事的程度。

而刘宏的审美,是连《西京杂记》那种燥到便秘的故事书都能忍的,一听段珪转述的《孝义录》,瞬间就觉得趣味横生。

听到彩之处,刘宏忍不住屡屡互动反问:

“那刘备南下邺城出首张纯,竟是走的黑山贼控制的地界,才躲过了反贼的搜捕?那张飞,竟能一声大吼,震落方圆百步内麦苗上的积雪?使伪装成乡民的黑山贼恐惧辟易?”

“最后杀回卢县时,那刘备竟以如此计策,骗开城门、使张纯猝不及防、不得不弃城而逃?”

刘宏丝毫没意识自已已经被带歪楼了。听了好一会儿之后,才注意到,这个故事貌似跟“孝义”没什么关系,最多只是忠义。

他这才打住段珪:“等等!这些事迹跟孝有什么关系?”

段珪这才连忙跳掉一段剧,翻到最后:“是这样的,这安喜刘玄德,祖籍涿郡涿县,追杀张纯过境后,因为官职在身,无法再追,后来几经曲折,弃官而去,回家保护家中叔父、聚乡勇保境安民……”

刘宏听了,发现他第一次看到故事居然能在“说教”之外的环节,灌水铺垫那么多惊心动魄的刺激过程。

虽然有点主次不明,无病呻吟,说教太少、立意拔得也不够高。

但不得不说,这故事听起来是真刺激啊。

愣了一会儿之后,刘宏才拍这大腿叹道:“若是《西京杂记》和其他稗官野史也这么写,朕何至于不喜读书!”

潜移默化之间,刘宏竟然把只是打了一两场微不足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