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363章 百废待兴

第363章 百废待兴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五月初六,长安城攻下后三天,战的痕迹总算被打扫一空。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刘备也第一次暂时驻北宫明光宫、以大司马的待遇办公。李素则住进京兆尹府,赵温等也在旁边的三公办公区临时勾当,蔡邕则还在半路上,至今没有赶到长安。

这里必须强调一点:刘备并没有僭越,因为长安北宫不是皇帝住的地方,皇帝住的最正统的是未央宫,还有两侧的长乐、建章。

未央宫和长乐宫之间那个缓冲区域,本来就是臣办公的。类似于隋唐把三省六部放在外宫,明朝把内阁放在外宫。

明光宫在这块缓冲区域的最北端,南门对着武库,再往南就是京兆尹府,再往南是霍光故居、三公府衙。

长安城内,一堆堆的废墟依然不和谐地堆在皇宫和街坊中,但好歹余烬已经全部扑灭,尸体也都烧净了。要把废墟全部清掉,那起码得个把月的时间,再要重建,一年半载都未必完成得了。

但只要这些废墟暂时不影响其他邻接街区行使正常的城市功能,也就罢了。

三天的时间里,长安城内的也简单地重新普查梳理了一遍,虽然不确,但也大致摸排出了李傕最后末疯狂造成的损害——这几个月里,长安城及周边,至少死了十几万百姓,如果不保守估计,二十万都有可能。

李傕郭汜这些残军阀,让雍凉“年减百万”的坏力,就是这么惊。这还算是好的,至少194年就拿回来了,要是拖到历史上的196,整个关中就只剩百万了。再拖到198,也就是历史上李傕被杀那一年,可能二三十万都不剩。

如今也算是及时止损。

初六傍晚,刘备在明光宫里大致熟悉了环境之后,带着其他几个公卿来京兆尹府晃悠一下,顺便了解况。

李素也把刚刚出炉的数据大致分享了一下,让大伙儿知道他们究竟得到了怎么样一个烂摊子——这个烂摊子,两年内能实现自给自足造血,恢复民生,就不错了。最乐观况下,起码第三年开始,才有可能对外输血、支持对外战争的开支。谁让摊到了李傕郭汜这俩汉末最大坏狂呢。

“今年北伐打了四个月,收复陇西二郡、关中五郡,现在统计下来,总计掌握剩余二百八十余万。比战前少了五十万。

天水、陇西二郡,今年倒是没有蝗灾,但旱还是有的,只是比关中稍好一些。加上那儿农耕区稍少,稀薄,两郡加起来才不到二十几万,天水郡十六万,陇西郡五万。所以百姓靠半农半牧也能维生,牧所需降水远远低于农田,只是占地较多。

天水郡从事农耕的百姓不到半数,往往只在渭水、洮水沿岸灌溉便利处种麦,不太依赖降雨,今年只要暂免百姓税赋一年,即可缓过劲来,不用费益州的粮食赈灾。

关中五郡,灾个个严重,目前我们治下剩余二百六十万,京兆尹一百四十万,扶风郡五十七万,冯翊郡四十六万,安定郡十三万,北地郡六万。

如果我们不进行水利整治和灭蝗,就按照现状放任发展,根据我的推演,灾最严重的的北地郡会彻底绝收,颗粒无收十不存一。

那里不但有蝗虫,而且水利根本无法整治,只有富平一个县可以得到农田灌溉。就算派灭蝗,最多也就是让原少受些灾害,可以活些牧民,富平县以外其他县的农耕百姓依然是绝收。

唯一庆幸的是,北地郡本来就是关中五郡最少的,而且全郡七县只有南部三县需要我们负担,北面四县早在中平年间、羌渠单于被害后,就落叛汉的伪南匈单于,那里本来也没多少汉了,今年那些敌对的南匈和鲜卑受灾应该也不浅。过冬的时候,倒是要防止那些游牧没吃的南下劫掠。灾其次的是冯翊郡……”

李素刚刚介绍完北地郡的况,正要说关中其他四郡,刘备直接随和地打断了他,也不跟他讲礼貌:

“既如此,也坚定了孤暂时将北地郡划给呼厨泉作为对抗河套五郡胡的决心。这个郡我们汉拿着暂时也是烫手山芋,让呼厨泉作为根据地,趁河套胡也窘迫,多杀掠圈地,咱给他们武器,抢了河套胡的牛羊给咱过冬。

过两年况好一些了,再把北地郡全境收回来,然后把西河、朔方、上郡,许给呼厨泉。要是怕呼厨泉势大,到时候再用类似‘推恩令’的办法,把他兄长于夫罗的遗孤赐为姓刘,名字不变,就叫刘豹,也扶持为单于,分而治之。

孤的设想,最好是收复后的河套五郡,呼厨泉的管两郡,刘豹的管两郡,渐渐用汉官之法管理,允许他们世袭,但每一代都要朝廷从其子孙中选取继位者,而且要朝习学汉学,则学治优异者继位,跟如今治理西南夷的法子一样。”

刘备提到的这个刘豹,也是汉末一个非常长寿的奇葩,寿命甚至超过岭南老妖士燮。

刘豹具体生年不详,但至少是于夫罗188年迁到武都之前就已经出生了。而刘豹的儿子刘渊251年才出生,所以刘豹至少63岁还能生儿子。刘渊继刘豹左贤王之位是279年,已经是西晋灭吴的前一年,也就是说刘豹至少活了92岁。

从董卓进京前一年,活到西晋灭吴前一年,几乎可以算是活过了整个汉末三国时期。

李素本对于刘备的这个建议,倒是也挺赞同的,因为北地郡确实太靠近河套原了,靠汉族的治理思路没法彻底搞好,既然现在彻底一团麻,只要把蝗虫治理好了,旱灾只能是放任了,只要别渴死,吃的就靠弱强食问其他河套原部落抢!

只是没想到,汉也有对胡“打谷”劫掠牛羊维生的时候,别的朝代根本想都不敢想,那不就相当于“汉没吃的,反过来抢突厥/契丹/党项”了么。偏偏李素身临其境了,听刘备说得挺自然,也没觉得违和。

谁让河套五郡的胡部落还没学会双侧金属马镫和蹄铁、木质鞍桥马鞍呢,趁着这个信息差,赶紧再多占几年便宜,多薅几年胡的羊毛。

“既如此,北地郡就按大王的意思安排,我只派千协助呼厨泉灭蝗,其余治理就按他们南匈风俗,暂时自治。这个最穷最难的麻烦暂时缓解了,咱也好腾出手解决其他诸郡的麻烦。”李素欣然答应了刘备的指令。

两个当事都觉得这么处置没什么,刘备麾下了多年的文官如荀攸、法正等也不觉得有问题。但旁边的几个朝廷公卿,却面面相觑。

即将回去当司徒的赵温,以及大司农张义,按说都是也要管理民政和救灾的,专业有点对。他们此刻内心怕不是爬满黑线:这……这李素不是才二十五岁年纪嘛?陛下念他知天命,有奇计,累建殊勋,让他二十五岁当京兆尹,已经是非常格开恩了。

可是怎么看起来……在汉中王那儿,这李素的权柄远远不止京兆尹,这简直是雍州牧了吧,关中五郡甚至陇西二郡怎么抗旱灭蝗救灾,都由他全局统筹?

大司农张义原本觉得自己好子快来了,好不容易逃出李傕的魔爪,留得命,而且其他九卿同僚死了那么多,九卿就升仨了,他该苦尽甘来大展拳脚。

结果似乎没他张义什么活儿可了……

这刘备,不会又是一个任唯亲目无朝廷的专权者吧?把公卿视为泥塑木雕?那跟李傕时期差别也没多大了吧!除了刘备不像李傕那样,也不抢劫。

张义等的这点嘀咕,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