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沃水田三四千万汉亩,已开垦数百万汉亩。
且银川郡辖区,除了上述盆地水田外,在黄河以东河套之地还有碱矿盐滩、数万万亩稀疏
场可以放牧,西边以贺兰山为界,贺兰山上羌胡鲜卑也都驱逐得差不多了。
而且最关键的是,往年银川郡之地肥沃却不能持久汉化,皆因黄河中上游航运不利、物资匮乏。如今关将军任凉州牧期间,整顿兰州郡周边航运、大修水利广兴工商,银川郡所需铁器盐茶布匹棉花,诸般工商物资,都可以由黄河直运。
右将军所推广的篷车在西北运用数年,安定郡的泾水、清水之间,贸易航运也是非常便利,篷车可以从泾水之源翻过陇山缓坡进
清水、由银川郡南部汇
黄河,直抵银川城下。
将来关中物产,也都可以与银川郡互通有无,那里绝对不会再成为匮乏贫寒之地。段将军肯去,就当是为大汉戍边立功。而且,大王可以许诺段将军终生任此职,段将军身后,还许你遗表奏一
接替。”
段煨听到这儿,才郑重严肃起来。
这个条件就很优厚了。且不说弘农贫瘠多山,整个郡也就一千两百万汉亩田地,还是坡田旱田。银川郡真要是有那么大的可开垦粮田,还是肥沃的水田,确实经济价值骑马翻三倍,这还没算旁边的碱矿和放牧
原呢。
至于允许他终生任职、给一次临终遗表的机会,那就等于允许他段家世袭一代。如果他从现在开始培养一个靠谱的幼子表上去,到时候自己死了,幼子才二三十岁的话,那段家就能在当地再
三四十年,算上他自己还能活十几年,累计镇守银川郡五十年不在话下。
段煨已经愿意接受这个条件了,他只是最后确认一下:“我愿意帮汉中王前后夹攻拿回潼关,并且献出弘农郡。不过,潼关之战结束后,我那些兵马都能跟着去银川郡吧?不用再跟二袁作战了?”
费诗:“我们大王言出必践。”
段煨:“费参军稍待,我这就起兵夹击潼关。”
……
时间线回到二月二十六
,也就是刘备在潼关外遇到二袁使者的前一天、费诗说服段煨后两天。
这一天,刘备最终等到了段煨的援军从弘农夹击潼关。加上此前数
的投石车火力准备、对关上守军的消耗,潼关守将、桥蕤麾下部将陈兰、李丰终于不敌投降,潼关被刘备拿下。
主要是段煨彻底表现了倒向刘备的姿态之后,让陈兰李丰等
对于继续坚守下去的意义产生了绝望:
一座关卡,前后都是敌
,关内也没多少储备物资,段煨又没有因为皇帝被杀就投靠袁术,那继续靠军事力量死守下去还有什么意义?
又过了一天,袁术的使者袁涣,和袁绍的使者辛评,也都前后脚抵达了华
县。
不过他们看到的却是刘备已经跟袁术军撕
脸,至少攻下了华
和潼关、收服了段煨。这样的局面,着实让袁术的使者尤其难于开
求和、拿还不存在的“先帝临终
谕遗诏”谈条件。
而袁绍的使者,基本上也断定刘备是跟曹
一样选择了强硬讨伐。所以剩下的唯一还能游说的点,只是看看刘备肯不肯承认燕王为皇帝了。
听说二袁使者到来的消息后,刘备的第一反应是想直接把袁术的使者推出去斩首祭旗,不过却被随军的谋士荀攸劝住了。
荀攸理智地说:“大王不可贸然妄杀,袁术有罪,其使无罪。而且正好借助其使之
,传达数落袁术之罪状、伺机戳穿袁术对外宣称之谎言。”
刘备考虑了一下,就让袁涣进见。
袁涣
内之后,刘备也懒得亲自搭理,就任由荀攸直接喝问:“袁术妄为,导致陛下蒙难,他还有脸推卸罪责。他此番派你来所为何事。”
袁涣不敢隐瞒,直言相告:“卫将军听纪灵、乐就等
言及,陛下被董承杀害之前,或曾留下
谕遗诏。但因没有物证,也没有其他德高望重的朝臣当面听见,所以他怕各地将领不愿相信,所以派遣小使来拜见汉中王。”
荀攸略一琢磨,已经大致猜到,袁术所谓的“
谕遗诏”,肯定是可以捏造一个对刘备有好处的条件,来试探一下。
荀攸代替刘备追问:“说来听听,汉中王
明烛照,自然能分辨真假。”
袁涣:“听说那遗诏是‘传位汉中王’。”
刘备一直没说话,听了这话才拍案而起,他的反应也跟袁绍差不多:“大胆!竟敢捏造遗诏妄图逃脱罪责。天下无主,若天命果需孤普救天下苍生,何须遗诏。”
袁涣被刘备这么义正辞严地一呵斥,居然
感惭愧,生出了几分检举揭发的动摇。
——
PS:上面已经四千字,稍微说两句。
我知道有
想看打戏,但这不是我拖节奏。外
和大义名分很重要,因为我不想把袁术写成一个完全为别
做好事的白痴。直截了当认领弑君罪名冒天下之大不韪也是不可能的,这中间必然有个扯皮和被戳穿的过程。
再强调一下,袁术没有弱智到直接奔着弑君去,他是因为计划执行走样、缺乏机变,最后被
到这一步的。
另外,这种大变局的时候,肯定描写视角会多一些,涉及到大部分诸侯。为了弥补节奏,我适当加更吧,今天会有三更,会写到讨伐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