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年开始,小范围种植林邑稻以求繁衍获得更多种子。在发现这玩意儿确实能多收一波后,民间贸易更是疯狂加大高价买粮。
一石益州或荆南出产的林邑稻,在扬州市面上一度暂时能卖到相当于两三倍于传统晚稻的价钱——
再贵的话也不可能,因为孙策可以靠着已有的稻种几何级数多繁衍一两年,也能得到足够多的种子。而且这种昂贵的行
也就持续一两年,等种子普及后就不会再忍受溢价了。
于是,扬州和荆北地区,分别是在195年实验
小规模种植林邑早稻、196年种植面积就达到了几个郡的规模,今年197年更是达到了全境普及的程度。
和平种田期和高产新作物的普及这两个重大利好撞到一块儿之后,导致孙策治下的扬州,最近两三年发展极为迅速。196年的
自然增长率已经
近一成了,大约在八点几百分比,到197年正式
一成。
考虑到育龄青壮年
本就只占总
一半多,而
又再只占其中一半,可知10%几的出生率已经非常恐怖了,几乎相当于每年每三个育龄
中就有一个在怀孕。要不是粮食非常够吃,农民们才不敢这么疯狂生。
当初孙策194年刚统一江东的时候,扬州的总
已经跌
300万大关,后来靠着占领袁术的合肥、安丰、弋阳等地,夺取了几十万
,又加上三年里累计抓来的几十万山越族
隶,理论
应该有360~380万之间。
但是,再算上这三年里的
生育自然增长,如今孙策治下的实际总
,竟达到了惊
的450万,这三年里自然出生减自然死亡的富余值就有七八十万之多!
孙策的总
,竟和如今的曹
依然相差不大——曹
在拿下了原属袁术的豫州东部之后,再加上曹
从三韩掠夺的
、内部屯田增长,也才从300多万
膨胀到500多万。
当然了,孙策的
增长质量不如曹
,曹
是靠扩大地盘增长为主的,所以新占领区的
年龄结构比较好,可以直接派上用场的青壮年比例极高。
孙策的增长主要靠粮食多了之后
民
生,所以短期内婴幼儿比例极高——扬州450万
中,3周岁以下的婴儿就有100万
!如果放宽到七八岁以下完全无劳动力的小孩,更是高达150万。
也就是孙策手下三分之一的
,至少还要七八年时间才能勉强形成“童工”劳动力,或者是当少年兵。这
结构已经不是年轻了,而是年幼。
如果孙策政权活不过未来的七八年,那么它这些“账面浮盈”的“
红利”,也就
不到孙策来享受了,或许会便宜将来接盘这个政权和地盘的外
。
但不管怎么说,看着己方蒸蒸
上的国力,孙策的野心也是稍稍有些膨胀的,这都是支持孙策再鼓起勇气快速扩张的筹码。
如今的天下大势,随着袁术被彻底瓜分,刘备治下在今年年初时还只有1300万
,并
弘农、南阳、原刘表领土后,膨胀到了1600多万
,依然是天下
最多的诸侯。
袁绍在战前有1100多万
,吞并了司隶大部分地区和颍川、汝南等地后,还夺取刘备的小半个河东,增长到了1400多万
。
曹
从300多万增长到500多万,孙策涨到450万。整个大汉朝总
规模靠着前几年的和平,勉强爬回了4000万大关左右。不过很快,更血腥的、毫无外
花哨可言的新决战,就会愈演愈烈,流血百万。
……
孙策很清楚自己的斤两,他也知道刘备阵营如今总共有多大的战争潜力。不过他对于李素这一块刘备阵营下面的分支、眼下有多少立刻可以投
的兵力,还不甚了解,所以当晚就专注于此事,向周瑜耐心请教。
好在周瑜的
报比较充分,这些
子他仔细搜集了,更关键的是上次张允来的时候,带来了重要的内部部署
报。
周瑜很有把握地说:“刘备军如今总共有32万左右可战的一线机动兵马——总数也有可能有出
,不过留在北方的至少二十余万,留给李素的我很清楚,一共是12万。
这12万里,留在
趾南海郡掌握海船水师、并协防林邑国、同时可以用于骚扰我们会稽南部沿海的,大约一万多。还有留在成都防守的可随时四处支援的
兵、以及在滇南防御掸国反扑、防御西南夷作
的机动部队,加起来也有一万多。
所以,李素手上部署在整个荆州的机动兵力,不过九万
。其中兵源来自荆南和
东、宜都等地的久战
锐,不过五万
。还有四万,是原本刘表、袁术的降军。
这九万
,他要在宛城、昆阳-博望一线留三万
,防备雒阳和许昌的袁、曹兵马南下。
汉阳、
丘两处要害各自留机动
兵一万五千,加起来也是三万,这些部队还要协防长沙、夷陵。
最后三万是襄阳-樊城-新野的守军,以及总预备队。这支部队在李素本
驻地附近,随时可以支援吃紧的战场。所以我军出兵十万配合蔡瑁,兵力是有绝对优势的,只要夺取江陵,机会非常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