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皇后每天都想失宠 > 第216章 另有安排

第216章 另有安排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刘大见池言面色凝重,不像是在和他开玩笑,心中不禁也多了一分重视。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他心知池言身为朝中最有前途的朝臣,又得皇上的赏识,所言必定不会有假。

略一思索后,他当即走进了屋内,询问起那对夫

便断断续续将整个事的来由告诉了他。

原先是这样的,这对夫所在的宛平县县令平里就勾结乡绅地主强占土地,私征赋税,鱼百姓。

这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事,毕竟每朝每代,每个地方都普遍存在着这种现象,只要在当地没有引起太巨大的影响,引起民怒民怨,朝廷一般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一个国家需要国库收,而国库收大部分都是从各地方收上来的,只要当地官员能创造出最大的效益,偶有违法纪之事也无妨大碍。

可偏偏,这宛平县的县令,是户部尚书张大的正妻张夫娘家一个表姐的小舅子。

说起来算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张大甚至连此都没见过,可是此能够上任,却全都是靠他一手推上去的。

当初张夫为这事天天缠着他求了许久,娘家又差送了些银两特产,张大经不住她闹腾,便带了份薄礼去吏部尚书家喝了杯茶,聊了几句,这事便算是定下来了。

大家同在朝为官,互为同僚,平里有用得上的地方,吏部尚书自然是不好拒绝的。

更何况只是区区一个偏远地区的七品县令,答应了不仅无关紧要,还能卖给张尚书一个,何乐而不为呢?

这事已经过去好多年了,怕是张尚书也早就忘了自己还做过这件事。

可谁知,那位县令却是个不知道收敛的,自己的官是走后门得来的,他不仅不低调,反而以此为荣。

仗着自己有个在京中做户部尚书的远亲,便以为有了天大的靠山,在当地为嚣张跋扈,称霸一方。

其上司郡守虽也觉得他有些太高调了,但碍于他有个在京城做高官的靠山,也不好多说什么。

适逢最近东南水患,其中又以宛平县最为严重。

朝廷本来拨了银两赈灾,这笔钱从京城一级一级划拨下去之后,本来就没剩下多少。

能分到百姓手中的更是少之又有。

到了宛平县县令手中之后,他更是直接全部扣了下来。

不仅如此,他还将朝廷赈灾的粮食也扣了下来,以十倍的高价卖给了当地富商。

那些富商贪得无厌,又将粮食抬高了二十倍的价钱卖给平民。

可是这么高价的粮食谁吃得起呢?

一时之间,当地民不聊生,饿殍遍野,再加上大灾过后的疫,百姓流离失所,简直活生生成了间地狱。

远在京中的高官又怎么会知道这些况。

他们所能做的就是将自下边一级级呈上来的折子,添点油加点醋,再递上去。

最终送到皇上手中时,便都只剩下些漂亮的文章。

满篇为皇上为朝廷歌功颂德的词藻,却没有几句实话。

至于当地悲惨的现状,就这般被隐瞒了下来。

这对老夫一来京城,便上京兆尹击鼓鸣冤,声称要状告户部尚书。

可这户部尚书岂是平民百姓就能随便状告的,于是衙门的连大门都没让他们进,就把他们轰出去了。

今天已经不是他们第一天来衙门门了。

被缠了几,今天刘大终于忍不住了。

毕竟他们天天这么闹,京中百姓都颇有微词。

所以他才下令让张捕把这两拿下,准备将他们在牢里关个十天半个月,看他们还不老实。

此时听完这对夫的血泪控诉,刘大才觉得,这次真的是麻烦找上门来了。

于是他皱着眉看向了池言:“池兄,你看这事该如何处理?”

池言反问他:“刘兄为官多年,还需要问我吗?”

刘大犯了难。

他不是个贪官污吏,但是在京中为官多年,他自然也养成了圆滑世故的子。

说起来他是个三品朝臣,也不算太小。

可是这京中遍地都是权贵,哪怕是街上的一条狗,拐个弯磨个角可能都会与朝中的高官扯上点关系。

更别说这两指名道姓,实名制要举报张尚书。

再者说了,这贪污朝廷赈灾银两一事,就算能与张尚书扯上关系,所牵扯到的也绝对不止他一个

还不知道会扯到其他什么,说不定……

这当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刘大不敢再往下想了。

他拉着池言的衣袖:“池兄你这次可不能见死不救,你经常在皇上身边伺候着,一定十分擅长揣摩圣意,知道这事皇上想怎么处理。”

池言自然也知道这件事若真查起来非同小可。

自他刚才听说这件事起,他的脑海中就一直萦绕着皇上那在太学时训他的场景。

他一直以为皇上当时只是随拿了东南水患之事举个例子,旨在给他讲明为官之道。

可如今看来,似乎并不是如此。

否则皇上所举的例子又怎么会与今所发生之事如此相似。

这绝对不是个巧合。

于是他经过一番思熟虑之后,向刘大道:“此事,刘兄还是秉公办理吧。”

“就算天塌下来,也有皇上给你顶着的。”

刘大一听池言这话,像是吃了一颗定心丸,心中顿时安定了不少。

可不过片刻,他就又皱起了眉:“可我只是一个小小的京兆府尹,又有何权力去查户部的尚书大。”

池言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就放心吧,你先将此事写成折子呈给皇上,我相信皇上必定另有安排的。”

刘大当即派给这对夫录了供,并按了手印。

又亲自将此事的来龙去脉写成折子,将供附上一起送进宫中,递给了皇上。

一石激起千层

这事很快就成了朝中最热门的话题。

而张尚书,也因此事成了众矢之的。

大家都纷纷猜测他这个户部尚书到底有没有私吞朝廷灾银。

毕竟在事的真相大白之前,什么都不好说。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