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皇明天子 > 第一百三十七章 清丈势在必行

第一百三十七章 清丈势在必行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领十五牛录的旗主,到墨尔根戴青,再到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清成宗义皇帝,这一系列眼花缭衔背后,就是多尔衮这个,极其擅长谋身。

当不能力敌的时候,多尔衮甚至都未接战,掳掠了一番,就远遁而去,除了让毛文龙大失所望以外,多尔衮保住了自己的十五牛录,也就是四千五百的兵马。

关外,是一个拳大才是硬道理的地方,没有拳,是没有会听你话的地方,若是这四千五百,被毛文龙逾十万包围在义州城,但凡是没有突围成功,他多尔衮不管是被俘虏还是逃出生天,到最后的结果都是惨淡收场。

所以,多尔衮不是畏惧大明皇帝的天威而逃遁,而是为了谋身而逃遁。

“这个呀。”朱由检叹气的看着手中的奏报,对多尔衮十分的不满。

剃发令就是出自多尔衮之手,在关之前的清廷和关之后的清廷,完全是两个样子,剃发令的出现,也让鞑清的各种政策趋向于保守。

在鞑清关之前,朱由检对清廷的各种政策,还是比较认可。

比如黄台吉在搞出辽东民怨四起的诉告贝勒直接定罪的条例之前,辽民甚至可以告贝勒,这也是范文程告多铎谋权的法理依据。

黄台吉突然搞得这一出,其实是为了巩固八旗子弟的地位,减缓八旗兵的衰弱,可惜,这一**的辽东百姓,离心离德,黄台吉已经悔不当初了。

不管是努尔哈赤在萨尔浒之战中释放五千朝鲜军卒和将领,还是收拢蒙兀诸部,并且将海西直、建州直、还有很多蒙兀部族,统称为从龙六十六部,都是比较开放的表现。

但是在清廷关之后,多尔衮的剃发令一出,神州大地两万万丁,十几年的战,最后变成了四千万不到。

而剃发令也让清廷付出了极其惨痛的代价,那就是狼烟四起,从三藩到郑成功,从白莲到洪门,这些都是剃发令后,留给清廷处理不掉的大麻烦。

若非雍正时候,从孝庄文太后的陵寝开始,全面拨,开始遵儒学,兴朱程理学,愚弄百姓,以文字狱大兴思想禁锢,清廷的统治指不定就在“康乾盛世”中,应验了那句胡国运不过百年的话。

朱由检看不太上多尔衮,因为他不是一个合格的摄政王。

朱由检放下了奏疏,亲自给毛文龙写了一封手书,明年开春黄台吉亲征义州之事,朱由检已经让锦衣卫的缇骑确认了,八旗的确在备战,而主攻的方向是归化城。

但是义州城将有黄台吉亲自率领正白旗,前往征伐,义州方向的防守压力,并不比归化城弱多少。

归化城是政治问题,那么义州就是军事问题,两者质不同,就注定了两处战场的厮杀惨烈程度不可同而语,可想而知,明年开春之后,义州将是一片血海。

朱由检将书信给了王承恩,令大明水马驿以金字牌急报,送往皮岛转义州城。

而此时的朱由检并不太清楚,黄台吉陷了大麻烦之中。

黄台吉听从范文程的建议,实行编户分屯别居例,得到了代善为首的建州贝勒的支持,而大贝勒府的意见,也直接左右了旗的意见,旗们只能没有意见。

但凡是有意见,那大贝勒都没有意见,他们哪里来的意见呢?

可是有些有了意见,那些本身就是辽东大户,在萨尔浒之战后望风而降的地主们,此时手里握着战是低价买来的万顷良田,成为了身家殷实的大户。

这些大户们,当然不满意这编户分屯别居例。

这里面的编户,把他们的佣户给抢了,把户都编了,万顷良田何耕种?

分屯把他们的田给抢了,编户分屯之后,他们侵占那些不明来源的地亩都会被查出来,在清丈的过程中,避无可避的把他们逃税的田给清出来。

别居,甚至把他们养了很多年的“家”都给抢了,他们怎么能不急?

黄台吉此时就在大贝勒府和代善商量国事,至于范文程,他已经问过一遍了,他的宪斗告诉他,清丈势在必行。

代善思忖了很久,其实四大贝勒府,包括黄台吉的府上,都或多或少的参与漳州粮商货粮京师的财富密码活动中。

而代善自己都不清楚,他有多少田亩,他每年往辽西走廊都不知道要卖多少粮食。

“清丈吧,宪斗说得对。”代善思忖了很久说道:“刀在手,还怕他们不成?清丈势在必行。”

“可是明年开春我们要两线作战。”黄台吉有些犹豫的说道。

代善叹气的说道:“即便是不打,也要清丈,因为今年下雪了。”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