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皇明天子 > 第一百五十三章 家国与国家

第一百五十三章 家国与国家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失落。

黄立极摇说道:“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当臣之残躯无法为大明效力之时,必去沈阳为冤魂抵命。”

“为国事劳罢了,倘若哪天收复了沈阳,在沈阳立块碑,做个传也算是有心了。”朱由检劝了一句,黄立极这一见面,哪里有什么疯癫?

朱由检说起了旁事,笑着说道:“诏黄老师父回京,是因为国事还需黄老师父多心,徐老师父毕竟岁数大了。”

“万岁但说无妨,臣定当尽能竭力。”黄立极站起了身子,这抗旨的事万岁爷没提,他自然才不会说。

这算是君臣之间的默契了。

“科举在即,天下之公,科举而私,何事为公?此事极为重要,还涉及到了大明的最重要的一个部分,那就是读书。”朱由检坐直了身子,面色极为严肃的说道。

“一部分读书对国家和家国从来都是家字当,食君俸而谋私利,只顾着自己的利益,知识,对于他们而言,不是修养,也不是报国之技,而是用于获利和欺瞒、蛊惑百姓的工具,这是坏。”

“大明承平已久,虽多有战事,却都发生在边防和关外,一部分读书,并不懂什么是国家,也不懂无国何以为家的道理,为了个的目的,他们可以编造、扭曲。传播与真实完全相悖之事,尤其是现在各种诗会、诗社,坊刻各种传记,片面的引导百姓。这是糊涂。”

“以西山煤局举例,时至今,京师百姓半数以上,还以为朕在谋私利,与民争利,对此议论不止。”

“王伴伴弄了个紫金阁,虽然官署邸报已经对此进行了纠正,但是民间舆纷纷,还是有伤国之大体,黄老师父对此还要多伤心才是。”

舆论的高地,都是如此,自己不去占领,敌就会占领,在这方面上,大明皇室是极为孱弱的,而仕林也因为各种复社、几社的文章,弄的乌烟瘴气。

倪元璐言授笏板,五万儒生可吞辽,可是有不少的拥趸,而倪元璐接连踩着皇帝的脸面刷了不少的声望,不少年轻的学子,对此信不疑。

辽东虽然和大明仅仅隔着一道山海关,可关内关外还是太远了一些,他们年轻热血,却被古怪的舆所引导,变得面目可恶。

朱由检对此极为痛心,但是紫金阁刚刚成立,力量比较孱弱,民间的各种诗社,耕耘了几十年,根蒂固。

以复社为例,复社吞并最大的社是应社,而应社的前身是有应社、匡社、南社组成。而吞并的小的社,有中州端社、松江几社、莱阳邑社、浙东超社、浙西庄社、昆阳社等等至少十六个小的结社,这些小的社就养着十几杆笔正。

而复社的对手,几社,也是一个相同体量的对手,昙花五子社为前身,吞并了十数家结社,而且还有沧会、十郡大社为左右手,其气焰丝毫不在复社之下。

而复社和几社又多有合作,盘根错,互有集和重复之处。

复社、几社都会定期举行会盟,第一次是在尹山大会,第二次是金陵大会,第三次是虎丘大会,这些定期会盟,确定斗争纲领的结社,其战斗力,不容小觑。

朱由检并非第一天注意到他们,在此之前,他都是以【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去抗衡,大明的国策是好时坏,大明的百姓们又不是全都是糊涂蛋,不会因为笔正们叨叨几句,就对国朝失去向心力。

但是有很多的百姓是盲从的,之前是没有力量去引导,现在黄立极既然回来了,这舆论的高地,总是要去占领的。

涉及到了大明皇帝的权力,权力的诞生和稳固都和自身想象有很大的关系,当舆论长此以往下去,必将导致离心离德,这是朱由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黄立极稍微琢磨了下,俯首说道:“万岁,臣知道了,谨记万岁圣诲。”

一直到黄立极离开乾清宫,朱由检都没琢磨明白黄立极为何说圣诲,这个词可不是常用语,多数都是有所启发,朝臣们才会如此说。

黄立极出了乾清宫,抬看着天空明艳的光和万里无云的蓝天,这春春光,格外暖

黄立极的确是想明白了一些事。

他在去辽东之前,就是万岁中那一类,因为大明天下承平已久,不懂什么无国无以为家的道理的糊涂虫。

他从未见过兵祸,此次出使,看到了厉兵秣马的建,家国和国家,在他心中终于掉了个儿。

行万里路,这一路上,黄立极看到了太多太多,因为战事流离失所的百姓,他们麻木的逃亡着,甚至都不清楚能够逃到哪里去。

甚至黄立极还看到了无数路边的骸骨,这都是逃难的百姓,最终冻死在了路上。

若是国,那他的家,大约那些逃亡的百姓一般,四处流亡。

辽东了,还能逃向关内,大明的朝廷还在,还有董应举去接应屯田,安排辽民,若是大明朝廷不在了呢?

他的家,又该逃向哪里?

无国无以为家,是黄立极这万里路来一直参不的道理,被万岁一句话说的通透,所以黄立极才会说谨记万岁圣诲。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