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大明第一太子 > 第二百六十五章 江南田地

第二百六十五章 江南田地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话都到了这个份上自然谁也不敢落于后了,何况狡兔三窟,他们的家底儿到底有多少谁知道,就是明面上的都没了,只要还在,随便找个老宅一挖都能挖出来金银做的大南瓜。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何况这些说完后都可怜的看着上位的太子爷,无论如何堂堂皇太子殿下也不该做出这样的事,这吃相未免太难看了,就是李文忠都才要十万两,而且还是为了漫天开价、就地还钱开的大

朱标一时间没有说话,这群心中一凉,贵要是黑了心,那可谁都拦不住,但是场面上都是齐声再次开请求殿下为了江南百姓安居乐业收下他们的家财。

朱标忍不住笑了起来,听他笑了其余自然也得跟着傻乐,只不过心里都在滴血了,心想整个家族几代的努力算是都乐没了,还不如当初允了李文忠。

朱标放下书册说道:“好了,也不同你们玩笑了,本宫又不是强盗岂会要你们的家产。”

顿时群激愤,仿佛太子殿下不要这个钱就是看不起他们,各个义正严辞,仿佛不惜以死明志。

陈知府看他们浮夸的表演都疼,果然狗上不了正席,赶忙上前说道:“这钱哪里是献给太子殿下的,不过是我等想为家乡父老做点善事罢了,何况河道修好了往后各家的买卖也更好做了。”

果然还是官场上的会说话,不过朱标也确实无意要他们钱,更别说要他们全部家产了,他是太子储君,这个钱收了那就臭了大街了,过不了几天就能传遍天下,各方什么与民争利,什么身为太子却强夺治下百姓的家产等等训斥就都来了。

任何时代都不要小瞧舆论,百姓不一定会听朝廷的,但绝对会听当地望族的,无论自己身份多低贱,能有机会骂骂贵谁都不愿错过。

不要说这些只是惧怕朱标的权利才嘴上说着要把家产都献出来,就是他们真心实意的想要为国献财,朱标也不能收。

以己度外面的可不会信真有愿意主动献出祖上家业,他们只会觉得兔死狐悲,朱标身份如此,世都会同弱者。

自古都没有正经的皇帝太子敢这么敛财的,说实在的皇帝豁出脸朝下面要钱谁敢不给,就像江南世族这样求着献出家产多了,可这只样的钱烫手。

所以就是多眼馋家的家产都得先给他扣上个谋逆之类的抄家大罪,否则怎么好光明正大的把家的家产都收囊中。

朱标倒不是在乎非议,可这种例子不能开,收钱办事天经地义,江南世族往后闹出大事了,朱标保不保?

更何况太子都开始收贿了还怎么要求下面的官员不贪污,包括要家的分成都不行,上行下效,你收得本官就收不得了?

朱标敲了敲桌子沉声说道:“银子家产的事不必再提,江南繁华富庶也跟你们离不开关系,只不过穷百姓而富世家也不是圣上和本宫想要看到的。”

安静下来,江南各州府的城镇百姓都还好,可下面乡村里的百姓生活的就一般了,不比中原和北方等地世族多被屠戮耕地无主,江南大部分的田庄耕地都在世族手上,百姓多为其佃户。

这下子众就有些不解了,难不成还要把田地白送给那些下贱东西,这可是自古没有的道理,他们的家产那也都是祖辈数代努力攒下的,送给太子他们没话说,给下面的就没这个道理了。

陈知府开说道:“殿下仁乃江山社稷之福,如何做还请殿下示下,我等也好有个章程。”

李钱塘笑了笑,陈家为什么是江南第一世家,凭的就是江南最好的五万亩水田都姓陈,他家的佃户一家老小加起来足足有十万众,更别说还有其他营生。

朱标看向陈知府轻声说道:“太多非福,若是安心当一介商贾倒也无所谓,但若想往上走就难了,本宫明就回京了,到底如何可想清楚再说。”

陈知府神一动,其余家中有走仕途子弟的也都皱起了眉,怎么可能安心当一个商贾,有才无官死路一条。

如今仗着王朝末年攒下的底子,寻常官员倒也无所畏惧,但随着朝廷稳固,他们的势力必将渐衰弱,十年之后莫说李文忠这样的,就是随便一个就任江南的知府都可以狠狠咬他们一了。

朱标喝了茶水又看起书了,众有心讨论可在这里哪里敢接耳的,陈知府倒是很快就想明白了,钱财对他早就无用了,否则哪里会在区区一个知府上耗这么久。

陈知府刚想说话,一旁的张家家主就先开了:“前元凶逆窃据神器,弄的民不聊生,而今我朝圣上重开月,百姓归附民生复兴,我家田亩之中颇多农户本是良民,只不过被无奈卖身为,而今天下大治自当放其身契让其自耕,也合圣上仁天下之心。”

陈知府听后的看了眼张家家主,然后说道:“我等世族诗书传家,岂是商贾之流,墨子先贤虽有不当之言,但那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却是无错的,家中佃户只要顺应官府之命去疏通河道,可得身契田亩往后自耕自足。”

朱标听到这笑了笑,看来老朱不喜孟子之言的话都传到这里了,也不知道衍圣公删书删的如何了,倒是还没听见有骂他,想来是还在纠结如何能多保留些名望。

其余也都听明白了,太子之尊是不可能收他们银子的,家到底是储君,想要的就是民生安定,他们自家的佃户过得如何他们也清楚,一年劳作绝大多数都是给他们了,能留下一吃食就不错了。

但凡收成不好或是家中有得了病就得向主家借钱,还不上就只能卖身为,往后子孙皆是仆,这样的在江南数不胜数。

纷纷响应,放他们又如何,一群泥腿子早晚还得哭着求着卖身,就凭他们那点地,不饿死才怪。

朱标看向李钱塘:“李家贩卖私盐是大罪,本应全家抄斩,不过念你亲自到本宫面前请罪,到也不可不可宽恕一二。”

………………………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