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北宋之无双国士 > 第五十二章 我想开发两湖!

第五十二章 我想开发两湖!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第四项工作内容其实是最关键的内容,也是涉及央行主要职责之一,即是成为全大宋钱庄票号的结算机构。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我在筹办两浙路央行分行的时候,同时进行的是招募钱庄票号加央行的结算体系里面的工作。

经过大约三个季度的努力,两浙路加的钱庄票号共有一百三十二家,涉及到九百八十多家实体;

另外运河沿岸共有二百四十六家,涉及三千三百五十六家实体;

截止至第四季度,央行将占大宋经济市场四成的华地区揽其中。

两浙路-汴京的金融通道每年产生的通道费、各大钱庄票号从央行拆借的利息、加上央行放贷给民间的利息,基本足够支付每年产生的存款利息、央行的本身行政成本。

也就说,截止于第四季度,央行已经收支平衡了,这还是包含在央行在开分行支行之后买下来的地以及房子的费用。”

欧阳辩微笑道。

赵祯文彦博等不由得动容。

这代表着什么?

代表着朝廷仅仅是授出一个大理寺丞的寄禄官阶的小官,给了十万贯的钱,给了一个没落的国子监的校舍,欧阳辩就给大宋养出起一拥有两千员工、存款额达到亿贯、基本实现收支平衡的一个庞大的金融巨兽!

仅仅一年多的时间而已!

赵祯瞬间觉得尴尬起来。

因为他刚刚给欧阳辩升了两级的官阶,就俸禄来说,一年不过多了百贯而已,他还得意洋洋地问欧阳辩惊不惊喜意不意外,若是自己,内心恐怕想的是惊喜你麻痹吧?

关键是,央行的意义绝对不仅仅于此,包拯卸任三司使的述职报告说得很清楚,目前经济活力极其活跃。

不用多说,这就是央行带来的影响,哦,还有西湖城、农业银行,但这也是欧阳辩带来的。

赵祯粗略的算了算,从两年前开始到现在,大宋朝因为欧阳辩的西湖城、农业银行、以及现在的央行,国库多收了近两千万贯!

这意味着朝廷每年有比往年多出近千万贯的钱可以用于其他的安排,这种回旋余地大了太多了,之前每年的收不过四千万贯,如今多出一千万贯的收,可以多少事

别的不知道,反正赵祯每天都能在餐桌多加一道菜。

在这样的成绩面前,所谓的奖励也就是个笑话而已。

赵祯暗暗琢磨,要不给加个职?

宋朝得位不正,所以做起事来都是婆婆妈妈的,别的朝代大多是只有官职,只要升官职就就意味着寄禄官阶、职衔、差遣都得到了升迁,可宋朝为了集权,生生将其分开,然后又很算计的进行授官。

比如说不太想重用一个,就只给升官阶或者职衔,就是不给实际的差遣,意思是,给你些荣誉,您就歇着吧。

若是想重用一个,又不想多给钱,就给他重要的差遣,但是官阶和职衔都按低了给,意思是我要重用你,但是现在你的资历不够,活你先着哈。

然后这三种东西这添一点那添一点,既让你有奋斗的动力,但又不会让你一下子升上去。

着实明算计又小气拉的。

赵祯想了想摇了摇

职名不能随便给。

职名要么就是优宠老臣、要么是执政官罢任所带、要么是宰相罢官所带,或者是宠驸马都尉所用,无论哪一种,都不是欧阳辩这个正八品的小官能够触及的。

要不,给点钱?

赵祯又微微摇,比钱多,嘿嘿,他都没有欧阳辩多,根据他的消息,欧阳辩的个资产估计已经达到千万贯级别了,就内廷那点钱,想要打赏欧阳辩?

赵祯为难了起来,职名不能给,差遣也不能变,赏钱也不行,升官倒不是不可以,但欧阳辩才十三岁,不能再升了。

不然以这种升迁速度,到他三十岁的时候就升无可升了,这对一个臣子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可这么大的功劳,不能不赏啊!

赏罚分明,明君所为。

他赵祯不能装这个糊涂。

赵祯转看见富弼,灵光一闪:对啊,不能赏赐欧阳辩,那就从他家里下手啊。

他的三个兄长好像只补荫一个,两个小一点的还没有呢,可以给补上,他的母亲还没有封诰命夫的吧,可以封嘛,还有欧阳修,也可以提一提了嘛,知开封府也挺长时间了,可以换个位子了嘛。

想到了解决的方法,赵祯轻松了下来。

赵祯被震撼到,其他的相公也一样有被震撼到,都是同个时代的,都是英,甚至比赵祯更加聪明的,心里更加清楚要做到这些究竟有多难。

尤其是包拯和蔡襄,他们这两个曾经管钱,一个是现在管钱的,才知道什么叫钱难挣屎难吃。

他们在三司使上被堵着门要几十万贯甚至几万贯钱的时候就明白了这个道理。

他们用钱锱铢必较,每次朝会无论哪个部门提出想要做点什么事的时候,他们的脸都会先拉下来,不为别的,只要做事,就一定要用钱,而要用钱,就得三司给想办法。

想麻痹的办法啊!

【领红包】现金or点币红包已经发放到你的账户!微信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领取!

三司每年的收就那么些,除去固定的军费、官员俸禄、岁币之后,其余剩下的一点可怜的,连他们自己看了都觉得寒碜的钱,然后要做事?

你麻痹的,做什么事,好好地在官衙里面坐着不动,少喝点茶,少烧点炭,就是给国家贡献了亲!

三司使号称为计相,但绝对是大宋朝最不好做的官。

想要做好三司使,最好就是脸皮厚麻木不仁的那种,比如张尧佐的时候,他做了那么多年的三司使,就做得挺快活的。

像包拯和蔡襄这样负责的官员,他们当上三司使之后,就刻的明白了,挣钱真特么的难。

怪不得大家都要视钱财如粪土呢,得不到,就假装自己不想要呗。

他们想象不到,竟然有拿了一个帽子,给了一个政策,象征的给了一些房子,拿了杯水车薪的十万贯钱,就能够拳打脚踢,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将一个价值亿贯的银行给拉了起来。

这大约是财神爷才有的本事吧?

文彦博和富弼没有管过钱,但他们用过钱啊,他们每次和三司要钱,那都得拿脸皮子一点一点的去磨回来的。

这一点都不夸张。

嘉佑元年的时候,四川用兵,两蜀多所调,四川百姓死伤惨重,哀鸿遍野,刚刚上任三司使的张方平奏免横赋四十万贯匹,当时三司里面的官吏们差点就动了!

那还只是没有到手的钱,三司里的都视之如命,别说要从他们手里掏出来。

知道要从别袋里面掏钱有多难,就对欧阳辩拳打脚踢之间就聚敛起海量的财富有多震撼!

倒是知制诰吴奎对此感受不是很强烈,因为他还是比较书生气,这和他经历有关。

他是举贤良方正能言极谏科出声,以太常博士通判陈州,为右司谏,出知密州,还判登闻检院,至和元年加知制诰,也就是说,他基本没有做过什么经营事很多都是以台谏为主的清流官,所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