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大宋第一匠户 > 第六十三章 轴承的用处

第六十三章 轴承的用处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韩公廉目光炯炯的又道:“这书院竟然成了皇家书院,以后的地位会堪比太学吧!”

林近寻思着要不要将韩公廉拉拢到书院里帮自己,只是对方要科举这让他一直没好意思开。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书院以后主要教专科,培养善于发明创造的才,与太学区别很大。”

韩公廉很清楚,那就是培养工匠了,善于工匠之事的读书,这步子迈的比较大啊!

“你要兴百家学说?”

林近微微一笑,“与百家学说也不同,这叫培养科学技术才!”

韩公廉若有所思。

“韩兄与我去看看齿做的如何了!”

林近做的许多东西吸引了书院里这几个书生的注意,也让他们发现了技术的力量。

韩公廉两步跟上林近道:“你做的那些东西我寻思过,那齿链条都不难,唯独那轴承要用到的钢珠很是费事。”

林近无奈的摇了摇,“钢珠只能手工打磨,要量产是很难的,除非设计出量产的工具。”

“可以用工具生产?”

“可以!但是这工具非常复杂,以我们的条件很难做出这种工具来。”

韩公廉是非常明白钢材制作成那么小的钢珠,又无比浑圆是多有难度的一件事,林近说能用工具生产,这让他很吃惊。

“你会制作这种工具?”

林近哪里会制作这种工具,只是多少能猜到一点罢了,“大概是将烧透的钢切成钢珠所需的大小,再用工具一次压制成圆球吧!这里面学问虽然复杂,但并非无迹可寻。”

韩公廉想了想,随即点了点又问道:“还有你那齿,有的为何是做成两个大小不一的齿,这与我平时所见的不同。”

林近无奈只得解释道:“齿是比较密的东西,一个齿上出现了两组齿,自然是要与其他齿相配合使用的。”

“如何配合使用?”

林近笑了笑,“那是我专门给咱大宋的床子弩设计的上弦器。”

韩公廉吃惊的久久不语,床子弩啊!这是大宋的最高机密。

“上弦器?”

林近回道:“如今的床子弩需要三至五上弦,有了上弦器一个就可以给床子弩上弦。”

韩公廉不理解,床子弩他虽然没近处看过,但是汴京城城墙上就有,远远的可以看到,那么大的东西威力可想而知,改成一个就可以上弦这难度太大了吧!

“只凭几个小小的齿?”

林近很确定的回答他,“是齿轴承和链条的组合!”

韩公廉急切道:“如何能做到?”

“这一两句话说不清,等到这三种东西做出来后,你就明白了。”

“就差轴承了,钢珠实在太废力气了,你那些工匠叫苦不堪,那么小的东西磨的浑圆,还要大小相差无几!”

林近当然知道这确实很难,他也没办法,在小农手工业社会里要制作出工业化的东西,本就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

“所以需要制作一种可以批量化生产的工具,这个更难了,只是舍得花钱是不够的,需要足够聪明的才行,我觉得韩兄

(本章未完,请翻页)

就可以胜任,只是你要科举没时间。”

韩公廉有些受宠若惊,他虽要科举,但是这些天没少往书院的作坊里跑。

“我偶尔可以搭把手,帮点小忙还行。”

林近对韩公廉早已垂涎欲滴了。

“韩兄其实以你的才能完全可以不经科举走仕途,只要设计出改良床子弩和神臂弩的东西,官家自然会给你封官。”

韩公廉点点,他自己也知道自己读书资质一般,现在信心十足,但是别比他信心更足。

林近又道:“或者你可以做两手准备,一边读书一边研究技术,反正你书读的也差不多了。”

“只是这样会不会抢了沈括与你徒弟的功劳?”

林近道:“不会!比如床子弩用的箭,靠力制作太慢了,也要设计出可以批量的工具,大宋有太多功劳可以获取了,只是无去研究罢了。”

“箭也可以批量生产吗?”

林近云淡风轻的道:“很难吗?其实这很简单,只是我这个比较懒,没去做而已。”

韩公廉此时很想知道又不好意思开问。

此时两已经到了书院的作坊里,沈括和刘永年竟然都不在,只有几个工在苦着脸磨轴承里要用到的钢珠。

林近到书桌上展开一张纸,拿起桌上的石墨笔。

“比如先有一架水车。”他画了一架水车。

韩公廉点了点

“水车上有一个大齿。”林近又在水车上画了一个齿

“旁边则是一个可以将木棍固定的东西,两有轴承,其中一有一个小齿,这叫做车床。”他在水车旁画了一个车床形状的东西。

“将水车上的大齿和车床上的小齿用链条连起来,水车转动的时候,车床就会转动,而且会很快。”

韩公廉仔细看着林近画的图纸,思忖良久问道:“致远的意思是?”

“将做箭杆的木夹在车床里,水车一转动,木也会转动,只要速度够快,工可以拿着一把刀,将箭杆很快的做成圆形且规格统一,当然这只限于床子弩那种粗大的箭杆。”

韩公廉此时看林近的眼神变得有些崇拜,“这东西要做出来,咱大宋的武力怕是要更上一层楼了。”

林近笑道:“最起码床子弩不用再愁箭不够用。”

韩公廉激动的道:“这种机密技术,致远竟然肯告诉我。”

“你又不会泄露出去,何况看着简单真要做出来并没那么容易。”

韩公廉点点又仔细的研究起来这张图纸。

林近则是拿起桌上的链条和齿比划了比划,“这两个小孩倒是可堪大用,东西做的没问题。”

韩公廉闻言才放下图纸,“这是给床子弩上弦的工具?”

林近摇了摇道:“不是!这是我准备用在一种力三车上的。”

力三车?”

林近点点又在纸上画起了图纸,“前面一个子,后面两个子,是用脚踩的,可以拉货又可以载。”

中不停的讲解,手上不停的画着,很快一个力三车便画出

(本章未完,请翻页)

来了。

“这与那水车车床原理好像是一样的!”

“不错,一样的原理做出来的东西却风马不相及,同样这个原理还可以做出其他东西,”

韩公廉此时震撼无比了,“上弦器、水车车床、力三车,这已经三种了,还有其他用法?”

林近很肯定的回答道:“有!而且有数以万计的用法,只待有发现!”

韩公廉疑惑,“比如呢?”他似乎觉得林近肯定还知道其他用法。

“比如,井边打水的辘轳换成这种齿便可以节省很多力气!”

“比如,还可以用它设计出计时的工具,你我任重而道远,这非一之功,也许终其一生而不得窥全貌。”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