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纯熙正躺在床上发呆,忽然收到了李妈妈打来的电话。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顾纯熙猛地坐了起来,迅速摁下了接听键:“喂,李姨。”
“哎,是我,这么晚了,你睡了吗?”
“没呢,我刚工作完回来。”
“今天累不累呀?”
“不累,一点都不累。”顾纯熙一边揉着自己因为训练过度而发疼的腰,一边睁着眼睛说瞎话。
“唉,你这孩子怎么可能不累呢,我看了你的节目了,跳的真好,唱的也好!
但是你跳了那么长时间的舞蹈,肌
肯定很酸痛,有时间就去做做按摩,抹点儿红花油之类的,不然时间长了怕是要伤到身体……”李美清的母亲絮絮叨叨地叮嘱着自己的准
婿。
这孩子哪点都好,就是太
逞强了,和自己
儿一样一样的,遇到什么事
都不和家里说,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
这样的孩子固然懂事听话让家长省心,但是也确实更加让家长心疼。
会哭的孩子才有糖吃呀!
“唉,我知道了,您放心吧。”顾纯熙一副乖宝宝的模样,他连声答应了,他觉得心里暖暖的,毕竟得到了美美母亲的认可,让他觉得十分快乐。
“我今天这么晚打来电话,其实是为了和你分享一个好消息,下午的时候朵朵带着她的心理老师来给美美做了心理治疗,据张朵朵那个孩子说,美美起了一点点反应,她的睫毛颤了两次,手指也有轻微弧度的变化。
只是后来治疗到一半失败了,美美并没有醒来,但是她的脑电波也起了一些变化。
张朵朵和医院方面沟通了,这是一个很好的讯号,既然在身体方面美美是健康的,在细菌方面也没有找到致病的疾病,那么很可能美美是因为受到了一些心理上的问题才陷
昏迷状态。
现在张朵朵的老师在这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果!
我觉得距离美美醒过来已经不远了……”李妈妈的声音充满了希望。
顾纯熙听到李妈妈说的话,忍不住掉下了眼泪,他连忙捂住嘴,生怕自己哭出声来,让李妈妈笑话。
天知道他这段时间来背负了怎样巨大的压力……
就连在舞台上唱歌的时候,他的面前都会不时的闪过李美清苍白的脸。
他真的太想念美美了,也太害怕美美醒不过来了,毕竟美美是因为担忧他才独自一
上飞机去看望他,结果回来就出事了。
顾纯熙一直
的自责着,他觉得就是自己给李美清带来了灾祸,让李美清陷
了昏迷。
可怜他这段时间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生活,那天他照镜子的时候发现自己都长了几根白
发了。
他没有和任何
说,而是轻轻的把白
发剪掉,装作一切都没有发生的样子。
现在得到了李美清病
好转的消息,让顾纯熙喜极而泣。
美美啊,我的美美,谢谢你,谢谢你没有抛下我……
顾纯熙声音哽咽着,说自己知道了,李妈妈也听出了顾纯熙的哭腔,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安慰了他两句就挂了电话,将所有的时间都留给了这个背负着巨大压力的孩子。
顾纯熙确实需要静下来,好好的大哭一场。
黄程泽看到他哭成这样,默默关上了他卧室的门,走了出去。
把这个房间留给了顾纯熙一个
去发泄,这段时间以来,顾纯熙真的是太压抑了,压抑的,让
一看过去就觉得心疼。
黄程泽没有听太清楚李妈妈的话,但是也模糊的猜出了李美清病
可能好转了的事实。
于是黄程泽赶紧给母亲打了过去电话。
程
士知道的
况果然很清楚,她不光拿到了李教授做心理治疗的全部资料,甚至还让自己认识的心理医生做了评价。
大家都说李教授是国内心理学的一方泰斗!
治愈李美清的可能
很大!
听了母亲这么说,黄程泽也觉得仿佛在乌云中看到了一束阳光照
下来,眼前豁然开朗了。
这段时间以来李美清昏迷,不光是压在顾纯熙心
的大山,也是压在他心
的一堵重重的山。
那天晚上顾纯熙给黄程泽打过电话,但是黄程泽因为在飞机上所以没有收到。
后来他知道李美清连夜飞过去照顾顾纯熙之后,黄程泽觉得既愧疚又感谢。
结果李美清因为坐飞机去这一趟,回来却出了事儿,这让黄程泽也有
的愧疚感。
他觉得如果那天是自己去的话,可能就不会出事了,毕竟他身边跟着保镖,也不会有外
接近他,美美那个丫
还是心思太过于单纯了。
关于沉睡诅咒的事
,李妈妈和顾纯熙都不知道,但是黄程泽却收到了消息。
毕竟程
士一手掌握了所有的资料,之所以瞒着李妈妈和顾纯熙,是怕他们两个吓到。
毕竟关心则
,巫术这个东西听起来就可怕的很,大家打算把事
解决了再告诉他们,防止李美清还没治好,他们两个
就先垮下了。
李教授回了自己的书房里闭目冥想。
“红色衣服”,“画”,石桌”?
到底哪一个才是“锚”呢?
或许这些并不是“锚”,只是连接着“锚”的一些关联词?
李教授闭着眼睛冥思苦想,他的眼前快速闪过了自己刚之前看过的监控画面。
李教授之所以成为心理大师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他自幼不光继承了父亲在心理学上的优秀基因,而且他还有一种过目不忘的本领。
这个本领他没有和任何
说过,在他想要努力记住一件事
的时候,他就会进
一种专注的状态里,那时候他的眼前就只有自己想要记住的东西,周围的一切事
都会被他忽略,而这种记忆对他来说是永恒
的,可以达到过目不忘的效果。
李教授这一绝技为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他年幼读书的时候,很多关于心理学的著作,他其并不能看懂,但是由于他进
了这种极其专注的过目不忘状态,使他很轻松的就读过了几百本书。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通过大量的书籍他对书中的道理触类旁通,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而在后来的从业过程中,他对于病
其实只说过一次的事
,也能牢牢的记住,从而掌握大量的细节,用来推理患者的心理,治疗患者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