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广场左右两翼各有一座门,其中左翼门通往南三所,而右翼门通往内务府,是皇宫里
常非常繁忙的两座门。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翁同龢站在左翼门的门
里面,看着几名新军在桌子上调试电报机心里就气的不打一处来,抬
想看看右翼门那边的
况,却被太和殿的三层八米多高的基台所阻挡,什么都看不见。
“翁大
,电报机已经调试好了,请您随便写一句话吧……”新军士兵推过来笔墨纸砚。
翁同龢看着面前的电报机就来气,看着那些光
新军更来气,再看看太和殿基座上傻乐的肖乐天就更加的来气。
这位武英殿大学士抬起笔来义愤填膺的写到‘魑魅魍魉,莫能逢之’写完就把毛笔丢在了一旁。
两名新军战士一看就傻眼了,他们肚子里的墨水可比不过翁同龢,这八个字前四个根本就不认识,后面四个也不明白什么意思。
翁同龢写这句话的意思很清楚,这句话出自出自《左传宣公三年》意思就是魑魅魍魉这些见不得光的小鬼,
们是无法预料他们什么时候现身害
的,其实就是影
肖乐天和新军都是一群恶鬼,文
骂街那是不会吐脏字的。
可是你翁同龢光想自己痛快了,你也不想想这些新军能看懂吗?魑魅魍魉这种词语就不是老百姓常用的词儿。
“大
……您能换一句话吗?这几个字我们不认识,而且电码本上绝对没有这四个字的编码,这我们没法发啊!”
“什么?这么简单的一句话你们都发不了,还吹嘘电报技术有多么厉害?你们这是哄骗朝廷!”
“哎呀大
啊,说话要讲讲道理啊,这电报就是传送紧急
报的,又不是用来发文章的,难道打仗传递军
还要掉书袋?您写的这些生活中也用不着啊,更别说打仗了!”
“就是,明明一点用都没有的话,还
费电报资源,这不是吃饱撑的吗?我看您就是好话不会好好说,非要弄点酸文假醋的东西显呗清高!”
“你……”翁同龢气的脸都涨红了,他们没想到新军两名小卒子就敢教训自己,真是反了,反了!
“大
到底还发不发电报?我们可以等,这大冷天的您还让皇上和太后吹冷风吗?”
翁同龢一听这话顿时熄火了,他拿起笔来随便写了一句古诗‘离离原上
,一岁一枯荣’然后愤怒的吼道“这回认识了吧?不要告诉我这你们也不认识!”
“哈哈,这个认识,大
您请好吧……”
嗒嗒嗒……嗒嗒……电报机开始有节奏的敲击了起来,与此同时右翼门的电报机突然吐出了一张小纸条,莫尔斯电码出现在了上面。
“出来了,出来纸条了……”恭亲王和一帮清流惊奇的看着机器往外吐纸条,但是上面的小点点谁都不认识。
新军翻开电码本,随便一查就得到了结果“找到了,这是一首古诗,离离原上
、一岁一枯荣!”
轰的一声
们全冲了出去,太监在广场上大喊“翻译出来了,离离原上
、一岁一枯荣……翁大
写的是一首古诗!”
那一刻翁同龢脑子里就跟雷劈的一样嗡嗡作响“怎么会?这怎么可能呢!你们在作弊,一定是作弊!”
翁同龢抄起笔来又写了一首古诗,连两分钟都没到对面就翻译了出来,太监接茬吼道“又翻译出来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
楼兰终不还!”
这下翁同龢彻底疯了,他跳起来吼道“作弊,一定是作弊,他们肯定是用手势、手语,要不就是邪术妖法!”
肖乐天撇了撇嘴“事实都摆在面前了,你还跟煮熟的鸭子一样嘴硬,你们清流也就这点出息了。”
“陛下太后,臣请延长电报线,我们退后到南三所里,让对面退到内务府里,这样总不用担心我们打手势了吧……”
“行,就这么办!”翁同龢点
称是。
电报线又开始延长了,东
翁同龢一直拉到了南三所前面的九龙壁前,而恭亲王他们直接退到了内务府的院子里,这回两边可谁都看不见谁了。
又是一份电文发了过去,两分钟后得到翻译结果的太监又吼了起来“翻译好了,这次发的是一份食谱,是翁大
昨晚的食谱‘什锦鸭子攒盘一个,小炒
一盘,五香花生米一碟,六必居酱菜一份,疙瘩汤一盆,油酥烧饼一块……’哎呦大
您晚上吃的够多的,不怕积食吗?”
“哈哈哈……”朝臣们哄堂大笑,而翁同龢以及臊的满脸通红了,铁一样的现实砸碎了他的幻想,西洋奇妙的科技让他无言以对。
回到了太和殿前,群臣这时候已经嗡嗡的议论开了,等到老翁走上来之后,所有
都不说话了,他们都不好意思打击这位清流领袖了。
“陛下、太后……臣承认这电报技术确实奇妙……可是臣依然要反对的,原因只有一个太费钱了,铺设花一份钱,养护还要一份钱,真的是太多了!”
是啊,一条电报线投
要十多万两,可是每年养护就要十万,一年总共能发几份电文呢?这么一弄岂不是无底
了?
就在大家议论之时,庆三爷又站出来了“陛下,太后!电报线怎么可能赔钱呢?电报线明明就是赚钱好不好!我们为什么不收费发报呢?”
“电报线一点建设完工,不光朝廷可以用,民间百姓也可以用啊,商
流生意信息可以用电报,百姓传递急事也可以用电报,到时候咱们收钱啊!用收费来补贴养护费用,这样一来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三爷没说完翁同龢就吼了起来“福庆!你要与民争利吗?你怎么能够从民间敛财?朝廷怎么能做生意呢?”
“大
何出此言?电报线路给百姓提供便利,自然是有费用的,收钱不是合
合理吗?我就不说别的了,大上个月翰林学士张大
,老家的祖父去世消息足足过了一个半月才传到京师,等张大
回到家乡之后,葬礼早就办完了,他连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
“如果有电报线路,张大
的家
就可以在老
病危之时用电报报信,没准张大
还能看老
最后一面呢,我想为了这一面张大
不会吝惜那么一点点电报费吧?”
三爷的道理让在场的
无不点
,尤其是外地的督抚们,他们当然能看出电报线的好处来,如果真有这样的通讯工具,朝廷信息
流可就更通畅了。
曾国藩这时候也说话了“微臣也觉得电报是个好东西,当年平定长毛的时候,就经常出现指挥不畅的
况,整个长江沿岸兵力调动靠的全是战马
力,那是出了多少的差错啊,耽误的战机不可计数……”
“这次左宗棠就任甘陕总督,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平
,我不希望他吃过去的老亏,这电报线还是要修的,不就是十几万两银子吗?几场胜仗下来什么都有了!”
有了大帅作保群臣一下子就活跃开,支持修建电报线的臣子是越来越多,而翁同龢的面色则更加苍白。
直到最后肖乐天居然来了一个绝杀,他拱手说道“电报线路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用处,那就是救灾了……诸位大
们想一想长江黄河历年来水患不断,我们吃亏不就吃亏在信息不畅上吗?”
“如果长江上游重庆武汉地下起了
雨,当时这个信息就能传递给金陵和杭州,那么下游的官员是不是多了好多天的准备时间?疏散百姓,调集粮食、药品是不是更加的便利”
“等到洪峰到来的那一刻,恐怕下游早就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