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唐土万里 > 第一百八十二章 王藴秀

第一百八十二章 王藴秀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玉门关内,敦煌城中,并没有因为大雪而消减其喧嚣繁华,反倒是在银装素裹之余,更添了几分红尘气息。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城中最大的酒楼里,满是扑鼻的热气,而酒楼中央的楼台上,程录事和王参军苦着脸,看着盘腿坐在二楼的那位王家十二娘,只能继续弹奏起那首《琵琶语》来。

他们当和沈光告别后,一路快马往长安城而去,本想着能在来年前赶到长安城,到时候凭着这首《琵琶语》,他们能在平康坊里能混个几大名楼的座上宾,谁知道他们到了敦煌后,因为横渡大沙漠实在疲累得很,于是便在驿站多留了几

而这多留了几,便惹出了祸事来,他们三闲暇时自是苦练合奏《琵琶语》,却不曾想哪个好事之徒给宣扬出去,于是招来了那位王家十二娘,听过他们弹奏后,竟是强行扣留了他们。

虽说他们在敦煌城中还算自由,可是每天都要在这酒楼里为众弹奏《琵琶语》并其余几首他们练习的曲子,想他们堂堂的录事和参军居然成了供取乐的乐工,实在是有辱斯文。

只不过若是遇到旁,三少不得还要据理力争,大不了就拔剑厮杀,可是遇到这位,他们却只能徒呼奈何。

谁让这位王家十二娘是当今节度四镇,威名赫赫的王忠嗣大将军的儿,还是年过二十还没有出嫁的老姑娘,他们就是挨揍也是给白揍。

于是三只能苦中作乐,全当自己在练曲了,不得不说,这十多合奏,三间的默契也是大涨,胡琴、笛子和秦筝间的配合越发娴熟,那首《琵琶语》也被他们演奏出了不同的风来。

一曲既罢,底下那些听着的看客们都是高喊起来,“再弹一曲,再弹一曲!”

对于这个时代的底层百姓来说,这等闻所未闻的曲子实在是百听不厌,就连豆卢军的士兵也是着来城中听曲,更有甚者,每天还有为了能挤进这酒家而打得血流。

郎,玉门关那儿有消息了?”

大马金刀地盘腿坐着的王蕴秀身后,忽地有牙兵从楼下挤过众,上楼后兴高采烈地说道,而原本还正自沉浸在乐曲中的王蕴秀顿时眉眼一振,然后长身而起,这时候她身后自有跟随的侍为她披上雪白的狐皮大氅。

“咱们走,难得沈郎君到了,我自当尽地主之谊。”

王蕴秀身材高挑,尤其眉宇间英气勃发,若非身段婀娜,当真叫有种雌雄莫辨的俊美感。

郎,咱们这般直奔玉门关,怕是不太好吧?”

“有什么不好的!”

王蕴秀瞥了眼身后的侍,然后就下楼而去,前方自有牙兵开道,将那些挤着的群给推开,几个脾气不好的本待作势欲骂,可一看到被牙兵们簇拥着的王蕴秀,顿时便没了半点声音,宛如见了猫的老鼠般害怕。

这天底下母老虎多的是,但这位王蕴秀必定是最厉害的那

“王娘子,咱们今……”

“我等的到了,你们自去长安就是。”

楼台上,程录事听到王蕴秀的回答,顿时欢喜极了,就差和身边两个同伴相拥而泣,这等形同软禁的子终于结束了,于是三自打算收拾乐器离去,却不料底下的看客们不了,知道三要去长安,哪肯放他们离开,于是三无奈之下,只能继续弹奏起来。

出了酒楼,王蕴秀接过牙兵们牵拉的马匹,便打算直趋玉门关,结果却被牙兵首领给拉住了马缰绳,“郎,如今天降大雪,道路难行,郎身份尊贵,何必纡尊降贵,前去迎接那位沈郎,但使我等去玉门关就是。”

“崔器,你要吃鞭子么,松开!”

王蕴秀厉声喝道,手中马鞭作势欲扬,可是豆卢军的校尉崔器却是瞪着铜铃似的双眼,丝毫没有避让的意思,最后叫她也只能悻悻放下。

郎,非是某阻拦你,实在是玉门关路远,郎就是骑马赶往玉门关,谁知道那位沈郎是否已经离开玉门关,也许就在路上错过了呢?”

看到王蕴秀放下马鞭,但脸上仍旧有些不甘,崔器连忙说道,“敦煌乃是前往长安的必经之所,郎在此等候就是,想必最多三就能见到那位沈郎。”

“谁说我要见那位沈郎,我是去接我那可怜的史家妹子。”

看到自家郎言不由衷的样子,崔器自不会蠢到去顶嘴,郎心高气傲,这么多年也就那位元郎君算是勉强眼,只不过主君向来不喜那位元郎君,而且那位元郎君先前还曾娶过妻,怎么配得上郎。

崔器也不知道那位天山军的史娘子究竟在信里写了什么,竟是叫郎跑来这敦煌城,而不是跟着主君回长安城,但愿那位沈郎君不是得虚名。

想到这儿,崔器自是朝郎身后的侍使了个眼色,反正先将郎哄回去再说,玉门关那里,大不了他亲自跑一趟就是。

半个时辰后,当王蕴秀回到城中的别院晴雪居时,崔器点了麾下一队牙兵,风风火火地便朝着玉门关去了,他知道自家主君为着郎的婚事心不已,只要那个沈郎不是太差劲,他就是绑也要绑回来。

这沈郎君再差,也比那个元载好!

在崔器眼里,当年刻意接近郎的元载就是个彻彻尾的小,为的不过是攀附王家的门楣,好成为他在官场上的助力。

敦煌城距离玉门关不到两百里,昼夜疾行,也就是一夜的功夫,崔器虽然没有赶得那么急,但是第二傍晚时也是赶到了玉门关,然后他看到了被挤得满满当当的驿站,就连周围的逆旅也都住满了

“这是怎么回事,怎么有那么多?”

“崔校尉,您有所不知,这是兹国和焉耆国的两位大王要前往长安朝觐圣,这队伍可足有千余,咱们这驿站里哪住得下,这不连周围的逆旅也都叫征用了。”

被崔器抓着的驿卒自然认得这位豆卢军的悍勇校尉,连忙作答道。

“里面可有个叫沈光的年轻郎君,样貌如何?”

崔器没有直接往驿站里闯,而是寻那认识的驿卒仔细询问起来。

“您说得那位沈郎君,那可当真是好样貌,某在这驿站里迎来送往这么多年,可还是回见到长得那么俊朗的郎君,而且这位郎君拉得一手好胡琴,昨晚在驿厅里听者无不落泪,就是某也……”

听着驿卒的絮叨,崔器皱了皱眉,那被郎强留了数的程录事不是说这位沈郎君擅长弹奏琵琶呢,怎地又变作了胡琴。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