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媳
,不用担心我,我感觉着,我的腿,慢慢会好的,就是有这点灾,这是我哥哥保佑着我,没摔死,要是摔在别处,也许就没命了。”
没想到老叔能这样想,真让
哭笑不得,仔细想想,他说的似乎也有道理,冥冥中,天意也许是这样的,可世
,百分之百,都不会这么说,今天老叔说出这样的话,是出自他本心,还是上天的点化。不得而知。
一切顺其自然,事到如今,金凤也豁出去了,不怕上天给她设置多少道坎儿,只要不拿走她的命,一切都能过去,她的心,越来越淡定,不会再像以前一样,患得患失,不会再担心,会有什么不好的是发生,也不会期待,会有什么好事,降临。
转眼三个月过去了,又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婆婆没有落下什么后遗症,一氧化碳中毒的危险期已经过去,身体好像比以前更好了,而且不像以前那么
忧虑了,总是笑呵呵的,有的时候,别
说句话,她会“咯咯”的笑个半天,脑子多少有点毛病。
七十岁的
了,活一天算一天吧,儿子没了,老伴走了,
神上肯定会受刺激,有时候一整天都不出屋,一个
在屋里呆呆地坐着。有时候,去邻居家串门,甚至在
家吃中午饭,一整天都不回家。
街坊邻居知道她这个毛病,快到中午了,就撵她回家,不敢留她吃饭,谁也没有那么长的功夫,整天陪着她聊天,再者说了,吃顿饭谁也不在乎,真要是在
家得了病,可就说不清了,邻居们背着她跟金凤说,她婆婆
神上确实有点不正常。
金凤也没有办法,这个病打针吃药恐怕是没什么效果,就是心病,好在她神志是比较清醒的,不会到处
跑,不会无故打
骂
,对别
也没有什么危害。就由着她的
子吧。
老叔的腿,一天比一天见好,都能拄着拐,在屋里溜达了,樊大夫的药,真的很神奇,这件事,在村里都成了新闻了,在以前,骨折了,就得去医院做手术,还真没听说,敷膏药就能接上的,村里
都挺好奇的,有的
甚至猜想,他的腿真的折了吗?
那个叫张叭的
,真的对得起她这个绰号,哪都少不了她,
两年,跟老王吵过架,今天看到老王出事了,她是幸灾乐祸,逢
便讲,老王的腿摔得如何如何严重,恐怕以后就得做
椅了。
了解她的
,知道她和老王有过节,恨
不死。
两年,村里有一家办白事,老王是大寮,她是
知客。在农村,办白事还是很讲究的,料理一桩白事,也不是那么简单,尤其是宾客比较多的户,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周到了。
这个大寮,负责白事中全面的工作,
知客只负责部分工作。可这个张叭,什么事都要跟着搀合搀合,显着她能耐,老王,也是在家里外面说一不二的
,两个
针尖对麦芒,互不相让,吵了起来,不是众
劝说着,就得动手打起来。
今天,老王两
子刚吃完早饭,忽听外面有
喊,王婶出来一看,张叭连说再笑的走了进来,没等王婶招呼她,径直进了屋。“真是夜猫子进宅,没事不来。”王婶心中暗想。既然来了,怎么好意思撵她走,心里不待见她,还得装着挺热
。
老王正拄着拐在客厅里溜达,抬
看到张叭进来,心中暗想:“她
嘛来了,这是来看我笑话。”不冷不热的招呼了一声,忍着疼,努力地让两条腿走的自然一些,故意让她看看,腿已经好了,没事了,别让她看笑话。
“呦,老王大哥,您这腿好得挺利索。”张叭不怀好意的满脸堆笑,两只眼睛在老王的腿上搜寻着。突然,她尖叫一声:“哎呀,您的脚怎么向外歪着。”听她这么一咋呼,老王和他媳
都不约而同的看他的脚,确实向外歪着。
老王尴尬地说:“没事,骨
还没有完全长好,等长好了就不这样了。”虽然嘴上这么说,老王心里可不踏实了。等张叭走了,赶紧拨通樊大夫的电话,问问是怎么回事。“脚歪着,不可能吧,我下午过去看看。”听樊大夫说话,好像不应该出现这种
况。
两
子心里打起了鼓,莫不是骨
没接上,老王顿时感觉,受伤的地方比往天疼得厉害。樊大夫来了,仔细看了看老王的脚,皱着眉问:“敷完药,我给你穿的正骨鞋,你穿了多长时间?”老王想了想说:“大概两三天吧,脚磨得特别疼,就让我老伴给解下去了。”
“哎呀,那怎么行,那个正骨鞋,得穿一个星期,就是怕这个骨
接的不正,脚歪,你穿了两三天,骨
还没长上,脚肯定向一边歪着。”樊大夫叹了
气说到。“那我现在穿鞋还管用吗?”老王懊悔不已。
“没用了,骨
都已经长好了,只能这样了。”樊大夫摇摇
说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办法有,就是去医院,把长好的骨
弄折了,重新接。”樊大夫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啊”老王吓得出了一身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