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后汉长夜 > 第三百一十章 蒋奇屯留却梁祯

第三百一十章 蒋奇屯留却梁祯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井陉虽连接冀、并要道,但道路狭长,无有驻扎之地。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因此这文丑的部众,必不可能太多,我等与其整在铜鞮担惊受怕,不如主动出击,击溃文丑,占领阏与。如此进可攻略冀州,退铜鞮也算是多了一道屏障。”

贾诩见梁祯迟迟没能下定敲定下一步的行动方案,便建言道。

“我也正有此意,只是不知,该派何为将。”梁祯心中的主将选是梁琼,但又担心第一次领军进攻的他,会不会不是文丑这种百战之将的对手,因为这进攻作战的难度,相比起防御作战,难度是大大增加的。

“德源不妨以牛盖为主将,以梁琼、华雄二辅之。如此,不愁文丑不败。”贾诩看穿了梁祯的心思,于是建议他让格稳重的牛盖为主将,再派以勇武著称的华雄相助,如此即便梁琼没有太过杰出的表现,也不可能有太大的过失,将兵的经验,也是妥妥能增加的。

梁祯想了好一会儿,才申请肃穆地点了点:“既然,如此便让他们三领兵两千,进攻阏与。”

为了保险起见,梁祯又在铜鞮留下一千兵马,以便随时接应牛盖三。然后才率领余下的兵马准备沿着蒋奇部的足迹,进攻屯留。

屯留位于上党郡中部,既是连接并、豫两州的通衢,亦是联系上党郡南北的要道。当初,正是由于高占据了此地,梁祯才会在平陶踟蹰良久。因此,当梁祯的兵力在上党郡北部占优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也自然是夺回屯留,以掌握战场的主动权。

屯留的重要,不仅梁祯和高知道,就连蒋奇也知道,因此当他在铜鞮退军之后,便率军直奔屯留,接管了屯留的防务,并在牵招的谋划之下,开始在屯留外围构筑防线。

本来就在屯留留有八百守军,外加三千辅兵,此刻蒋奇部的加,更是直接让屯留守军的兵力翻了两翻。正是因为有了足够的兵力作为支撑,蒋奇构筑防线时,手脚也放开了许多。

所以,当八天后梁祯率领八千生力军赶到屯留时,拦在他们面前的,已是一座铜墙铁壁。

根据屯留西高东低的地形,蒋奇采取了三种完全不同的防御方式。第一种,是在屯留西部的山区,这里山高林密,沟谷错,可供大军同行的道路少之又少,因此,蒋奇在三个主要的路各傍险修筑了一座大寨,这些大寨之中的守军都在一曲上下,他们的任务就是坚守不出,若梁祯率军强行通过,他们也不许出击,而是保存实力,全力击打梁祯军后续的辎重曲。

第二种,是在屯留中部的丘陵地区,这里地形碎,沟壑坡梁,平川甚少,但险峻之地比之山区是大大减少,可供大军同行的道路也多了不少,因此蒋奇采纳牵招的机谋,在此处采取机动防御的策略,即在各条大道上修筑堡垒,堡垒之后十五里处修筑屯兵的大寨,堡垒与大寨之间,都以经过平整的道路相连接。

这种体系其实是类似于边境长城的防御体系,而且为了增加部曲的机动,蒋奇还将手中为数不多的骑兵全部布置在此处。

第三种,则

(本章未完,请翻页)

是针对屯留东部的地区,这里是屯留仅有的一马平川之地,土地连片,大军通行极其便利。如果以骑兵为主的梁祯军强攻此处,那么以步兵为主的蒋奇军是绝对抵挡不住的。

万幸的是,屯留城就修筑在这里。因此,蒋奇决定,以城墙为倚靠,广挖沟,再在沟之中建立营寨,沟外围,还洒满了铁蒺藜,架起了拒马等各种各样的反骑利器,而为了守住这些复杂且脆弱的工事,蒋奇将他手中的主力步兵全部屯驻在此地。

为了更好地看清蒋奇的杰作,梁祯跟贾诩等一并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小山,从这里虽不能看见防线的全貌,但那纵横的沟,高耸的箭楼,却无一不在诉说着屯留防卫之森严。

“文和兄,你说这蒋奇到这不过才八天的时间,他这些工事又有多少是实,多少是虚?”梁祯用马鞭指着山下的蒋奇军防线,对贾诩道。

“若此刻我军立刻发起进攻,说不定可一举突蒋奇部在平地的防线。不过,在诩看来,此计并非上策。”贾诩也套上了盔甲,这让他看起来,也多了几分大将之色。

“哦?文和兄何出此言?”

“若高集中他的全部兵力,拿下长子是足够的。而长子之所以能坚守至今,皆因我军在北线给他的压力,让高不得不分兵北线。”贾诩说着,用马鞭指了指上下的蒋奇部军营,“若我军此刻进攻蒋奇,万一失利,便会在短时间内失去再举进攻的能力。若高孤注一掷地让蒋奇率军南下长子,则长子危矣。”

“文和兄之意,我军一旦在屯留失利。上党郡南部,便为高所有了?”

“正是。”

“若真让高得了上党南部,只怕这一山之隔的河东郡,也要了。”梁祯叹道,河东豪门虽说和他合作至今,但双方之间却委实难有丝毫的真诚可言,这一点,梁祯清楚得很。

贾诩见状,便顺着梁祯的话往下说道:“可若我军继续保持对屯留的压力,则高必然不敢轻易调动蒋奇的部众。如此,他便没有足够的实力,击溃我长子守军,夺取长子了。”

“而只要我军守住了长子,并保持对屯留的威胁,时间脱得越久,袁绍为攻略并州所要付出的代价就越大。因为攻不下长子,袁绍要想从并州转运军粮,就必须经过屯留。”

梁祯托着下一想:“如果袁绍军的军粮每一次都要经由屯留转运,那就意味着,我们随时都有可能通过一次偷袭,而让围攻长子城的高部陷绝境。”

“正是。”贾诩嘴角一弯,露出冷峻的笑容,“这就是当年长平之战,赵国败北的根本原因。”

贾诩的计策,可以说是将梁祯军的战损降到了最低,然而这计策却依旧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漏,那就是袁绍的冀州家大业大,供得起高在上党以年为单位的折腾。

但梁祯手上的几个郡,却大都贫瘠,根本就支撑不起三万大军长时间的征战,而且一旦这战事陷僵持,贾诩跟梁祯去年敲定的在太原、西河、雁门三郡恢复生产的计策便也会因缺乏壮丁而告吹。

(本章未完,请翻页)

如此一来,梁祯手上的数郡就更加供养不起大军的连年征战了。

“只要等下去,屯留的守军是迟早会露出绽的,但这绽可能是一月,也可能是数年。袁绍耗得起,但我耗不起啊。”梁祯叹道,“这等于袁绍仅用别部一万,就将我们全部拖死在了上党。什么攻略整个并州、劝课农桑、编练军士,统统都做不成了。”

“德源,这就是古说的‘时候未至,则事难成矣。’袁绍的部曲,以材官见长,我们的部曲则以骑士为优。而这山地作战,材官无疑是占有优势的。”贾诩抚着胡须叹道,“至于白波军,他们能守住长子,便已是大功一件。换句话说,我们已经做足了事,接下来的事,就要看天意如何了。”

“不过,我观这蒋奇,此刻也是守有余而攻乏力。我军只需留下三千甲士在此牵制其即可,其余部众,德源可令其解甲归田,如此太原三郡的耕种,也不至于耽误太多。”

“只留三千甲士?如此一来,我们的兵力,只怕比蒋奇还要少了。”梁祯又细细地打量了一翻数里开外的蒋奇部防线。

“德源,我军亦可在此先构筑一道防线,如此,只需三千甲兵便可抵挡一万大军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