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王的太监指挥殿内下
退下后,还看了看大殿周围,而后果然守在了大殿门
。
韩铭聿依旧在纠结,同时也在措辞,言多必有失,更何况现在面对的是崇祯皇帝,可一出去百分百就要面对群臣的刺探。
事关生死,一点也不夸张,他的官职太低微了。
“王大伴儿是朕的身边
,韩
卿还请知无不言。”崇祯催促道。
“陛下,既然陛下非要臣说,忠言逆耳,还望陛下先赦免了臣的失言之罪。”韩铭聿知道躲不过去了,只得道。
在得到了崇祯肯定的答复后,韩铭聿沉吟片刻,心中微微叹了
气道:
“陛下不若寻个信得过之
,去暗中查访一下朝中重臣的家产,包括其同族之
,或许就能明白臣的意思了。”
……
ps:有关崇祯皇帝的真实
格,我查阅了好几本史书的说辞,大抵不过刚愎自用、刻薄寡恩、疑心重之类。
一如ak那本书的说法,崇祯皇帝这样的
格不是生来如此,任谁被欺骗十几年都会疑心变重,他开始担心文臣武将联合起来骗他,到了后来
脆不再相信群臣,所以后世官员便又要说他刚愎自用,但其实崇祯皇帝刚登基时是多么相信那些朝臣啊!
奈何笔杆子不在崇祯手里,而是落在了明亡后的所谓遗臣手里,他们自然要为自己开脱,不提东林党们中饱私囊,所以这个锅最终被扣在崇祯皇帝
上。
不过有一说一,崇祯皇帝在谋略上确实不行,根本不懂得制衡,心有余而力不足。
本书写的是崇祯七年的故事,这时候的崇祯还只是刚刚对文臣生疑,在政治上的手段也还没有那么成熟,但可以肯定的是,崇祯年轻时
子很直,有点急功近利。
所以在看出韩铭聿有治国之策后,急不可耐的便要问个清楚。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