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影视诸天逍遥行 > 第134章 闻君有大好头颅

第134章 闻君有大好头颅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真的么,我不信”是一句很神奇的话。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以狄光磊的心,董小宛的美貌,听到这句话,狄光磊仍旧手痒。

手非常痒,想要一个大耳刮子打掉一个牙。

董小宛是自己,董小宛是自己,董小宛是自己……

狄光磊心中默念数十遍“董小宛是自己”,手终于不痒了。

一把抓住董小宛:“小丫,竟敢和我犟嘴,反了你了,不打你一顿子你就不知道什么是天高地厚!”

调教侍,查找报的工作耽误一

,两在盛京逛了一天。

到了傍晚,董小宛换上男装,两一同去往盛京城最大的青楼。

每一家青楼的老鸨都是见惯了迎来送往的物,除非容貌特殊,否则扮男装扮的再怎么像也逃不过她们的眼睛。

因此,董小宛只是换了一件衣服,胸都没有束起来。

青楼招待四方客,只要有钱,男太监都招待。

狄光磊一锭金子递过去,老鸨只当什么都没发现,把两引到楼上暖阁。

今夜有花魁评比,七个最红最火的歌姬流献艺,恩客出钱打赏,谁拿的赏钱多,谁就是魁首。

“小宛,你当初也是这么选出来的么?”

董小宛傲然道:“公子觉得,有敢和婢比么?若真有的比,舒寒也不会那么老实。”

“你觉得,鞑子的大官会来几个?”

“听说鞑子彪悍残忍,好杀成,这种风流之事,来的多是大明的降将吧?”

狄光磊心说逛青楼这事不分明清,再过百年,鞑子皇帝都会下江南逛青楼,一掷千金睡花魁。

对,说的就是乾隆。

金庸小说《书剑恩仇录》把乾隆里里外外黑了个遍,充分展示文化是怎么骂的。

乾隆在景点写诗,那叫“唐突胜景,作践山水”。

乾隆逛青楼,那叫“腻脂香羁至尊”,文骂武骂一齐骂,骂的狗血(注1)。

领略过大唐盛世的夜宴,这些庸脂俗自然难以眼。

狄光磊摇晃脑,思维早就不知道飞到哪去了。

反倒是董小宛看的津津有味,倒不是她对歌舞有什么喜好,只是忍不住要比对比对。

这个琴没我弹得好,那个曲没我唱得好,这个舞跳得不错,就是眼睛小了点,那个腰真细,就是脚大了点……

一边比对,一边四处看。

哪些身上有官威,哪些身上带煞气,哪几个丫鬟伶俐,哪几个聪明。

献艺之后,董小宛已经看的差不多了,招手把一个叫了过来。

“你叫什么名字?”

“小的刘三,‘画眉’刘三。”

画眉鸟机灵可,声音清脆悠扬,以“画眉”为外号,显然是个八面玲珑,机灵讨喜的

董小宛拿出一锭银子,道:“问你点事儿,说的好了,二十两纹银,说的不好,你知道后果。”

“您问,您问,小的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董小宛指了指一个身上带着一丝煞气,但神色抑郁的,问道:“那位大是谁?”

刘三道:“一个大明的降将,叫什么祖大寿,时常来这儿喝闷酒,一副伤春悲秋的样子,好像多委屈似的。”

这刘三当真是个,董小宛只问了一个问题,他便看出董小宛是从大明来的。

一个从大明来的,打探大明降将的消息,想做什么用脚后跟想也能想明白。

既如此,那就顺着骂几句,家高兴了没准多打赏点儿。

他是个小物,只求老婆孩子热炕,祖大寿死不死,他一点都不在乎。

董小宛指一个,他就说一个。

问了几个问题之后,董小宛又拿出一锭金子。

“这东西足够你在乡下买几亩地,娶妻生子,你要不要?”

刘三面色略有纠结,随后道:“我若不要,是不是走不出去了?”

“我家公子一向不喜欢牵连普通,你若不合作,不会杀你,但你这几天怕是要受点罪了。”

无法无天的武林中

刘三见过不少武林中,这些粗鲁躁,喜欢欺凌无辜,对于董小宛的话自是不会全信。

但黄澄澄的金子就在眼前,他要赌一把。

“姑娘请问吧。”

“聪明,我就喜欢你这种聪明,先说说,祖大寿平有什么好?”

……

问完了问题,董小宛把金银扔给他,道:“你可以走了,若是敢骗我们,天涯海角,我必把你千刀万剐。”

不理赌咒发誓的刘三,两转身离去,去了下一家青楼。

一来是搜集更多的报,二来是相互比对,免得出了缺漏。

足足用了三天时间,狄光磊才把要对付的报整理好。

“公子,我们要动手么?”

“直接动手有什么意思?不闹出点动静,怎么让动起来。”

“怎么闹?”

“寄柬留刀!”

……

祖大寿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吃了饭,直奔书房。

清廷对于他们这些降将看似礼遇,实则并不信任,尤其是他这个反复之,更是被看不起。

别说满清重臣,便是大明的降臣降将,也看不起他。

“投降”的负罪感,被排挤的空虚感,让祖大寿气神非常差。

用现代的话说,他已经有了抑郁症的迹象。

坐在书桌前,祖大寿想拿《西游释厄传》看看,突然发现书下边压着个黑布包。

打开,里面是一把钢刀,一封书信。

看到钢刀,祖大寿反而感到了几分舒适。

自从投降清廷,他遭遇过不知多少次刺杀,早就已经习惯了。

刺杀带来的生死危机能让他无暇伤春悲秋,睡几个好觉。

展开书信,里面只有几行娟秀的字,信纸清香,看起来是子所书。

“督师祭将至,尚缺三牲祭品,闻君有大好颅,可堪为祭,明晚子时,当踏月来取,君素雅达,必不致令我徒劳往返也。”

同一时间,范文程、鲍承先,马国柱等也在书房内发现了钢刀和书信。

内容大同小异,都是要借他们的当三牲祭品。

当天晚上,满清官兵便包围了几家大臣的府邸。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