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五代河山风月 > 268、王昭远给的意外理由

268、王昭远给的意外理由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这次又要去吗.......”

史从云安慰:“这次没有危险。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赵侍剑只好点,“这些事我不懂,我还以为你不用去呢。”

“那些骄兵悍将,我不去镇不住,我怕他们做出些烂事来。”史从云抱着赵侍剑亲。

小老婆嫌弃的推开些:“水,你说正事呢。”

“现在的局面可不容易,死了那么多,消耗那么多钱财粮食,才有当下局面,北面辽国也被收拾了,这是一个窗期,机会难得。”

说着他已经把漂亮老婆抱起来放在腿上,“我才大概就是十年的时间吧,十年.......”

“这十年我必须把蜀国,南汉,南唐,吴越都收拾了。看起来很长,可其实没多少时间,我很着急,算下来差不多两三年要收拾一个国家。”史从云道。

“这个频率太快了,百姓和国家不能承受也是个大问题.....”

赵侍剑没说话,安静的听他讲述。

史从云很担心这个问题,北方辽国开疆拓土阶段结束,转向内部发展上升期,这样的辽国不会给他们太多时间,大国的可怕之处就是这点,它能恢复,想完全打垮十分困难。

杀五万确实伤筋动骨,但不足以瓦解辽国,辽国从唐朝一个羁縻州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征战途中像这样的损失也不是没有,都能通过休养生息调整过来,继续南下劫掠,继续攻城略地。

所以不能等,可短时间内要全部平南方各割据政权战争就太多太频繁,会让百姓受不了。

他最希望的还是那些割据政权能看清形势,该投降的早点投降,然后整合实力,全力对付北方。

们都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但每次分合都是血流成河,像满地,死者不计其数,代价十分残酷的,但为什么还要统一呢?或说为什么中国总是这么独特的的循环呢。

统一是大势所趋,其意义在于地理位置决定了不统一就无法对付强大的外部威胁,但每次外部威胁消失或者削弱之后,向心力减弱也就开始分裂了。

中国的位置可不像欧洲和许多岛国,有海洋阻隔,有内海,有沙漠分隔等等天然的保护。

所以中国这片土地上很多时候一场大战的规模,就远不是其它地方可以比的,道理很简单,地理决定的,陆地相连,没有内海、冻土、庞大沙漠等保护,大规模的兵力陆地投送成本可以接受,战争也就空前残酷和大规模。

别说是海,哪怕燕山之北如果有一个大湖或者大河,让北方游牧民族想要南下必需要造船渡河,那大规模的部队南下就会难上加难,耗时耗力,南方压力会大大减轻。

当然那样的后果也可能导致南方会因此内战不断,难以统一,没有强大的外敌威胁,那整合力量统一对敌也就没必要了,也难心。

而当下整合天下,就是首要。

........

一月底,大军已经准备好开拔。

却还没想好借,史从云准备故技重施,让枢密院找几个蜀地“老乡”来告状,然后再让太后下诏,为救民于水火,兴正义之师。

但一天下午,史从云才在宫里和符皇后一起处理完政事回来,家里告诉他来了客,说是蜀地来的,有要事要禀报他。

史从云诧异,随后召见。

来的是的三个,穿着普通百姓的衣服,见他之后接连跪拜,随后小心翼翼从怀里掏出一刻腊丸呈送。

旁边侍卫接过送到史从云手边,史从云让他打开,里面居然是一封蜡封的折叠书信。

他仔细看了几眼,慢慢回味过来,这居然是后蜀国主孟昶写给北汉的书信,内容是邀请北汉一起出兵,南北夹击大周。

史从云又惊又喜,开问:“你们是何?”

最中间的:“回禀秦王,某赵彦韬,兴州顺政(今陕西略阳),是兴州义兴军禆校,当年随先帝蜀的。

左边这位是蜀国兴国军讨击使孙遇,右边这位是同僚杨蠲。”

“哦,你们既然是蜀国,怎么想到来我这。”史从云问。

一脸愤慨:“之前国中宰相李昊向国主建议,大周强势,连年百战百胜,秦王连契丹也不是对手,提出去皇帝名号,向大周称臣纳贡,免去蜀地兵灾。

可国主手下有个,力劝国主与大周战,还派我等北上联络北面汉国,要南北夹击大周。

我们几个本来就是北方,最明白北汉不过大的地方,全靠契丹撑腰,契丹都不是秦王对手,他还自以为联络契丹的一条狗北汉是什么妙计?

我们去了岂不是取死之道,所以特来向秦王告发........”

史从云顿时明白来龙去脉,随即哈哈大笑道:“妈的,这些老子出兵可算有理由了。”

随即好奇的问,“谁出的这主意?”

“知枢密院事王昭远。”

“王昭远.......”史从云仔细思索,这个名字他没听说过,但知枢密院事那就是总理一国兵事,枢密院在五代十国这个谁拳大谁老大的时代肯定是最重要的部门了,重要程度甚至超过三省。

因为它管理的一国军机大事,以前是兵部的,但五代十国打仗太多,兵部规格太低,反应不够了,所以直接以和三省同级别的枢密院来主掌兵事。

按理说那应该是个非常重要的历史物才对,总理一国军机大事啊,怎么他一点印象没有呢?

“是个什么物?”史从云问。

说到王昭远,三脸色上都是不屑之色:“回禀秦王,就是个和尚。”

“和尚?”史从云更惊奇,和尚还能当枢密使。

“他以前是和尚。”孙遇连解释:“他以前是和尚,后来投靠东都僧知諲为童子。

先帝蜀之后,赏那些和尚吃饭,王昭远被先帝看上,留下侍奉国主。国主继位之后就让他管枢密使。

我们这些跟着高祖一路杀来,得的官位俸禄,他一个蜀地什么都不,居然当上枢密,还出主意,让我等送死........”

越说越气,史从云却听出点门道来了,这三特意强调王昭远是蜀

心里对这次伐蜀更有信心。

于是安排带他们三个下去,带他们去吃饭,去军中安顿下来,要让他们作为伐蜀的向导。

......

当年赵匡胤伐蜀时下了一个命令,叫争取北,史从云一直觉得老赵做得不好,那蜀也是,你为什么只争取北

现在有些回味过来了,这是分化瓦解,激化矛盾啊。

蜀地现在肯定是有很大矛盾的。

无论是前蜀还是后蜀,都是外来建立的,现在的属国皇帝孟家是河北,蜀国那些重臣,手握兵权的大将,比如之前和史从云手的李延圭,高彦俦,现在来找他告状的,是山西,陕西;蜀国宰相李昊是关中、河中

蜀国的权力,财富,多数是被他们垄断的。

这些觉得他们是带兵打进蜀地的,他们就该掌权,就该享受蜀地百姓的供养。

蜀地百姓不觉得,哪怕有些拥护,但肯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