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从大学教师开始 > 第三一三章 企业文化

第三一三章 企业文化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华夏近代睁眼看世界第一魏源同学曾经说过:师夷长技以制夷。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沈光林很好的领会了这个神。

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沈光林让把扶桑和香江市面上所有的燃气热水器全给买了回来。

目的当然不是自己用,而是拆了看看他们的热水器是怎么做的。

创新也要从模仿开始嘛。

总体来讲,当前市面上燃气热水器的品类很多,各有优劣。

不带水控的直排热水器是最简单最原始的热水器,这玩意还要工打火,燃烧完的废气也是自然排放的。好处就是只要装电池就行了,不过每次用的时候要工去打开开关。

带水控的直排热水器优点是自动打火,水流动就能打火,水不流的时候就会关火,但是也存在安全隐患,那就是燃烧不完全的废气会留在室内。

带强排风的燃气热水器就是比较安全的种类了,后世用的基本就是这种。里面带了一个排气风机,基本没有煤气泄漏的风险,不好的地方在于这种热水器需要220v的电源,没通电的地方用不了。

各有利弊吧,咱全给安排上,丰富咱们的产品线嘛。

生产这玩意无非就是模具制作比较难而已,零件足够的话,组装起来一点都不困难。

唯一有点难度和技术含量的就是燃气比例阀了,这玩意现阶段还需要外购,它是用来控制火的大小和水的温度的,价格稍贵。

另一个制约难点就是如何设计电路板了,这个可以让林文伟从新家坡先行生产。

国际分工合作嘛,都什么时代了。

剩下就是一些铜铁构件了,简单的很。

现在电器公司的技术实力和技术工的配比和构成已经很不错了,而且还在逐步完善中。

对于才,沈光林永远是不吝招揽的,他们从津门无线电厂很是招收了一批“退休”的老技术工

说是退休了,其实平均年龄只有四十几岁,他们只是为了给孩子腾出接班的位置而已。

现在,他们到沈光林这里来上班,算是发挥“余热”,赚的钱可比以前多多了。

直到国庆节放假的前一天,沈光林还在长城电器厂加班呢,毕竟,燃气热水器也是需要科技攻关的嘛。

这时候,小叔张鹏从城打来了感谢电话:“沈老师,救命之恩,无以为报,在这里向老板说一声,谢谢!”

看样子,他已经知道朱公子的事迹了,幸好没有牵连到他,不然小婶子真的要守寡去了。

其实张鹏只是跟着朱公子喝了汤,逢场作戏而已,那些用强的事绝对没有过,因此跟他关联不大,也容易过关。

“咱们都是一家,你自己以后小心就是了,如果哪天熬不住了就去香江玩一玩,那边是合法的。朱公子也是大意了,没有攀附,他不会这么严重。他的那些狐朋狗友也都没进去,是他一个默默的扛下了所有恶果,结果发现自己竟然没抗住。”

两个没有继续说话了,这话题太敏感也太伤感。

临末了,小叔倒是来了一句,“你放心,我在这边不会给你丢脸的,这个工厂我一定帮你管理的利利索索的。”

行吧,有这个心就好。

国庆要放假了,沈光林重新回到了京城,他趁着放假这段时间通盘了解一下离京这段时间发生的事

其实这段时间也没有别的大事发生,也就是国家正在大力整顿治安。

现在,街上的二流子少了好多,有些被抓去判刑了,有些犯事严重的就没有再见到过了。

治安好转是看得见的,生们也敢出校门了,不用再三五成群凑一起走了,就算是晚上,同学们也敢从学校抹黑走到实验室了。

总之,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变化。

这就好,国庆终于可以安排一次出行了。

去哪里玩呢?

八达岭已经去过几次了,京城内部的景点什么时候都可以去,选来选去,最终他们还是选择了一处不远不近的地方---清东陵。

清东陵在冀州塘山境内。

现在塘山菜刀队已经被打垮了,一气扫掉了600多,再去塘山应该安全了吧。

这个时候有句顺溜很流行,叫做“东北虎,塘山狼,秦岛是个小绵羊。”

秦岛民夹在中间,真的受苦了。

经此一役,想必塘山狼损失惨重,应该再没有拦路抢劫的了吧。

其实清东陵沈光林早就想去了,一直没能去成,它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宏大、体系最完整、布局最得体的帝王陵墓建筑群,包括皇陵五座,后陵四座、妃园五座、公主陵一座,确实值得一观。

沈光林把它当成是一次团建活动,全实验室的嫡系马都可以出行。

为此,他还做了大量的准备动作,采购了大量的卤,烤鸭,烧,啤酒,可乐。

不光如此,他们还准备了帆布帐篷,这是露营用的,三天时间,一定要玩的畅快。

反正实验室财大气粗,一定要给大家留下一个愉快的体验,顺便也是放松一下心

天天闷着做实验,会垮了去的。

这次出行,是可以带家属的。

有家属的不多,沈光林有李蓉,孔繁东有李萍,窦伟有他自己,苏教授家里的最多,有老婆,还有俩孩子。

听说要去清东陵露营,俩孩子可高兴了,简直梦想成真了。

苏夫也很高兴,她也想出去旅游一下了。

苏夫其实姓魏,称魏老师,她有个关系很好的闺蜜,姓韩,称韩老师。

两个从小就是同学,一起读的师范,工作之后又是同事,因此关系非常好,一直都是互相关心,互相照顾的。

是社会的动物,不攀比一下,心里很难受的。

但是,在好闺蜜之间,存在着一句话,叫做,我希望你过得好,但是最好不要比我好。

魏老师长得好看一些,嫁的时候选择面就比较广,因此嫁给了比较有文化的五道技校的大学老师,韩老师长相含蓄一些,因此她的只是供销社的一名售货员。

生得好不如嫁的好,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售货员可比大学教授过得舒服多了。

魏老师家里子也是能过的,但是住房紧张,收不多,过的并不轻松。

供销商的福利待遇可就比大学好多了,虽然他们工资也不算高,但是能捞到的实惠就多很多啊,因此韩老师她们家的生活一直都要比魏老师家里好一些。

逢年过节,一些紧俏物资,她们家都不是特别缺,因此也帮衬了魏老师家不少,每次帮衬的时候还要说,你看,大学的条件也不行的吧。

苏教授离职了,搬新家了,新家豪华无比,家里各种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魏老师几次想告诉韩老师一下,终于还是忍住了。

不要让别觉得是显摆吧,还是趁着机缘巧合的机会让她自己发现比较好。

国庆要放假了,两个正在整理教案,韩老师对着魏老师说:“听说你家老苏换工作了?”

“是的,到京大一个综合实验室上班了,专职做物理研究了。”

“涨工资了没?”这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