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穿越之掉崇祯面前 > 337 只会让明国高兴(为淡看风云之巅加更1/11)

337 只会让明国高兴(为淡看风云之巅加更1/11)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抛出了专利局的概念,又要画飞梭和珍妮纺纱机的图纸,指导木匠打造并试验,还要和太子朱慈烺接武昌府这边的事,说真的,张明伟真得很忙。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

远在辽东沈阳,已经领兵回援的皇太极,自然是知道了整个辽东战事况。看着跪在地上请罪的英俄尔岱,皇太极当场就气得当场就拿他面前的东西去砸英俄尔岱。

如果海州城没有被偷袭的话,这些事估计都不会发生!

因此,在皇太极看来,这一次最大的责任,就是英俄尔岱。

只有五千不到的明国骑军,竟然连续打下海州城,还有鞍山驿堡,甚至还吓得辽阳城这边都不敢出城门,吓得盛京这边不但立刻派出信使把他给喊了回来。

这五千不到的明国骑军杀也恨,屠了很多满洲族。可以说,海州地界为之一空;还有从海州到辽阳这一带也是。

满洲族是大清帝国的根本,原本就不多。如今被这些明国骑军一杀,所占大清的比例就更少了。必须要从别的地方调部分族过去,才能稳定地控制这些地方。

然而,这事儿其实还是算影响小的。

之前的时候,皇太极征集全国骑军,还发下圣旨让朝鲜和臣服的蒙古诸部出兵,并且还已经出发了。前后这么折腾所消耗的物资,就因为明国骑军杀到,全都费了。

另外,海州城被烧毁,辽阳城进战时,盛京城这边派出援军,全都是要消耗大量物资的。

本来这一年就因为八大晋商的毁灭,还有松锦之战的原因,大清的物资已经很缺乏了。再被这些明国骑军这么一闹,这物资就更是捉襟见肘!

想着这些,皇太极已经非常疼了。更有这次的事,会助长明军的士气,打击大清军队的士气,打击他皇太极这个大清皇帝的威信。

从此以后,明军肯定不会像以前一样,见了大清军队就先腿软几分。这么多年来对明国战事胜利所积累起来的东西,就被这一战而功了。

想着这些事,说真的,皇太极吃了英俄尔岱的心思都是有的。

这不,跪在地上的英俄尔岱被他砸得血流,但硬是不敢躲一下,也不敢去擦一下。

不过就算这样,皇太极也没有发泄完怒火,而是指着英俄尔岱,红着眼睛厉声喝道:“给朕拖出去,大卸八块,五马分尸!”

不过英俄尔岱此时已经是建虏中的名将,也是正白旗的固山额真。可以说,在正白旗中,除了多尔衮之外,就数他权力最大了。

对于这样的,哪怕皇太极是皇帝,也不是能那么随意的。

就在黄马褂要上前带走英俄尔岱时,就见多尔衮出列,向皇太极奏道:“陛下息怒,如若杀了英俄尔岱,只怕明国上下最是开心了。”

皇太极其实知道有会为他求,也想到了多尔衮会是其中之一。只是他没想到,多尔衮求的理由,竟然是这个。

如果说多尔衮拿英俄尔岱以前的功劳来说事的话,皇太极不会同意的。这次战败的责任,实在是太大了!

可是,杀了英俄尔岱,明国上下最开心,这个事,他就介意了。

也是因此,都不用多尔衮去列举英俄尔岱的过往功劳,皇太极都想起来了。

不得不说,英俄尔岱的功劳确实很大,不但能领兵打仗,还处理政务,促进农事,甚至在和朝鲜以及蒙古部族的沟通上,也是旁难以相比的。

想着这些,皇太极一时之间,就有点犹豫了,没有马上催着黄马褂执行他的旨意。

看他这样子,原本负责宁锦防线的济尔哈朗,便也出列奏道:“陛下,杀了他是容易,明国也少了一个让他们疼的对手。与其这样,不如让他戴罪立功,如若不能让陛下满意,再杀不迟!”

看到他们都在求,阿济格便也跟着说道:“谁也没想到明狗竟然会从海上过来,又刚好是我们抽调了骑军的时候。这种况,真得是难以应对!”

皇太极听了,虽然还是冷着脸,不过他其实已经被说动了。

怒气稍微缓了一点,杀意也就淡了一些。

不过他倒没有为刚才下的旨意而后悔什么的,因为他作为大清皇帝,如果主动对于这次战败的主要将领网开一面的话,就难以对其他有个代。

毕竟这次被明国骑军所杀的族不知道有多少,他们亲朋好友的绪也总是要安抚的。

他正沉默着,就见多铎也站了出来,先是扫视了那些汉官汉将一眼,冷笑一声之后,才对皇太极奏道:“我看这一次明国骑军刚好选了一个好时候,而且还能潜伏到海州,突袭了海州城,恐怕也是有在通风报信所致。”

一听这话,所有都听得一愣。

对啊,如果明国骑军早来一些时候,在骑军被抽调之前的话,就算他们从海上过来,也绝对难以如此轻而易举给大清造成如此重大的损失,甚至都不可能逃走!

这么一想,几乎所有建虏都把目光转向那些汉官汉将,怀疑的意思,都写在他们的脑门上了。

这个突然发生的况,让这些汉顿时就慌了。他们很想辩解,说他们不是内应,不是他们通风报信的。

可是,在这么多目光的审视之下,他们就怕有会误会,因此,谁也不敢先开,只能一个个低着,承受着无比的压力。

在这其中,祖大寿是有点心虚的。不过好在他的经历丰富,这点事,还没法让他慌神。

洪承畴的表是最自然,甚至他都还有心看看站在他后面的那些汉官汉将,心中想着谁最有可能向朝廷通风报信?

然而,他正在看着,忽然就听到多铎冷喝一声道:“洪承畴,是不是你通风报信的?”

洪承畴是万万没有想到,他竟然会被点名。一时之间,便有点慌了,连忙辩解道:“下官陪着主子爷出征,又岂会向朝廷通风报信?再说了,出征的事,乃是下官建议,又怎么可能自拆呢!”

祖大寿听到这里,眼珠子一动,便开提醒洪承畴道:“洪大,不是向朝廷通风报信,是向明国通风报信!”

其实,洪承畴的意思,就是向明国通风报信,只是他当了大明那么多年的官,一时之间,在称呼上有点习惯了,并不是那么容易就把所有细节都改掉的。

如果是在平时,别也不会太在意这些细节,因为都能从前后语境上猜出来他是什么意思。

可此时,多铎真是怀疑他的时候,一听祖大寿的话,便冷笑一声道:“果然是心在曹营身在汉啊!说,是不是你通风报信的?”

祖大寿听到这话,看到洪承畴看向他的目光带着恼火时,他便赶紧回了个歉意的眼神,然后赶紧低下,心中得意一下。

“冤枉啊!”洪承畴当然要喊冤了,他知道正主是谁,便转对皇太极奏道,“才要是还眷恋旧主的话,又岂会把明国一切大小事宜皆主动禀明主子爷!”

皇太极听了,有点疼,挥手示意一下道:“朕相信在殿内的,都是对大清忠心耿耿的。此事,休要再提!”

他知道,光是这样问,是问不出什么,反而会让心涣散,这是他不想看到的。

不过也是因为被这个事一冲,他对英俄尔岱的怒火就又少了一分。

此时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