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穿越之掉崇祯面前 > 453 此策甚妙

453 此策甚妙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孔府,在大明,或者说在中华历史上,一直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哪怕是改朝换代,只要拥护新的统治者,那么孔府依旧能荣华富贵。

更不用说,在其他时间段内,荣华富贵就更是稳如泰山。

朝堂上,哪怕权倾朝野的权臣,不管是当年的张居正,还是后来的九千岁,风光之后便是清算之时。

可孔府,享受荣华富贵之余,坐看朝堂争斗,可谓最是舒心不过。

之前的时候,不止是孔胤植,包括孔府中,全都相信,只要还有文官,只要还有皇帝,孔家地位便不会有改变。

然而,让孔胤植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朝堂上出现了一个比张居正和九千岁权势还要大的权臣,竟然开始出手对付孔家了!

这个兴国公,真得是太特殊了!以至于在孔胤植这边,真有点束手无策之感。

如果是一般的权臣,读圣贤书出身,要是敢对付孔家,那就是欺师灭祖,会被全天下的读书所声讨。

可是,这个兴国公,突然冒出来,谁也不知道他是师从哪个大儒。要不然,一封书信过去,就能解决不少问题,最少也能让兴国公谈一谈。

除此之外,这个兴国公真得不知道怎么搞的,说是格物致知,竟然格出了那么多歪门邪道。更为可怕的是,这种歪门邪道似乎还自成体系,有威胁孔家学说地位的迹象!

别的况下,孔家都可以坐视不管,但这个兴国公的所作所为,是在动孔家的根基。

所以,孔家第一次参与进了朝堂上的事

孔胤植先是指使京师的孔大正去怂恿,让京师中那些对兴国公不满的,纷纷上奏请封王爵,把兴国公架在火上烤。

不指望一次就扳倒兴国公,可高处不胜寒,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却是可以用的。回跌下来的时候,兴国公必定会跌得很惨。

但是,他没想到,这个事压根就没成。并且还从这个事中看到,当今皇帝对这个兴国公的宠信压根是有增无减。

没办法之下,孔胤植只好退而求其次,不再想着对付兴国公,却想着能不能打击兴国公的新学。只要不对孔家造成威胁,才不会管朝堂上的落。

刚好,那个兴国公所吹捧的什么蒸汽机发生炸,还死了,这就是个机会了。

但是,孔胤植万万没有想到,就只是鼓动反对这个蒸汽机这么一件小事,竟然让兴国公放弃了剿贼这么重大的事,立刻就赶回京师来。

从这点上看,这个兴国公对他的新学重视程度,远超其他。

这个事,就更是威胁孔家的利益了。

为此,孔胤植收到孔大正的书信之后,还正在考虑下一步动作呢,就又传来了这个消息:孔大正被知府衙门逮捕问案吃了牢饭。

表面上,这是孔大正自己的事,但是,孔胤植却是非常明白,这是兴国公向他出手了。要不然,不要说区区一个知府,就是内阁首辅要动孔家的,都会三思而后行。

“唉,大概况就是这样!”孔胤植说着,对大堂内坐满的族老,叹气说道,“这个兴国公,就是我们孔家的魔障,你们看谁有什么好办法?”

形势有点严峻啊!

大堂内,这些族老都比较安静,揪着胡子在想办法。

过了一会,就见一个族老说道:“我们不管他便是,还能怎么的?有祖宗庇佑,谁敢对我们孔家不利?”

“你这话说的,孔大正的事,还不能说明什么么?”另外一个听了,便立刻回答道。

“没错,我儿是替罪羊,那是为孔家而身陷牢狱之中,岂能坐视不理?”说这话的,很显然是孔大正他爹了。

“如果孔大正行得正,坐得端,又如何会陷大牢?不要把什么事都拿孔家来当挡箭牌!”

孔大正他爹一听便怒了,当即喝道:“你不知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就我儿做的那些事,你那一房的,就没有做过?”

“……”

这议事才开始个,就陷了争吵中。其他也根据关系的好坏,分别加两边开始吵了起来。

坐在主位上的孔胤植听得一个脑袋两个大!

本来事就烦了,结果自家里又开始争吵起来,还嫌不够

最终,孔胤植便拍了桌子,喝斥他们道:“如今是什么时候,你们还为皮蒜毛的事争吵?那兴国公是铁了心要推广他的那套歪门邪说,真要大行天下的话,孔圣之学还有多少去学?我们孔家的根基不牢,这是千年未有之变局,千年未有之危机啊!”

说到这里,他手指大堂内的这些,恨声说道:“如此危机,影响我们孔家子子孙孙。甚至比起改朝换代,对我们孔家的影响都要大,你们懂不懂?”

被他这么说了之后,一群便再次沉默了。

孔胤植看他们吵架积极,真让出主意就哑样,心中就不由得来气,正要再训他们几句时,忽然曲阜县令孔大气匆匆赶来,手中拿着一叠纸,不管其他,对主位上的孔胤植说道:“这是京师最新的《明报》,说那个兴国公要开办大明京师书院,要正式开宗立派了!”

怕什么,就来什么。

虽然对此已经有预见,可真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孔胤植便又在心中叹了气。

那份《明报》递给孔胤植看之后,孔大气看着大堂内的族老,脸色沉重地说道:“这兴国公放下兵权来做学问,当今皇上定然全力支持。而以兴国公的权势,又可以想象,绝对有很多趋炎附势之徒去结。这个兴国公的新学,如果不加以阻止的话,定然会流行天下。”

“诸位!”说到这里,他提高了嗓门,大声地说道,“只要这兴国公当权一,新学便能力压儒学一。要是我推测没错的话,信不信将来有一,科举会改为考这新学,那时,便是我孔家的末了!”

一听这话,顿时这大堂内,就炸锅了。

“什么,科举考那些歪门邪道?这不可能!”

“是啊,科举一直以来,都是四书五经,他兴国公再厉害,还能改变这个?”

“哪怕是当今皇上,也不可能改吧?”

“对,真要这样,天下读书必然群起而攻之!”

“……”

听到他们这些见识短浅的话,孔大气几乎用吼的嗓门大声说道:“你们以为兴国公蠢么?他怎么可能一下就把科举的内容废弃,不考四书五经?等他的新学传播开了之后,就往科举中塞进去,变成两者并重,最后挤掉四书五经。只要天下读书都去学他的新学,这种事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啊!”

不等他们反应过来,他就又接着补充喝道:“你们莫忘记了,只要结了兴国公,不要说举都能当封疆大吏,就是秀才都有做到三品官的。那些读书,有多少是有气节的?不去结兴国公就怪了!”

听到这话,大堂内的这些孔家族老想了想,顿时就有点愣住了。

寒窗苦读,读四书五经,为的是什么,还不就是将来有一天能当官!

而如今,去结兴国公就有官可以当的话,甚至还可以当封疆大吏的,不去结就怪了!

这么想着,这些族老就急了,纷纷大骂起来。

“圣贤之言,都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