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大明最狠一个山贼 > 第四百四十章 飞梭和纺纱机问世

第四百四十章 飞梭和纺纱机问世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虎大威在井滩共劫得了三千七百石粮食,其中有两千五百石是汪赫仑的,茶叶一万两千斤,各商号都有一些,还有大量丝绢布帛、粗盐、秦锅、川锅、马鞍、马镫、掌铁等各种各样的货物。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这些货物没有还回去的道理,商业司的商队运着铁锅抵达之后,便开始清点汪赫仑的货物,照价给他铁锅,双方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秦川只管打劫,如何搞定关中其他商号就是汪赫仑的事了。

商业司将粮食和所有马具都运往鄂尔多斯,茶叶、丝绢布帛、粗盐、锅等其他货物则运往后套乌梁素海,准备卖给蒙古

喀尔喀三部的族已经返回漠北了,第一次通商圆满结束,秦川收获了六千羊、一千七百匹蒙古马和一千蒙古黄牛,还有数量众多的皮张和药。

那些羊会全部供应给关帝军,自缩减伙食以来,关帝军内部已经出现了不少怨言,许多训练也变得懒惰起来,甚至有些刺细开始鼓动别闹事。

在严明的军纪约束下,还没发现啥大问题,刺细也露一个打一个,但长期以往肯定不行。

六千羊对于秦川来说简直杯水车薪,远远不够。

幸好诺尔布说他们第一次前来通商不敢带太多牛羊,回去之后三部可汗会马上再组织一次通商,所带的牛羊马匹数量会比第一次多上许多,直到喀尔喀三部十五万户族都拥有娄烦铁锅。

诺尔布还表达了想通过秦川获取茶叶、盐、布帛、马具等其他货物的想法。

喀尔喀三部的走后没几天,卫拉特杜尔伯特部就来了,带来了喀尔喀三部将近一半的牲畜和其他货物。

此外,秦川还收到了罗文天带回来的好消息:卫拉特和硕特部和准噶尔部正在调集族和牛羊马匹,准备前来乌梁素海通商。

漠西和漠北诸部心照不宣地选择了不站队,只通商,尽量少得罪皇太极的况下从秦川处获取他们所需的资源。

……

井滩商队被劫的七天后,关中众多商号的东家齐聚西安府登月楼,讨论如何应对关外劫匪事宜。

瑞林阁东家汪赫仑姗姗来迟,刚进门便全场鸦雀无声,所有都将目光聚在他身上,颇有一番鸿门宴的滋味。

其实所有都心知肚明,石滩那件事十有八九是汪赫仑勾结秦川的,目的就是打压其他商号,独霸关外商道。

但他们没证据,也没撕脸皮,今聚首的目的就是想知道事还有没有回旋的余地。

若没有余地,再撕脸也不迟。

所以,当汪赫仑坐下后,一些小商号的东家就开始大倒苦水,譬如他们家在石滩损失的货物有多少多少,还有问汪赫仑能不能帮他们把货物找回来。

汪赫仑笑而不语,全程只听,不说。

在吵哄哄持续一刻钟之后,前此次聚首的万和商会东家张万林抬手压了压,示意众安静,接着对汪赫仑客气说道:“老汪啊,大家伙今聚首,不过是想知道,这关外的买卖,大家伙还能不能做。”

话说到这份上了,意思再明白不过,在场所有都定定望着汪赫仑,等他的答案。

汪赫仑并没有急着回答,而是从怀中掏出一个纸包,摊开放在桌上。

望去,只见那纸包中一堆白色的东西,像是盐,但又比盐更细,更纯白。

汪赫仑笑了笑,拱手道:“诸位,这东西叫做盐,乃是从我等常所需的粗盐当中提炼而成的,不仅比粗盐更细,更易于保存,感也更佳,诸位可先且试试。”

说罢,汪赫仑拿起调羹,亲自舀了一点盐放到张万林身前,笑着做了个请的手势。

张万林拿起调羹,疑惑地仔细打量那些如白细沙般的盐。

片刻后,他将调羹送到嘴边,用舌轻轻沾了一点。

很快,张万林的眼睛亮起来了。

盐,竟然没有粗盐的苦涩。

周围的诸多商号东家见状,便纷纷拿起身前的调羹,开始抢食桌上那包盐。

汪赫仑稳坐在椅子上,不动如山,只在嘴角露出一抹淡淡的得意。

这些盐是秦川从实验室样本中拿出一些,让商队转给他的,同时还附上了价格。

最令汪赫仑心动的不是盐的品质,而是价格。

秦川出盐不论引只论斤,给他的价格每斤只白银二厘,百斤只二钱。

要知道,如今天灾战祸连年不断,各种物价不断飞涨,晋陕两地的粗盐每斤就要两分银子,并非他们盐商囤积居奇,而是战时期运价过于高昂,每斤成本都要超过一分了。

也就是说,秦川给他的价格,比他的成本要低了好几倍。

而这些盐的品质却又比原先的粗盐高出许多。

汪赫仑意识到,这是一项大买卖。

买卖越大风险也就越大,贩私盐可是重罪,跟秦川走私私盐更是重罪中的重罪。

所以,汪赫仑想拉别下水,只有关中所有商号都参与其中,天塌了才能扛得住。

张万林等尝过盐后,便纷纷疑惑地望着汪赫仑,想看他究竟卖的什么关子。

汪赫仑笑着环视一圈,道:“诸位,这盐乃是关外一位部族首领的货,可谓物美价廉,汪某想运些回关中,却又势单力薄不敢行此险着,若诸位愿意与汪某同舟共济的话,汪某自会花些代价请那位出兵扫清关外匪寇,保诸位的货物畅通无阻。”

听完他的话,席上哗然一片,众或纷纷接耳,或愤慨不已或摇叹气。

汪赫仑的意思很明显了,想借着秦川之手要挟众跟他一道运私盐,中间还得被他吃一截,价钱肯定不低,挣不到什么钱就罢了,还得冒杀的风险。

蒙古不可能提炼得出盐,他中所谓的部族首领,定是秦川无疑了。

见众个个一副不满的模样,汪赫仑也不急,只等他们议论声平静下来后,才伸出三根手指,道:“这盐价嘛……百斤三钱白银,运价自理,不论商号大小一视同仁,童叟无欺。”

听到这话,众先是一愣,接着又哗然一片。

这次他们没有愤懑也没有叹气,而是清一色的激动不已。

能在关中平原立起商号的无一不是,都知道百斤三钱的盐意味着什么。

“对了,汪某忘记说一件事,那位不要现银,只要粮食和茶叶。”

……

处理好罗汝才的事之后,秦川便马不停蹄赶到永宁州,然后召集了好几十个纺工织,并让工业司从娄烦紧急调几个过来。

他要开始着手研究飞梭和珍妮纺纱机。

因为治内并非纺织发达地区,棉花种植面积也不是很大,所以工业司并没有建立纺织部门,里边没几个懂织布,所以秦川只得找一群大妈少小姑娘来。

飞梭比较好理解,做成鱼的形状,中间镂空放纱锭,两尖,四面滑溜溜,织布的时候把飞梭放在上下两组经线之间,轻轻一推,飞梭就会带着纬线滑到另一侧,以此来快速完成进线。

秦川让现场用木做了一个飞梭,刨光滑,让一个大妈坐在织布机前试用,结果让大妈惊喜不已,她织布的效率比之前提高了许多。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