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唐朝贵公子 > 第六百零六章:册封

第六百零六章:册封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之外……还可将诸国的宝货送至大唐,更不必说,还可增强朝贡,这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你好好用命,做你的班超和张骞。”

其实这个时候,长孙冲已经摸透了这附近各国的况了。

大唐战胜了高句丽,大唐的水师现在又纵横在此处海域上,新罗和百济纷纷臣服!

这就意味着,未来和新罗的条件,更加好谈了。

现在大唐还需有更多的港……新罗是一个,倭国那里,似乎也已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若是能遵照百济的先例是最好的,若是不肯服从,那么就只好请娄师德出马了。

他在此多年,了解这里的天文地理,也知道各国的风土,背靠着强大的大唐,对于他而言,可以使用的手段实在多不胜数。

李世民在仁川住了一些子,而后便登船,一路抵达天津港。

而此时,战报早已送到了长安。

长安哗然,而后举国欢庆!

对于天策军的战力,所有都叹为观止。

此时朝中许多,除了赞叹之余,其实早已心思开始活络起来。

天策军实力强大,而百官之中,世族的子弟居多,这些可不是省油的灯,现在早就盯着许多地方了。

譬如……那吐蕃就很令讨厌,还有西域诸国,甚至还有原中各个部族。

甚至他们还听闻,更西一些,有吐火罗和波斯,也是较为富庶的地方,向南一些,有博津和天竺。

现如今……没有比这些世族们更迫切的需要土地了!

他们建起了一个个作坊,作坊里的货物,需要寻找买家,作坊的原材料,需要寻找货源。甚至……他们的庄园里,也需要大量的力。

天策军竟有这样的实力,那么岂不是可以……

因而这个战报,对于百官而言,欢欣鼓舞。

当然,有一条陛下的诏书,却是引起了三省一阁的讨论。

陈正泰立下了大功,既然如此,那么理应给予封赏!

而陛下的暗示是,敕封亲王,询问宰相们的意见。

这么大的事,皇帝当然是不可以独断专行的。

正因为如此,所以才格外重视大家的建议。

房玄龄和杜如晦等,陷了沉默之中。

因为他们很清楚,上一次就已坏了规矩,而这一次……难道还要再坏一次?

大唐的礼法,难道是公共厕所吗?

谁想上就上的?

可话又说回来,这是灭国之功啊!

要知道,李靖带着十几万大军,可还是徒劳无功,还损耗极大,费了无数的钱粮,进展却是有限。

若不是陈正泰这偏师,果断的一路拿下了国内城,大唐要经受多少的损失,还是未知数呢!

简单的说,就是因为有陈正泰这家伙,给大唐省下了多少的银钱?

于是众说纷纭。

坚持礼法。

认为实至名归。

吵闹了小半个月。

倒是监国的李承乾恼了,将宰相们召到了面前,忍不住大骂了一通:“这样的事,吵了半个月也没有结果?若是国家大事,都是这般,我大唐早已亡了!真是岂有此理,此事,孤做主了,就这么办了吧!”

于是,支持的面带喜色。

而反对的,居然松了气。

要知道,反对的之所以发对,并不是他们和陈正泰有仇。

而是因为,他们觉得这坏了规矩。

自己作为一个有名望的大臣,怎么可以在这个时候就轻易同意呢!当然要据理力争,显出自己的风骨嘛!

可现在有了太子殿下一言而断,那便好了,反正自己已经据理力争过了,是太子自己糊涂,和我没关系。

李承乾难得自己做了一回主,倒是高兴不已,况且自认为陈正泰的好兄弟加大舅子,自是乐见其成的!

他将李秀荣叫到了面前来,感慨道:“此番陈正泰立了大功,封个亲王,乃是理所应当。只是可惜了,每一次父皇远征,孤都要在此守着,名为监国,实为监禁,这三省一阁,才没有理会孤的想法,不过是将孤视做是提线木偶罢了。”

李秀荣只轻轻一笑:“许多所谓的国家大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既然有宰相,让宰相们去料理,又有何妨呢?太子监国,监的乃是国家大政,只要督促好宰相们即可,倘若事事都过问,到时皇兄定又是要顾不顾尾,焦烂额了。”

李承乾叹道:“你们是说什么都是有理啊。”

接着摇了摇又道:“却不知父皇和正泰何时回来,他若回来,我倒是有大事要和他商量。”

李秀荣便不吭声。

李承乾则笑道:“也是,你一定也不知道,只怕你比孤还急呢。是啦,继藩现在如何了?听闻他已学会说话了,他太愚钝了,快三岁才勉强学会说话。”

李秀荣便道:“们都说,语迟的聪明。”

李承乾道:“哪里,不过是安慰之词罢了,说话都比别迟,能聪明到哪里去?孤前几个月看他,一副傻愣傻愣的样子,孤都害怕他脑子不好。”

见李秀荣俏脸拉了下来,李承乾便忙道:“罢罢罢,不说这些,不说这些了。”

其实自李秀荣掌了鸾阁,李承乾这个监国太子,确实轻松许多,他虽什么都想管一管,却发现面对那文山会海,根本不是自己的子可以去管得了的,想想就大啊。

可李秀荣却很心细,总是能从许多奏疏和宰相们的会议里,大体分辨出轻重来,而后坚持自己的意见。

再过了半月,便有快报来,说是陛下和陈正泰已带着,疾行回京了。

李承乾不敢怠慢,连忙让打探,一面让百官做好接驾的准备。

之后。

李世民总算回到了阔别已久的长安城。

陈正泰则径直去了二皮沟,他是受不了那冗长的接驾仪式。

而陈家上下,也得知陈正泰回来,倒是都欢天喜地的迎了出来。

三叔公激动得不得了,大声大气地道:“正泰,听闻你立下了军功?这街巷尾都在议论了。了不得啊,我们陈家,出了大功臣啊。”

这一次,是实打实的军功,和其他的功劳可不同,而且是真正的灭了国的。

三叔公觉得陈家的阀阅里,又要浓厚的添上一笔了。

他甚至还打算请一群大儒,给陈正泰修一个传记,反正陈家有钱,从陈正泰往上,到列祖列宗,追溯到东汉时起的元祖,都要好好的吹嘘一番。

陈正泰上前,带着微笑道:“叔公,此番远行,定又让叔公担心了。”

三叔公拨鼓似的摇:“不担心,不担心,晓得你不会出事的。”

呃,有点不上道啊。

陈正泰尴尬一笑道:“今天气不错,春光明媚,噢,公主殿下和武珝长史在不在?”

三叔公便道:“还在朝中,没有回呢,十有八九,这个时候当去接驾了。对了,待会儿我有要紧的事和你说……”

他正想拉扯着陈正泰进屋堂里书说话。

这时,外有黄门匆匆而来,里大呼:“朔方郡王殿下接敕命!”

有诏书来了……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