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大唐暴吏 > 第311章 通匪

第311章 通匪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大明宫温室殿。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殿内两个大火盆内烧着通红的炭火,软塌上的皇帝李治裹着一床厚厚的毛皮褥子,面前放在一张矮几,矮几上放着两摞奏章。

一个小太监走过来禀报:“陛下,太子求见!”

李治也没抬:“让他进来!”

“诺!”

李贤在小太监的带领下走进大殿在软塌前行礼:“儿臣拜见父皇!”

李治批阅完一本奏章,放下笔抬道:“早上不是来请过安了吗?怎么又来了?”

“回父皇,这里有两道奏章,事关折冲府兵员益缺失严重的示意,儿臣想请父皇过目!”

朝廷有专门的衙门收取臣子们递上来的奏章再转呈皇帝,像李贤这样越过相关衙门直接把奏章递给皇帝的也不是没有,但很少。

有些大臣被皇帝特许有密奏之权,这是在相关体制之外的事

“哦,谁写的?拿来朕看看!”

李贤把奏章给旁边的太监,回答说:“是上任云泉府果毅的苏扬!”

“苏扬?朕知道,尚书省把他调去云泉府的事是朕准的,他不是才去没多久吗?这么点时间就发现了问题?”

“父皇看看就知道了!”

李治从太监手里接过奏章,先看了第一本奏章,看完之后说:“如果说府兵们逃亡只是云泉府一地之事,倒也不算什么,如果是各地军府都出现了这种形,问题就严重了!”

他说完又开始看第二本奏章,这本奏章所述是苏扬弹劾云泉府都尉孟建威利用职权、勾结当地官府兼并军府一些兵士家中田地的事,他还弹劾孟建威在云泉府威利诱上下武官文吏,把那些武官文吏与他进行利益捆绑,军府上下只知有孟都尉,不知有朝廷、有皇帝!

当皇帝的最忌讳的就是这种事,李治当场大怒,“混账,孟建威竟然如此大胆?”

李贤连忙劝慰:“父皇息怒,国家大了,什么都有,孟建威这等毕竟只是极少数,我大唐朝廷和地方官绝大部分都是忠于父皇、忠于朝廷的!”

李治怒不可遏:“查,给朕查,一定要铲除这种毒疮!”

“父皇,孟建威毕竟是一府都尉,而且儿臣听闻他是薛相公的,要查的话,儿臣建议暂时派密查,等掌握了切实的证据之后再革职拿问,最后做进一步详查!”

李治考虑了一下,同意道:“准了,此事由你去办,从御史台挑选一个可靠之着手暗查!”

李治召集群臣议事,把苏扬的奏章拿出来,严厉指出云泉府府兵严重缺失的问题。

“倘若各地折冲府都有着兵员缺失的问题,天长久之下,各地折冲府岂不是无兵可调?我大唐岂不无兵可用?”

宰相裴炎站出来举着芴板说:“陛下息怒,奏章上毕竟只是禀报了云泉折冲府的形,各地折冲府不一定都是如此,不过此事不容忽视,微臣建议朝廷派分别前往各地详查,等有了确切的结论再议不迟!”

刘仁轨站出来说:“陛下,各地军府归各卫卫府管辖,让卫府派去查也不妥,不如由兵部派分别前往各地调查此事!”

薛元超当即站出来表示反对:“陛下,臣不同意由兵部派,兵部本身就是管兵管将的,谁能肯定各地军府的武官武将们与兵部官吏们没有勾结?让兵部派去查军府等于是让父亲去查儿子,能查出什么才怪!”

李治皱眉道:“那以薛卿之言应当如何?”

“臣以为应当把兵部排除在外,从尚书省其他各部和五监九寺之中抽调官吏,再挑选非隶属关系的卫府武官联合一起,分成若部分分派各地!”

李义琰一听薛元超的建议看似思虑周全,但再仔细一想就觉得不对劲,当即站出来表示反对:“陛下,臣不同意薛相公之言!”

这就让李治觉得诧异了,“哦,不知李卿有何想法啊?”

李义琰拱手行礼:“陛下,各地军府都尉、左右果毅都是朝廷派下去的,他们在京城有着各种关系,与朝廷大臣、官员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朝廷大张旗鼓的派前往各地调查,这些事先就会得到消息,只怕朝廷派出去的官员还没有抵达,他们早就把痕迹抹得一二净了,缺额的兵员也找冒充补齐了,如此一来,朝廷又能查到什么呢?”

裴炎怒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说要如何处置?”

李义琰很快想到了主意,“陛下,臣以为当由陛下派密查!派何前往何处,何时派出,除了陛下无知晓,如此方可确保无虞!”

裴炎站不住了:“李相公,你这是何意?难道我等朝廷大臣都不能被陛下信任了?某看你是可以挑唆君臣关系不睦!”

李义琰不敢怠慢,立即向李治拱手:“陛下,臣绝无此意,只是担心走漏消息而已!”

李治思索一番,看向众臣说:“既然众卿家在此事上的意见有分歧,此事朕再思虑思虑,今天就商议到这里吧!”

就在众臣各怀鬼胎纷纷离去之时,大理寺门外来了一个,此正是云泉府都尉孟建威。

“这位军爷,我是来替赎罪的,不知要找哪个衙门的哪位官爷办理此事?”孟建威掏出一贯钱塞在一个卫兵怀里。

这卫兵立即把钱塞进怀中,对孟建威歪了歪脑袋:“跟某来吧,某带你去!”

“多谢多谢!”

只过了两刻左右,孟建威就一脸轻松的走出了大理寺上了对面街边一辆骡车。

“阿郎,去何处?”车夫问。

骡车车厢内传出孟建威的声音:“去左徒坊!”

大理寺狱、金吾狱等等都不是真正的监狱,顶多只能算看守所,只有左右徒坊才是监狱,是判了徒刑之后让犯坐牢服刑的地方。

骡车在车夫的驾驭下行驶了小半个时辰来到了左徒坊门

“阿郎,左徒坊到了!”

孟建威从骡车上下来,带着随从提着一个包裹来到左徒坊门卫处,“军爷,某是来替赎罪的,这是大理寺开具的释放文书!”说完,一串铜钱塞过去。

这些收钱已经很熟稔,门卫把钱往怀中一塞,“打开门,你跟某来去见典狱长!”

“多谢!”

李治当皇帝时政治还算清明,贪腐收孝敬还未成风,但有给钱,小吏和官员们多数还是收的,收了钱办事当然很快,不塞钱也给办,只是不会这么尽心尽力。

不到一刻,孟佳伟就在典狱长的班房内见到了许广孙。

戴着木枷脚镣的许广孙一看见孟建威就忍不住哭出来,“都尉果真是信,不枉某苦等一场!”

孟建威一看许广孙的模样就知道他在牢里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受欺辱,当即说:“此地不是说话之地,我等出去再说!”

当即告辞了典狱长离开了左徒坊。

骡车摇摇晃晃的行驶着,车厢内,孟建威听了许广孙在牢里这段子所遭受的待遇忍不住唏嘘不已,随后说道:“某先带你去一处客栈洗漱进食,稍后咱们再商议接下来的事宜!”

“一切听从都尉吩咐!”

三天后,三仙岭脚下来了一个文弱书生,此就是许广孙。

北风呼呼从北往南吹,吹到这三仙岭被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