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 第四百六十四章 发俸了

第四百六十四章 发俸了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县政府,一栋挂着‘财政科’三字的房子外,老大的一群把这里围得密不透风。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新朝要发俸禄了。

事实上打津门之战后,齐鲁与京城联系断绝,满清这边的官吏就再没发过薪水。

所有的钱粮都被阿克登、刘墉用在了军事上。

现在齐鲁的秩序渐渐恢复了正常,各地政府机关虽然还空着大把的位置没,但社会秩序到底是恢复了正常。

肯定不会再出现有了命官司而找不到‘衙门官差’受理的况了。

所以这发俸禄发薪水自然也是理所应当的。

不过先前早有风声,说新朝会给一些补发工资——就是那些个前清留下的

像钱二华这种失业再就业的前清衙役不少,但也有一些幸运的,比如蒙这里,陈军杀到后对前清的衙役官吏就来了一次拉清单——而刀子板子没有落到身上的还就继续活。

只不过这种数量不多。

很多地方还是跟济南府一样,大开考试之门。

但在那种况下,那些个从前清留下的公是拿不到工资的。

之多政府这边管饭,随便吃,还能带回家里去。但俸禄工资是真一个子也没有的。

现在有消息说上会给这些补工资,虽然大家伙议论纷纷,但没几个当会事——从古至今哪有官府赶着趟的给底下小吏发俸禄的呢?

便是再觉得新朝靠谱的,也觉得最多会分点小钱,甚至大家伙更关心的都是这第一个月的俸禄会被克扣去多少。

嗯,一个个都被克扣惯了,都觉得克扣有理了。

满清的老传统——对上面孝敬,从县太爷到钱粮师爷再到典史和各房各班的典吏班,你一点我一点,看着每个都不说,加在一起就着实叫疼。

所以满清吏治腐败,胥吏贪污,这都是避免不了的事

他们的钱粮本就不多,再被这般克扣,不从外边早些吃食来,他们还怎么过活啊?

结果当那些亮晶晶的银元铜角子发到手里时,很多的第一动作就是先放到嘴里狠狠咬一,看看是不是真的,然后再一五一十的数上好几遍,再然后……,一个个都闷声大发财,揣上钱袋赶紧离开。

没谁是傻子,会在这事儿上钻牛角尖。

哪怕上真的给算错了呢,那也是上错的,自己占便宜就好了。

确是没几个会认认真真的去看财务科旁边公告栏里张贴的告示。

那上面早已经张贴了新的布告,正是关于此次发放俸禄薪水的标准和规则。

在公告栏下面,还很体贴的放着一套桌椅板凳,以及笔墨纸砚等,甚至连算盘都备好了。

这些都是给那些觉得自己拿钱少了的准备的。

事实上虽然大多数都溜之大吉了,但还是有一些注意到了这个,掰着手指计算着什么,有些脆坐到桌子前奋笔疾书,闷算账。

——那些打前清就留下的公员,俸禄是从上个月算起的,从陈军占领蒙开始算。

薪水一次补发一个半月的,这倒没什么,毕竟是实打实的一个半月么。不过在最后面,新朝就有新规定了。

首先是中秋节有奖励的,四时八节的都有奖励。

然后就还有一些叫呲牙咧嘴的账目了,比如外出补助——下乡清丈田亩的,随军公的;比如加班费,熬夜加班有几次,每个都有留底,也是有钱的;再就是先进个,连这个都有奖励。

先进个的评选在政府各机关中还是很郑重其事的,虽然这名字听着叫呲牙,可好处显而易见——后提拔时候肯定有加分。

结果连这个政治意义巨大的项目都附带的有经济利益,那不知道叫多少眼中冒起了光。

而接下的工伤补助,就显得很顺理成章了。

下了班后,蒙县城内一片热闹。

“呦老张,今个可是大出血啊。”

“发俸禄了。手里难得有这么多钱,不多花点心里痒痒。”

“哈哈,那我也赶紧去。趁着天还没黑,割点,再给老婆孩子扯几尺布。兄弟告辞了。”

“慢走!”

刚刚历经战火,蒙城内本来就不怎么繁荣的经济更加萧条了。然后就是这萧条的蒙城中,各家商户铺门前却陡然热闹了起来。

然后没等天黑,新朝给做公的发大钱了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小县城了。

这般来也没什么,可是当地的县长没过几天就感觉到了不对劲。要是光县政府各机关单位的突然劲大增也就罢了,可问题是老百姓忽的更加驯服了。

之前宣传部的是敲锣打鼓也喊不来多少老百姓,可现在锣鼓一响,很多百姓就乖乖的到了。

然后他使一探访,才知道一切都跟那拨发下来薪水有关系。

当官的做公的工资高啊,这证明新朝有钱啊。

新朝廷有钱还不够好吗?

要知道在此前时候,蒙县城,乃至是整个齐鲁都在流传着同一个谣言——赵家天下当官做公的数倍十倍与大青果,当兵的军饷也数倍于大清兵,这老百姓的负担该有多么重啊。才能养活得了大陈朝!

这般说的乍然一看还真的很有道理。

满清一个县衙的官吏数量真心不多,比如蒙,只有六七十,而一些大县也顶多百多号

可现在呢?

县光是县城的官吏就三四百,再加上城外乡镇,绝对是超五百

这可不就叫城内百姓都心惶惶了。

城内商户百姓们都怕立马就要挨刀杀了呢。

可结果呢?

一个多月过去了,也没见新朝苛捐杂税啊。反倒不少清朝的苛捐杂税被裁免了。

实际上老百姓哪里知道我大清衙门里的内幕真啊。

哪怕在衙役书吏“比较少”的齐鲁省,大一点的县,白役书吏十倍于正式编制者都很正常了,小一点的县也得有好几百号白役。

在南方一些经济发达的县,白役的数量甚至有两千多。否则真当我大清各州县“纷纷署,托名办公”是假的啊。

为什么如此?

那一句“托名办公”就道出了这看似“临时工”角色的诱惑所在了——拉大旗作虎皮,财源当然滚滚来。

陈军的到来可以说是从根本上革除了这项弊政。

短时间里百姓们还没什么感觉,可时间一长他们就能知道好处了。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