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陲之地,地广
稀,往密林山林一投,十万八万
都能藏得住,唯一的问题就是粮食而已。
黄巾军也无法派遣
手将他们找出来,只能将粮食聚拢起来,迫使挨不下去的山民从山林丘峦之地出来,主动投靠黄巾军。
楚河在大同、凤来两县素有善名,两县民众归心,生活
益好转,其他县的山民也不怕楚河强行征调他们从军,甚至更多的是想加
常定军,得到常定军的丰厚军饷。
因此,这一次重组常定军,就不是一万来
那么简单了。
常定军一军四卫,潜渊、磐石、青木、血龙。
潜渊卫,从老兵中选取了不少表现出现,忠诚可鉴的
锐,将三千
的潜渊卫扩展成为五千之数。
磐石卫和青木卫,也大量招收新兵,每一营都有一万的编制。
新组建的血龙卫,也从磐石卫和青木卫抽调了两千
锐老兵,招募四千新兵,组建了六千
马的队伍。
当然,哪怕常定军扩军成为一支三万多
的军队,要想控制天水郡也是相当困难,楚河心中一动,却是浮起了建立卫所的想法。
别看卫所制在明末名存实亡,成为各镇军将私
财产,战力几乎等于零,事实上在明国前期,国家安定,兵锋强盛,靠的就是卫所制。
天水郡的
况,是很适合卫所制的,因此楚河除了重组常定军之外,又颁布命令下去,在八县设立卫所。
卫所士兵称民兵,一卫五百
,共五十卫两万五千
,平时种田务农,十天一训。
这些民兵无军饷,不过可得训练补贴,也负责训练士气的兵甲衣食,平时负责各县的治安工作。
一旦战争需要,这些经过初步训练的民兵,便可直接加
军队之中,短时间内可以转化为常定军的兵力。
卫所制推行得相当顺利,原因也简单,因为楚河实在太厚道了。
这一场大战的奖项抚恤标准宣布出去,顿时就在天水郡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就算是常定军的兵将,都想不到奖项和抚恤是如此之厚。
想当初大同县征调民壮进攻黄巾军,死的青壮连一两银子的抚恤都没有发下来的,楚河竟然连死在战
中的普通百姓都发放抚恤金,还免除了两县三年的赋税!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句话用在军赏和抚恤之上也是合适。
当奖励和抚恤的标准发布出去,要求参军的青壮瞬间便是十倍的提升,大部分无法进
常定军的,也是退而求其次的成为卫所民兵,只要表现得好,那是可以优先加
常定军的。
当然,楚河的名声,是实打实用米粮和银子换回来的。
常定军奖励升职加官不说,单是发放下去的银子,就超过五百万两,另外还有百万石米粮、十万布匹。
要不是楚文又从南蛮军哪里得到了一个总价值超过千万银子的大订单,楚河就算掏空家底都无法拿出这么多的米粮
楚文带回来的不只是千万订单,还有南蛮军的一纸盟约。
南蛮军同意天水郡归楚河所有,愿意与楚河结成盟友,不过条件是楚河每年需要给南蛮军提供五十万斤钢铁。
当然,南蛮军会拿银子和米粮布匹等与楚河
换。
楚河等
商议许久之后,便同意了南蛮军提出的结盟要求,不过另外还加了一条,南蛮军每年需要给常定军提供十万以上的丁
,每一个壮年丁
,可换一斤钢铁。
楚河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治民。
别看天水郡全郡一百一十万
,但要知道秦州城内,便是差不多这个数字。
大军打仗,后期也是至关重要,没有足够的丁
支持,楚河也是很难发展壮大的。
楚河知道,秦州表面就三百来万的
,但很多黑户
是没有纪录在册的,免得缴纳各种
税。
只要给他一段时间,红薯推展开来,单单一个天水郡,养活千万
都不出。
孟获那边对楚河添加的条件自是再欢迎不过了。用
费粮食的俘虏来换取钢铁,这笔账谁都会算。
因此,孟获派了木象和杨锋大将过来,带着孟获的手令,与常定军缔结盟约,但让楚河大吃一惊的是,孟获居然又添加的一个条件,就是楚河必须与他的
儿孟青桐成亲。
孟获拿出的嫁
嫁妆也是厚重,洪
郡靠近天水郡边上的两个县,外加一支三千
的猛兽骑兵。
当然这支军队和两县地盘,是由孟青桐自己掌握。
这突然添加上去的结盟条件,却是让楚河傻了眼,他怎么都想不到孟获会来上这样一出,要知道他现在才十一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