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舟先把沈靖整理好的10组实验数据进行了汇总,然后便开始参照薄膜制备工艺的研究方法。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先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把所有的问题摆出来,寻找解决的思路。
再结合四十三所的这10组实验数据,通过错题集进行试错。
而沈靖,则被陈舟安排了和张一凡一样的任务。
那就是,他需要和方结明一起,构建掺杂实验的分析模型。
“p型掺杂的硼源的选择是b(ch3)3,这点应该没有问题。”
“因为b(ch3)3作为硼源,有利于硼原子掺
金刚石晶格中的替代位置,可以提高硼的掺
效率……”
“……不同金刚石衬底晶面对制备的硼掺杂金刚石载流子迁移率的影响……”
“……从实验数据和文献资料来看,分别在(100)、(110)、(111)面单晶金刚石衬底上制备硼掺杂金刚石层时……”
“……(111)和(110)面金刚石衬底的晶格缺陷捕获了大量硼原子,降低了硼原子的掺
效率,并且存在较强的杂质散
,使迁移率低于(100)面金刚石衬底……”
“所以……”
陈舟脑海中的思路十分清晰。
所有关于p型掺杂金刚石的内容,在他的脑海中不断的被过滤和筛选。
他在把思路转变为明确的方向。
同时,陈舟手中的笔也在
稿纸上不断的书写着。
在外
看来,他写在
稿纸上的内容,可能并没有什么规律。
但是在陈舟眼里,他正在一步步接近自己的目标。
上午11点。
彭飞来到了这间小办公室。
他脸色兴奋的神色还没完全褪去,整个
的
神状态仍旧异常亢奋。
陈舟看到他的样子,都有些担心,这
会不会突然……倒了?
不过陈舟还没说话,彭飞已经先说道:“你
给我的任务,全部搞定了!所有资料,我已经通过内网发到你面前的电脑上了!”
陈舟把电脑上的页面最小化,在电脑里查找了一下,就看到了彭飞整理的资料。
陈舟抬
跟彭飞表示:“我看到了。”
彭飞这时走到陈舟身边,就这么看着陈舟,也不说话。
陈舟奇怪的抬
看了看他:“怎么了?”
彭飞这才说道:“还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
看到彭飞眼里闪烁着的神采,陈舟不由得笑了笑,这家伙帮忙还能上瘾的?
轻轻摇了摇
,陈舟说道:“暂时没有了。”
听到陈舟的话,彭飞有一瞬间的失落。
注意到彭飞的表
变化,陈舟想了想,又补充道:“我建议你先去休息,后面还会有不少事
。”
闻言,彭飞立即看向陈舟,赶紧说道:“没问题!我吃完饭就去睡觉!”
中午,陈舟和沈靖也是在四十三所的食堂简单吃了午饭。
吃饭时,沈靖还忍不住打趣了一句:“陈舟,那个彭工快成你迷弟了……”
陈舟对此倒是没多说什么。
迷弟不迷弟的无所谓,主要是有帮手的感觉,真好呀~
午饭过后,短暂的休息了十分钟,陈舟便再次坐在了电脑前。
p型掺杂的问题,相对简单,他的方向已经摸准了。
想了想,陈舟看向沈靖问道:“学长,你们构建的分析模型怎么样了?”
沈靖回
说道:“还差一点。因为你要求的模型要具有针对
,所以p型掺杂、n型掺杂、共掺杂的模型,我们充分考虑了实验的各方面因素来构建的。不过,也快了。”
“好。”陈舟应了一声,不再说话。
既然沈靖和方结明那边已经跟上的话,那下午就先从p型掺杂的试错开始吧。
把n型掺杂和共掺杂的问题,暂时搁置一下。
错题集上,关于p型掺杂实验理论研究的内容,已经经历过一波抛物线的走向。
上午,在陈舟刚开始
手研究p型掺杂问题时,错题集上是刷刷刷的堪比印刷机一般。
就把陈舟看过的内容全部印了上去,直至到达一个波峰。
后来,随着陈舟对问题研究的
,错题集上记录的内容开始发生了改变。
有些旧内容被新内容覆盖,有些内容则是完全消失。
旧内容被新内容覆盖,则意味着研究方向的清晰。
而消失的内容,则代表着陈舟已经解决了相应的问题。
现在,错题集上即将再次上演一波抛物线走向。
“金刚石衬底的晶面选择……”
“反应压力、温度……”
“硼源的掺杂浓度……”
结合四十三所已经完成的10组实验数据,陈舟开始p型掺杂实验的试错。
一个小时后,陈舟拿出一张新的
稿纸,在
稿纸上写下一系列的实验参数。
然后起身走到沈靖身旁,把
稿纸甩给了沈靖。
沈靖拿到
稿纸后,微微一愣,旋即开始和方结明沟通,进行模型分析。
陈舟则再次回到座位坐好。
接下来,该
到n型掺杂和共掺杂的问题了。
n型掺杂和共掺杂的问题,相比于p型掺杂,则要难上许多。
“第一次实现金刚石n型掺杂是在(111)面金刚石衬底上进行的,而且样品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都表现了n型半导体传到特
……”
“在温度500k时,霍尔迁移率在23cm2/(v·s)……”
“但是,相对于(111)面单晶金刚石衬底表面抛光难、缺陷多、尺寸小来说,(100)面取向衬底表面具有原子级的平整程度,缺陷小,外延膜质量也优于(111)面衬底金刚石……”
“可这也并不是绝对的,而且晶面的问题,也不是最为关键的因素……”
想到这,陈舟手中的笔停了下来,习惯
的在
稿纸上点着点。
这是陈舟思路受阻时的表现。
“再梳理一遍文献资料……”
这样想着的陈舟,放下了手中的笔,将目光再次移向电脑屏幕。
手中鼠标的滚
不断滑动,屏幕上的内容也在不断变化。
但陈舟的眼睛却一眨都不眨。
这些内容,他已经过了一遍了。
现在再看,只是寻找自己有没有漏掉的地方。
好给自己受阻的思路,打开一个缺
。
“磷的掺杂浓度?”
“电子散
机制?”
“不是这部分的内容……”
“……1.7ev?”
“怎么把这个数据忘了!”
看到这个内容时,陈舟的双眼瞬间明亮起来。
n型掺杂,或者说磷掺杂金刚石,之所以难。
是因为磷原子比碳原子大,很难嵌
金刚石晶格。
当磷原子进
金刚石晶格内,会引起晶格扭曲,影响金刚石中的构型、键型和电荷分布。
磷掺杂金刚石中存在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