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通行证,略似戟形;古代官吏出行的一种仪仗,木制,形状似戟。这里是穿茶饼用的锥刀。
煻煨火:灰中的火。
煴煴然:火热微弱的样子。
《茶经·三之造》
【原文】
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茶之笋者生烂石沃土,长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采焉。茶之牙者,发于丛薄之上,有三枝四枝五枝者,选其中枝颖拔者采焉,其
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晴采之,蒸之,捣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
矣。
茶有千万状,卤莽而言,如胡
靴者,蹙缩然;犎牛臆者,廉檐然;浮云出山者,
菌然;轻飚拂水者,涵澹然。有如陶家之子罗膏土,以水澄泚之;又如新治地者,遇
雨流潦之所经;此皆茶之
腴。有如竹箨者,枝
坚实,艰于蒸捣,故其形籭簁然;有如霜荷者,至叶凋,沮易其状貌,故厥状委萃然;此皆茶之瘠老者也。
自采至于封七经目,自胡靴至于霜荷八等,或以光黑平正,言嘉者,斯鉴之下也;以皱黄坳垤言佳者;鉴之次也。若皆言嘉及皆言不嘉者,鉴之上也。何者?出膏者光,含膏者皱,宿制者则黑,
成者则黄,蒸压则平正,纵之则坳垤,此茶与
木叶一也,茶之否臧,存于
诀。
【译文】
一般采茶,在农历二月到四月(按节气大约是惊蛰到小满,通常说的“明前茶”和“雨前茶”大致是指二三月时分,二月间为清明前,三月间为谷雨前)。未长成树的茶多长在烂石黑土中,约四五寸高,象野菜初生的样子,在清晨露水未褪时候采摘。长成树状的茶,多长在灌木丛,有三枝、四枝、五枝不等,要选择其中枝
挺拔的采摘。
采茶时,雨天和多云的天气不宜采摘。要待晴天采茶,然后进行蒸、捣、焙、穿、封等加工。
成品茶有多种形状,打不大恰当的比方说,有象胡
的靴子那样收缩在一起的;也有象犎牛的胸骨那样整齐地张开来的;有象浮云生于山间呈圆形谷仓状的;也有象轻风吹过水面那样呈层次状的;有象制作陶器的作坊所用的胎土,用水清洗过一样光滑;也有象新开垦的地,经过
雨之后的散
。以上这些都是富含营养的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