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我要做门阀 > 第三百九十三节 胡建的疑虑(1)

第三百九十三节 胡建的疑虑(1)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公室告者,贼盗、杀伤、侵害他也,非公室告,子盗父母,父母擅杀、伤子婢也……”

“依汉律,公室告,官府提讼,非公室告,民自讼,且若为子告父母、婢臣妾告主,若非涉及大不敬、无道等罪,皆勿听……”

“此外,若是父母告子、妻告夫,皆三环,三环而后听!”

简单的来说,这是汉承秦制的一个明显证明。

整个汉律的系统,都是从秦律复制过来。

虽然百年来,老刘家自己打了不少补丁,修改和增加、删除了无数条款,元光后更由张汤带搞起了‘春秋决狱’。

但在实际上,整个汉律的和核心,依然是秦法秦律。

而在这个体系之中,最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将公共犯罪与家庭犯罪分开。

公共犯罪,追查到底,无论是什么时候发现的,只要被察觉,官府就有义务有责任追究犯罪分子的责任。

而家庭犯罪,则是民不举而官不纠。

甚至,即使百姓要告,有些事,也是不允许上告的。

譬如子告父母,婢告主,官府绝对不许受理,假如原告坚持要告,那就要先追究这个的法律责任!

反过来,父母告子,丈夫告妻子,妻子告丈夫,都需要三环,三环之后才可以受理。

什么叫三环呢?

就是三次劝说和调解。

请地方三老、有名望的士大夫和家庭内部以及官府的士去劝说、祢和,尽量争取原告和被告之间的和解。

在这个角度来说,法家对于封建制度和封建社会的维护也是相当积极的。

刘进听完张越的解释,觉得很合理,便点了点

但他哪知道,儒家的士大夫们恨死了这套体系。

哪怕是公羊学派,也认为这个系统很不好。

为什么?

因为这是秦法秦律啊!

本来说好了,大家一起携手奔太平,你却偷偷摸摸拉上了法家的小手?

不能忍啊!

故而,从董仲舒开始,公羊学派就嚷嚷着要‘为汉制法’,并且觉得自己承担了这样的历史使命。

但问题是……

儒生们对法律一知半解,对于怎么设计一套全新的、切实可行的又不妨碍和扰国计民生的法律没有任何准备。

于是,这个事就一直搁置了下去。

但……

儒生们虽然自己拿不出解决办法,但你皇帝不改,那就是你皇帝的不是。

等元成以后,公羊学派决定抛弃刘家时,这个原因占了很大成分。

当然,公羊学派还算好的。

谷梁和左传,更加猖狂。

公羊学派的士大夫们虽然觉得老刘家你特么的忽悠劳资,偶要拿小拳拳锤你胸

但只要当了官,基本都还会按章做事,以免自己蒙春秋之诛,背上了不忠之名。

但谷梁和左传的,只要当了官,那就非力不合作。

将整套汉律都放到一边,自己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做事了。

他们最做的事就是,遇到案子,先看看法律合不合自己三观,合则用,不合就当做不知道,然后用自己的解释来处理问题。

决定脑袋的故事,屡见不鲜。

譬如前些时候郁夷的事就是如此。

当然,这些事,张越暂时还不想提醒刘进。

以后再说,说不定,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理由呢!

站在张越的角度来看,汉律是秦律的延伸,而秦律又是战国时代的产物。

到现在,这个系统也用了差不多两三百年了,很多东西确实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脚步,必须做出变革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董仲舒的理解,倒也不算错误。

只是,儒生的通病嘛。

提出问题可以(连东林党都知道),但解决问题嘛……

反正从孔子到现在,张越也没有见过几个既能提出问题,还能解决的儒生。

可能也就子夏、荀子等聊聊数了。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