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从三王五帝,三代先王身上,找到理论依据。
譬如说,别看现在的公羊学派与谷梁学派打的死去活来,有你没我。
但事实上,公羊学派和谷梁学派,都是从子夏先生的门徒中诞生的。
而且,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谷梁学派身上带着浓厚
重的法家影子。
拔掉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仔细窥探,你就一定能发现,谷梁学派追求的东西,与法家追求的东西,有非常大的重合。
尊君,君王权力高于一切。
重礼(法),礼法制度,高于一切。
但在现实中,谷梁与法家的主张,却已经大到了不可弥合的地步……
故而,诸子百家的思想,是可以互相补充的。
从战国至今,无数仁
志士,都曾做过合百家思想为一的努力。
譬如杂家的先贤们,就曾经立志‘兼儒墨,合名法’‘贯通百家’。
可惜,他们的实验失败了。
董仲舒生前,也做过类似努力。
藉由公羊思想为骨架,以
阳、名法、墨、黄老为皮
,做出了一个大杂烩——天
感应与谶讳学说。
毋庸置疑,董仲舒的努力也失败了。
现在
到张越来接
了。
老实说张越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成功。
但比起前辈们,张越有更多的底气,也有更多的筹码。
底气所在,是因为他站在了无数先贤的肩膀上,见证了他们的成功与失败,可以吸取到足够多的经验教训。
而筹码,则在于空间。
有一点张越很清楚!
思想的争斗,本质上是经济层面的争斗,是民生现实层面的战争。
只要他的政策和理论与主张,能在现实中确确实实带来改变,带来利益,带来好处。
那么一切牛鬼蛇,都要退避三舍,所有反对者都要闭嘴。
法家够狠吧?
法家建立的制度够严苛吧?
但在战国时期的秦代,因为法家的制度能给
民、贵族和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由是,法家在秦国成为了统治思想。
连秦王也要遵守法家建立的制度。
张越知道,从现在开始,到明年秋收之前,是他最脆弱的时期,也是他最容易失败的时期。
只要渡过这一段艰难岁月,捱过去了,那就是海阔天空,那就是凌云之志任我表述。
届时,别说儒家了。
历史也要尊重张子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