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少帝成长计划 > 第0302章 供大于求

第0302章 供大于求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不发生,都是未知数。

而如今汉室,从粮食的角度而言,供求关系就大概处于‘基本够吃,稍有些窘迫,没有容错空间’的程度。

如今汉室天下,民两千两百万,再加上那些不存在于户籍中的隶,大概在二千五百万左右。

按每每年二十四石的粮食消耗水平计算,汉室每年的粮食需求量,便在六万万石左右。

看上去,或许并不多——光是关中,一年的农产就能达到四万万石,关外再生产二万万石,不就够了?

实际上,关中确实能保证每年四万万石左右的粮食产出,但关外,每年二万万石的粮食,是无论如何都拿不出来的···

——占据汉室半壁江山的燕、代、赵,以及北地、陇右等边郡,即便是在没有受到匈侵的况下,粮食平均亩产量也不到关中的一半!

一俟站起,整个北墙更是将全面绝收。

北方如此,南方也没好到哪里去。

——别说长沙、淮南等国了,就连历史上富甲天下的吴国,此时都还是遍地沼池的‘穷山恶岭’。

身处通要道,商业贸易较为发达的齐国,更是从春秋时期开始,就属于‘严重依赖粮食噤’的典型。

整个关东,能产出粮食的地方,也就只有地势相对平缓,水资源相对丰富的梁国、楚国,以及河东、河内等郡。

不如此,关中也不足以被称之为‘天下粮仓’——天下年得粮米五万万五千万石,关中便贡献出其中的八成以上!

每年六万万石的需求,五万万五千万的产出,这就是汉室如今的粮食供求关系——轻微程度的供不应求。

这种状况,给了粮商囤积粮食、制造恐慌的作空间,也撑起了粟米多年来八十至九十钱的单价。

但等明年,关中出三到四万万石宿麦之后,汉室粮食市场的供应关系,将发生极大的转变。

——年需求六万万石?

俺们关中,一年就能产出八万万石粮食!

这样一来,汉室的粮食供应关系,就见从现在的‘微量供不应求’,瞬间转变为‘严重供大于求’!

作为华夏贵胄,刘弘自是做不出后世资本那套‘为了支撑牛价格,把牛倒进河里’这种事来。

这就意味着在接下来的三年之中,汉室的粮食价格,将大规模跳水。

即便粮食凭借其‘刚需’的特,能勉强支撑在合理范围之内,也起码会降到历史上的文景之治末期,关中粟米石四十至五十钱的程度。

所以刘弘如今正在做的,实际上并不是商那套‘低买高卖’,而是以国家的身份场,强制引导粮食价格下降,并由国家承担其中的大部分损失。

道理很简单:如今少府的粟米,是按照每石七十五钱的价格收购,等来年,面食逐渐被接受,并成为主流粮食之后,粟米的价格必然会下降。

即便是按‘百姓一时半会儿还是习惯食粟’的最乐观估计,少府也将在‘粟米专营’项目上,达成‘不亏不赚’的局面。

忙活一整年,国家财政没有一点好转,刘弘自然无法接受——所以宿麦,成为了刘弘补贴国家财政的手段。

等宿麦收获,汉室粮食的供应关系将立马发生改变,但天下百姓反应过来,是需要时间的。

将饮食习惯从粟米改成宿麦,恐怕就得花费好几年的时间。

而面食,也将因为其暂时‘不为知’的工艺,而在短期内处于较高的价格。

根据刘弘的推断,面的价格,将在明年五月,光中宿麦大规模收获时,达到每石三百钱。

在随后的二到三年时间内,面的单价,应该会缓缓下降到一百二十钱作用,并在磨盘大规模普行后,停在一百钱左右的价格。

而粟米,也不会在一夜之间从九十钱降到五十钱——最起码在今年之内,粟米的价格还是不会跌八十钱。

同样需要二到三年的缓缓下降,粟米的价格,才会下降到五十钱左右的价格。

也就是说,今年,少府还不至于在粟米专营之上盈亏。

至于明年···

“看来,少府收购粟米的价格,还是要每年做出一定的调整···”

虽然心中清楚,在这样的国家命脉之事上,不应该考虑利益得失,但刘弘还是希望,在保证粮食价格下降,百姓能更轻松的保证生存的同时,国家的财政状况尽量别受影响,或者少受影响。

毕竟刘弘要做的事还有很多,要是让百姓都富裕起来,国家却没有力量保护百姓,那富裕的汉室百姓对于匈而言,无异于小儿持金于闹市。

所以,刘弘对于粮食保护价政策的心里预期,大概是在‘粟米生意不亏不赚,尽量让百姓不受损失’,以及:凭借宿麦-麦的加工工艺,谋求一定的利润。

相较于粟米‘每石十钱左右’的利润,宿麦无疑更容易赚取利润。

——少府收购宿麦的价格,不过七十五钱;加工成面之后,成本也就是在百钱左右。

但在明年,面的出售价,将达到‘平均每石二百钱’左右!

一倍以上的利润,足以让汉室财政状况一扫颓势,大踏步向历史上的文景之治迈进。

至于粟米,刘弘也就不打算动心思了。

——文景之治,富的可不只是国家,还有百姓!

给百姓多留一些生存空间,极尽所能的改善天下百姓的生活水平,这一点,在刘弘这一生不大可能发生改变。

“粟米降价,百姓丰衣足食;宿麦成面,国家富庶强盛。”

“再加上农税减半、赋折为原来的三分之一···

暗自自语着,刘弘颇有些嘚瑟的砸吧着嘴。

”这样一来,朕离历史上的汉文帝,应该差的不远了吧?“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