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皇兄何故造反? > 第二百四十七章:相互吹捧

第二百四十七章:相互吹捧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文华殿的大门打开,内侍洪亮的声音响起。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陛下谕,宣户部尚书沈翼,工部尚书陈循,内阁大学士张敏觐见。”

于是,候在殿外的三位老大,纷纷起身,随着出外引领的内侍,缓步来到了殿中。

“臣等参见陛下。”

“免礼,赐座。”

天子金玉言,当下便有几个内侍,各自搬着墩子过来,伺候几位老大坐下。

随即,新任的内阁大臣张敏上前,道。

“陛下,前番臣奉旨,推行匠户改制一事,已和工部新任尚书陈老大再度商议,如今制度大略已定,请陛下御览。”

说着,从袖中拿出一份奏疏,呈递了上去。

前番朝堂当中调动,张敏虽然没能成功晋为工部尚书,但是能够阁,也算是勉强升了半级,所以张老大还是很满意的。

当然,这绝不是因为张老大能看得开,而是对他来说,阁其实要比直接升为工部尚书,要来的划算。

大明实行的是科举制,因此,对于科考的成绩向来十分看重。

张敏当初的科举成绩严格来说,并不算好,不过是三甲同进士出身。

以这个成绩仕,虽然同样能够做到尚书位。

但是须知,尚书和尚书也是有区别的。

六部七卿,自有一套约定俗成的排序,大略来说,吏部,户部,都察院是一等的,既要有实打实的政绩,又要有清流资历,还要有望,够资历才行。

再往下,兵部和礼部的规格稍松一些,但是也看重科考成绩,尤其是礼部,更加看重清流资历。

像张敏这样三甲出身的同进士,能够成为工部尚书,已经算是基本到了,最多就是等以后熬够了念,寻个有机会,或许能够迁到刑部或者是兵部去。

但是了阁就不一样了。

不管怎么说,内阁和翰林院的渊源是切不开的,至少在经筵之上,主要负责的除了礼部,就是翰林院和内阁这两个衙门了。

有了内阁的经历,张敏也就能攒足清流的资历,弥补自己当初科举成绩的不足。

虽然一时看来,没有升迁到工部尚书算是遗憾,但是长远来看,他却有机会能够探一探外朝三巨的位置。

综合下来,张老大还是很满意的。

于是,在工作的接上,也就更加上心了几分。

毕竟,接任工部尚书的,是老牌阁臣陈循老大,他在清流当中的威望以及在内阁的经验,都是张敏十分需要的。

刚巧,陈循老大久在清流,对于工部的这些庶务,也不算是特别拿手。

于是两个通力合作,各取所需之下,近段时间关系也算是融洽的很。

朱祁钰接过来奏疏,大致看了看,果不其然,上是两的联名奏疏。

陈循以工部尚书的名义上奏,后是张敏的副署。

匠户改制不是小事,朱祁钰又仔细的看了一遍,方道。

“二位卿家辛苦了,这套方案详实可用,考虑到了方方面面,着实不错,过了这个年,便可逐步尝试实行了。”

陈循脸上浮起一丝笑意,拱了拱手道。

“谢陛下赞誉,此皆张阁老之功,老臣不过是捡了个便宜罢了。”

这倒是实话,匠户改制,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允许匠户捐银这么简单的。

大明定户籍制度,是为了保证朝廷在随时需要各种才的时候,能够保证有足够的手。

这是朝廷安定的根本。

要推行改制,必须要在保证这一条的大前提下进行,哪些地方能改,哪些地方不能改。

改了之后,如何保证官家作坊以及大规模营建的效率和质量,还有原本负责这方面的官员调动。

方方面面的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

若非是张敏这种工部老手,根本不可能在这区区两个月的时间里,拿出这么一套完整详实的方案出来。

因此上,陈循说自己捡了个大便宜,倒是真心的。

他接任工部尚书的时候,这套方案基本上已经完全敲定下来了,剩下的就是些细节的修改。

要说,张敏自己上奏,把功劳揽了去也不是不行。

但是张敏没有,虽然说是打着自己的小心思,但是这个,陈循还是要承的。

至少,他一上任就敲定了这么个繁杂不已的方案,在外看来,是有能力的象征,足以让他初步站稳脚跟。

不过虽则如此,张敏也不敢托大,连忙起身道。

“陈尚书客气了,这本就是工部一同僚数月来的成果,老夫岂敢贪功,接公务本就是老夫应当做的。”

“再说,匠户改制是个大工程,只有这么个方案远远不够,接下来真正实行下去,才是重戏,所以真正的重担,还是在陈尚书的身上。”

看着两个相互恭维的样子,朱祁钰也不由得失笑一声,摆了摆手,道。

“这件事,两位卿家都有功劳,就不必推辞来推辞去的了,朕今召你们过来,除了这桩事,实际上还有另一桩要务,要和你们商议。”

话音落下,陈循和张敏顿时提起了神。

事实上,他们对此也有所预料,毕竟,匠户改制虽然重要,但是总归是一直在稳步推进当中。

张敏办事周到,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上奏疏定期回报进度,天子没有必要把他们再召集起来,专门说这件事

不过这对于陈循和张敏来说,却是一桩好事。

工部在六部当中的排位不算靠前,陈循又是新官上任,怕的不是事多,只怕没事做,这上任的三把火点不起来,才是最要命的。

至于张敏,他因为是工部侍郎阁,理所当然的,在内阁当中负责票拟的也是工部的事务居多。

天子重视工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给他们二展现的机会,自然是跃跃欲试。

相对于陈循和张敏二的高兴,一旁的沈翼却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天子重视工部,没什么问题。

但是说工部的事就好好说,嘛拉上他一个户部尚书。

要说工部的事务,能够和他这个户部尚书有牵扯的,也就只有花钱这一桩事了……

果不其然,在三各自不同的心绪当中,天子开道。

“匠户改制一事,既然已有方案,那么过了年节,工部推行便是,朕会诏谕诸衙门配合。”

“除此之外,朕召你们过来,是想商议一下修筑沙湾堤坝一事。”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