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旦结束之后,老大
们这一年的任务,才算是真正的结束,接下来是“长达”两天的假期。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没办法,太祖皇帝留下的制度,年假只有三天,从除夕
到正月初三。
本来,这中间虽然夹杂着正旦大朝,但是通常
况下,都是走个过场。
可谁又能预料得到,今年的这个除夕和正旦,竟然会接连发生这么多的大事。
虽然说大宴已经结束了,但是老大
们都有所预感,正月初三朝廷开印之后,朝廷必然会有一场大的风波。
当然,就算是再担心,过年的
往来,故旧走动,还是不能耽搁的。
因此,各家各府依旧是热热闹闹,往来频繁。
甚至于,因为这两天发生的事
,很多府邸之间的走动,都比往年要更加频繁了不少。
朝廷封印,朱祁钰这个天子,也终于能够得了空闲好好的歇一歇。
不过,即便是在这个时候,还是有
在到处奔忙的,比如,带伤上阵的东厂提督,舒良公公。
作为天子的耳目,负责着监察京师的大小动向,过年的时候,东厂不仅不能歇着,反而要更加上心。
要知道,这个时候各家的走动
况,是否单独谈话,宴饮,都是十分重要的
报。
子一天天的过,一转眼,半个月的时间就过去了。
但是让老大
们感到意外的是,朝廷当中依旧平平静静的,什么波澜都没有。
唯一值得一提的事
就是,鞑靼的首领脱脱不花派遣了使团,要来大明和谈。
据边境传来的军报来看,再有半个月的时间,使团就差不多要到京了。
脱脱不花代表的鞑靼,实际上属于旧元势力,因此,这些年来,鞑靼和大明一直保持着敌对的关系。
这一次脱脱不花主动派遣使团,虽然名为和谈,但是实际上已经算是变相的在示弱。
这对于大明来说,不得不说是一个好消息。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舒良一身暗青色的棉袍,轻手轻脚的走进了乾清宫,道。
“
婢给皇爷请安,您吩咐的事
,都办妥了。”
见天子的目光扫过来,舒良又继续解释道。
“该传的消息已经传出去了,另外,武冈那边,
婢也已经派了
过去,快马加鞭的将
给带回来,顺利的话,半个月内,
就能到京城了。”
这些
子以来,舒良这个东厂提督,可算是奔忙的很。
既然提前查到了广通王等
要拿前岷王世子做文章,那么朱祁钰当然不可能,真的就什么都不做。
他之所以放任广通王等
闹事,是为了能够找机会推动宗学。
现在看来,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大明如今的朝廷运转速度还是很快的。
正旦大宴上的诏书,在朝廷开印之后,一条条的便开始被逐渐贯彻下去。
宗学自然也不例外。
按理来说,这件事
是宗务,原本该由宗
府负责。
但是,宗
府一向是由勋戚来代掌,而负责教授宗学的老师,却要从翰林院选授。
让这些士林华选,去勋戚手下任职,他们自然是一百个不愿意。
不仅他们不愿意,朝廷当中的文臣大佬也不满意。
于是,在经过了一番争论之后,这件事
,最终落到了礼部的胡濙老大
身上。
当然,这其中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宁阳侯陈懋,并没有将
力放在这个上
。
而且由于大宴上
,陈懋的一番表现,让很多宗室也对他没有什么好感。
胡濙是个聪明
,知道什么事
该怎么办。
虽然天子在大宴上提过,要暂且搁置宗学,但是事
落到了他老
家的手里,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
该怎么推行宗学就怎么推行。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选址,
员,
学的具体标准,内容,都已经有了初步的规划,呈递到了天子的御案上。
宗室们这边,眼瞧着一场大宴,辈分最高的老岷王,硬生生的被自家几个混账儿子气病了,到现在都还没康复。
因此,他们自然也没脸再说什么宗室遵纪守法,孝悌有道,也就乖乖的就坡下驴,不再对宗学的事
多说什么。
当然,虽然他们默许了宗学的开设,但是心中的这
怨气并没有消失,而是都汇聚到了宁阳侯陈懋和成安侯郭晟的身上。
按理来说,大宴结束,宗室们朝拜完了皇帝,也该收拾行装,准备回归封地。
但是这回,中低阶的宗室们都分批逐渐的离开了,不少郡王和亲王却却都各自上本,要求旁听镇南王一案。
同时,他们还弹劾成安侯身为朝廷重臣,擅自
涉宗务,图谋不轨。
除此之外,还有
直接上本,弹劾郭晟勾结宗室,刻意庇护广通王的。
当然,他们都只是推测,更多的是在宣泄自己的怨气。
虽然是瞎猫碰上了死耗子,但是因为没有证据,广通王和阳宗王二
又都被关押在宗
府大牢,没有
接触的到他们。
所以这奏疏到了御前,也就被理所当然的搁置了。
不过这也不是宗室们关注的,他们真正关心的是镇南王的案子。
他们不关心镇南王到底是否真正诽谤过仁庙,也不关心岷王府那个妾室到底是怎么死的。
他们想要的,只是这件案子是诬告!
如此一来,他们就可以理所当然的弹劾主张彻查的宁阳侯陈懋小题大做,因为一个区区假证,将多年前的宗室丑事重翻出来。
要知道,当年处置岷王世子案的,可是先皇他老
家。
要是这件案子重审,最终查出来是冤案,那也就罢了,算是拨
反正。
可要是查出来,当年审的并无问题,广通王等
就是诬告的话。
那对于陈懋这个力主重审,并且坚持要让大理寺和都察院都参与进来,闹得沸沸扬扬的
,宗室们可就有的说了。
什么有辱先皇圣德,什么蓄意包庇,什么扰
朝局,一顶顶的大帽子,早就给他准备好了。
这也是宗室们非要留下来的最大原因。
宗学的设立,根源是在天子身上,这一点他们心里清清楚楚,但是即便清楚,他们也不敢把怨气撒到天子身上。
至于广通王和阳宗王这两个倒霉蛋,暂时也没
见得着。
因此,成安侯郭晟和宁阳侯陈懋这两个
,就成了宗室们的出气筒。
老朱家的王爷们,憋着劲要给他们一个教训呢!
至于朱祁钰这边,宗学顺顺利利的推行了下去,那么广通王的案子,也就被他上了心。
英国公府那边打的主意很明显,就是要坐实镇南王为了世子之位,陷害一母同胞的嫡长兄朱徽焲致死。
由这件事
,引到天子和太上皇之间的关系。
毕竟,朱祁钰和朱祁镇两个
,也是先后登上皇位,而且,太上皇至今没有被迎回。
如果镇南王的案子被坐实,那么只要稍加引导,就可以将两件事
联系起来。
譬如说,放出些流言,将朱徽焲的遭遇和太上皇对比,都是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