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皇兄何故造反? > 第三百一十三章:薛寺卿的存在感

第三百一十三章:薛寺卿的存在感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府本为太祖皇帝所设,掌皇家九族族谱,玉牒,请封,婚嫁,谥葬,刑名,举贤等一应宗室事务。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依常例,宗府长官为宗令,下设左,右宗正各一,左,右宗各一,以亲王领之,品秩视同正一品。

但是事实上,自从太宗靖难之后,宗府就形同虚设了。

太宗皇帝命勋戚大臣代掌宗府事,宗府的官职,虽设但不授,其所执掌的各项事务,尽归礼部代行。

所以实质上,如今的宗府虽然还在朝廷典制当中,但是已经仅仅只停留在纸面上。

没有衙门,没有官员,只有一个虚领掌事的勋戚而已。

要不是镇南王的案子牵涉的太大,寻常宗室的刑案,甚至都不用陈懋过问,礼部直接就派调查了。

对于重授宗令,朝臣们其实是没有太大的意见的。

反正,宗府的一应事务都已经尽归了礼部,如今已经和礼部原本的执掌分割不开了。

就算是换一个宗室过来,也不上手,大致也就是和宁阳侯一样虚领,只有涉及重大事务的时候,才需要宗令来出面主持。

但是,让老大们警惕的是,除了宗令之外,这帮宗室竟然又提出要再授左宗正。

这摆明了,就是要重新恢复宗府的实际执掌,从礼部手里夺权啊!

这件事和礼部的切身利益相关,因此,众位老大都不约而同的望向胡濙,等着他老家出来挑

胡老大当然也不会怂,没怎么犹豫就站了出来,开道。

“陛下,宗室亲王奉藩建国,卫戍藩篱,乃国之大事,若数位宗室皆离封地,恐地方有动之嫌。”

“况自太宗之后,宗府设衙而不备官,已成常例,纵有勋戚大臣掌事,亦为虚领,”

“纵使重授宗令,除宗室刑案之外,亦无太多繁杂庶务需要处置,大可不必忧心宗令太过辛劳。”

有了领的,自然立刻便有跟上的。

天官王文也道:“陛下,多年以来,宗府大多事务,与礼部执掌多有重合,若过多增加官员手,恐有冗官之嫌。”

“且宗室请封,请婚,请谥,请葬等事宜,已有规程,若重设宗府,一则重叠,二则繁复,臣以为并无必要。”

再往下,户部的沈翼也站了出来,他倒是脆利落,开道:“陛下,如今国库空虚,理应开源节流,当裁撤无用官员及衙门,不宜再增开衙门,请陛下三思。”

接连几个重臣站出来反对,天子似乎也有些无奈。

沉吟片刻,天子转向宗室们,开问道。

“诸位亲王,群臣皆以为并无必要另授宗正,诸位以为如何?”

岷王没有说话,倒是周王开道。

“陛下,以往之时,的确没有太过庶务需要宗府处置,但是如今陛下欲开宗学,教授宗室子弟,必有众多事务需要处理,故而臣以为,还是需要有一得力宗室,协助宗令的。”

另外也有其他的诸王也开道。

“陛下,周王所言甚是,岷王叔年事已高,虽足以胜任宗令,但却不宜劳过度。”

眼瞧着宗室和朝臣又出现了分歧,天子似乎有些疼,片刻之后,方开问道。

“既然如此,诸王可有合适选?”

闻听此言,周王和其他的亲王皆是面露喜色,赶紧道。

“陛下,宣宗兄弟襄王,年富力强,素有才名,可堪重任,陛下若以襄王佐岷王掌宗府,宗学必定蒸蒸上。”

底下老大们的脸色一黑。

这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说,要是不答应的话,宗学就没办法蒸蒸上了呗?

果不其然,天子听了之后,也有些不悦,但是思忖了片刻,却还是道。

“既然如此,那就从周王叔祖所言,命岷王为宗令,掌宗府事,襄王为左宗正,同礼部,翰林院,协理宗学之事。”

宗室们这下才算是放下心来,岷王和襄王各自出列,领旨谢恩。

不过,感觉敏锐的朝臣,却听出了些弦外之音。

看来,天子到底还是对宗室如此揽权有些不满。

要知道,刚刚天子说的是“协理”而非“主理”。

一字之差,便有主次之分。

如此说来,宗学之事,天子是不打算全给宗府了,若是再争取一下,由礼部来主管,似乎也并非不可能。

想明白了这一节,原本还想要出言抗辩的朝臣,也都偃旗息鼓了。

区区一个宗正而已,授了便授了。

如今这么多宗室皆在京城,和他们相斗是不智之举。

只要天子心中有意,那么等他们离了京城,老大们有的是法子架空这个左宗正。

不过虽然如此,但是该上的眼药还是要上的。

当下,便有大臣出列,开道。

“陛下,岷王爷德高望重,出任宗令自无不妥,但是如此一来,广通王一案,便不能由宗府审讯,需得另行诏命其他衙门主理。”

然而话还没说完,一旁的周王又笑眯眯的接道。

“不错,陛下,既然岷王叔出任宗令,那么宗府便不宜继续参与审讯广通王,不过涉及宗室,由刑部主理亦有不妥,因此,臣以为,可以由锦衣卫主审,最为妥当。”

底下的大臣被噎住了话

他们本来是想说,让刑部来主理的,结果一下子被堵死了。

好巧不巧的是,天子似乎也有些心动,沉吟片刻后,方道。

“既然如此,那广通王和阳宗王的审讯,就由锦衣卫来做,拿到供之后,再给刑部,作为审讯宁阳侯等的证供。”

然而这正是很多朝臣不愿意看到的,有了洪武年间的殷鉴,老大们对于锦衣卫的防备很

陈镒立刻就开道:“陛下,锦衣卫向来不对外公开,如此大案,恐难服众,何况……”

“够了!”

话没说完,就被御座上的天子打断。

众臣抬眸看去,只见天子的脸色隐约有些不悦,开道。

“这桩案子,折腾了这么久,都察院,大理寺,刑部,挨个都参与过,审成了个什么样子?”

“锦衣卫乃是太祖所设,侦缉捕盗,审讯重案,本就是职责,如何便参与不得?”

见天子发了火,底下诸臣和宗室顿时蔫了,齐齐跪倒在地,开道。

“陛下息怒,臣等有罪。”

叹了气,天子烦躁的摆了摆手,道。

“广通王等锦衣卫来审,宁阳侯等刑部来审,就这么定了!”

“至于薛瑄……”

天子的气有些复杂,目光落在依旧跪伏于地的薛老夫子身上,神色犹豫。

按理来说,作为举告,薛瑄也应该被押诏狱。

但是锦衣卫向来忠实执行天子的命令,天子只说押宁阳侯四个,锦衣卫就只管他们四,将薛瑄留在了殿中。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事。

薛瑄的供词,早已经被记下来了。

刑部要做的,就是和广通王等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