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皇兄何故造反? > 第三百六十八章:齐心协力攻王文

第三百六十八章:齐心协力攻王文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站在大殿中央,高谷一阵无奈。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实话实说,今天的廷议,出乎意料的事实在太多了。

要知道,类似这样的大事,搁在往常,光是沈翼提到的那几个问题,都能吵上好几天。

户部有所准备,这个高谷知道,他在朝中也并不是完全没有脉。

但是他没想到,户部竟然搞出了一份这么详细的条例,打的很多原本反对互市的大臣一个措手不及。

不过要单是如此,还有的可争,毕竟再详细的条文,只要想挑毛病,总归是能辩一辩的。

可谁想到,一帮老大们还没反应过来,于谦竟然又态度坚决的站了出来。

这可太不讲道理了。

户部是首倡者也就算了,但是朝廷的惯例,这种大政之事,起码得等到底下的,都分别吵完了,然后大佬们才能视况分别表态。

倒不是拿架子,而是这种事,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声音,万一意见和大多数朝臣相左,那消耗的是自己的望和权威。

除此之外,大佬们即便眼光卓绝,但是也并非完,考虑事难免有不周到的。

像于谦这样,一上来就摆明车马,不给自己留后路,万一要是被抓到了错处,必然会被反对派集火。

所以长久以来的惯例,七卿大臣们表态都十分谨慎,基本上都得等讨论的差不多的,再开说自己的看法。

可这回于谦偏偏就不按套路出牌,户部说完他就站了出来,而且态度比沈翼还要坚决。

一副谁反对就是跟他于谦作对的架势。

以于谦的声望和地位,即便有那么几个愣青敢跳出来呛声,但是大多数朝臣,终归还是不可避免的受他影响。

大佬级别的物先开表态,固然会消耗自己的权威,但是好处就是,能够吓退一大批不够坚定的反对者。

再加上于谦说完之后,迟迟没有同级别的大员站出来反对,底下的就更加犹豫不决

如此一来,这么大的一件事,朝堂上竟然诡异的形成了一面倒的局势。

这可就让高次辅尴尬了。

他原本的打算,是趁着大家各抒己见(吵的正嗨)的时候,浑水摸鱼,将话题引到王文的身上,显得自己没那么显眼。

但是,于谦说完之后,朝堂上静悄悄的,原本反对的,因为户部和兵部这两个庞然大物的联合,开始犹豫不决。

考虑到这件事本来就是天子的手笔,再这样下去,说不准老大们的犹豫,会被当成默认,直接结束朝议。

高次辅才不得不硬着皮,让裴纶和彭时出面。

可谁想到,王文这个死老,身为天官,一点都不自重身份,一开就嘴那么毒,明目张胆的欺负两个小辈,的高谷不得不亲自出面。

这和他最开始的初衷,可差的有些远,但是事已至此,他也没有别的法子了。

面对着高谷这个内阁次辅,王文倒不好说话这么无遮拦的,但是语气也不怎么好。

“老夫所说句句属实,瓦剌之战,老夫亲赴辽东是实,大敌当前,裴纶,彭时等不发一言是实。”

“就连给彭时的考评,也是吏部依照京察程序得出的结论,高次辅无凭无据的就要弹劾老夫,怎么,是什么时候转迁科道风宪了吗?”

周边的一帮给事中和掌道御史面面相觑。

天官大,您吵架就吵架,能别范围打击吗?

虽然说科道风宪大多数时候,的确都是风闻奏事,但是您这么直说,是不是有点过分?

不过所幸,高谷也不是吃素的,当即冷哼一声,便开道。

“功是功过是过,辽东之行,你的确于国有功,但是你擅作主张,和脱脱不花达成约定,这笔账朝廷还没有跟你算清。”

“何况,朝廷各衙门本就各有执掌,各司其职,翰林院本就不负责军职,裴纶,彭时不好好的待在翰林院中,难道要亲上前线吗?”

“休说彭时在翰林院兢兢业业并无过错,即便是考评真的不佳,该如何转迁,是否能够继续留在翰林院,最终也需圣裁方为定论。”

“你王简斋身为吏部天官,当众出狂言,窃铨选大权,僭越君上,滥用职权,损伤朝廷威仪,老夫如何弹劾不得?”

说着话,高次辅暗暗瞥了一眼都察院序列当中的罗通,偷偷打了个眼色。

那意思是,还等啥?都这个时候了,还不上?

罗副都御史表示收到,同样上前,开道。

“陛下,臣同弹劾王文,德不配位,互市与否乃朝廷大政,王文蒙蔽君上,窃圣旨以越廷议,私自与脱脱不花达成约定,实为佞之臣。”

“近以来,王文借京察之名,清除异己,大肆打压朝臣,如今当廷之上,陛下面前,竟敢出狂言,威胁廷臣,俨然以廷臣生死自居,此等恶之辈,实为祸国之臣,请陛下明断,罢去其天官之职,还朝堂一个朗朗乾坤。”

朱祁钰面无表的看着罗通一副正直谏臣的模样,心中冷笑一声。

这个罗通,倒也不算傻,一上来就直接封死了王文的退路。

将王文奉旨而去的行为,描述成“蒙蔽君上,窃圣旨以越廷议”。

如此一来,朱祁钰就算承认是他给王文下诏,让王文去的,也没有用。

因为在罗通的描述当中,天子当时已经是“被蒙蔽”了。

鉴于王老大的臭脾气在朝中得罪了不少,而且都察院的官员,也不是和翰林院一样毫无战斗力。

因此,罗通一开,就得到了好几个给事中和掌道御史的附和。

“陛下,王文身为吏部尚书,手握铨选大权,不能自谨自省,反以此打压同僚,实为不当,请陛下降罪。”

“臣附议,吏部京察自有典制程序,王文却将其视为自身权柄,实乃越权,连以来,都察院多位御史被无故贬谪,可见京察多有渎职之处,请陛下降旨彻查。”

一时之间,原本商议互市的廷议,突然之间就变成了王文的弹劾大会。

于是,在高谷和罗通等的刻意引导之下,虽然过程曲折了一点,但是朝议汹汹,最终矛还是直指王文……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