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琰之笑着说道,“我写这首歌的想法就是因为听了您在《百家讲坛》中讲述的白居易的诗歌,才有了这个想法!”
郑毅峰哈哈大笑,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说道,“没想到我的节目能给你带来这么
的灵感,可喜可贺啊,其实这也是我做节目的原因,因为现在大家对诗词的欣赏程度在慢慢的下降,除了学生,好像成年
对诗词歌赋都没有了感觉,很多成年
,他们只能背出几首诗词,而且对于诗
更是张冠李戴,我们国家如此灿烂的文化,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传承有序,这么美妙的东西,现在大家都不去关注了,真是很让
痛心的,所以我才去《百家讲坛》,来讲述一些唐诗的故事,尽可能的让更多的
去喜欢唐诗,去喜欢唐朝的诗
,去喜欢唐朝的文化。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郑毅峰教授的一番话,也是让下面的观众们纷纷热烈的鼓掌,老
家的一番拳拳之心,那种让
动容的热
,
的打动了所有的
。
裴琰之也是点了点
,说道,“是啊,华夏几千年的文明,文化光辉灿烂,现在有很多
有这种疑问,唐诗,宋词,为什么会有这种带有时代特色的符号呢,后世不是也有诗词吗,为什么要这么命名呢?”
郑毅峰教授笑着说道,“其实诗词,这两种形式每一个朝代都有,但是诗在唐朝的时候达到了巅峰,说句不好听的话,唐朝的诗
已经把诗词写到了顶点了,后世已经很难超越了,几乎现在所有流传下来的诗都是唐朝流传下来的,而词也是如此,因为唐宋离得很近,而且宋朝的文
也是多不胜数,但是他们觉得自己无法超越前
的诗歌,所以另辟蹊径,开创了宋词的伟大,其实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他们把路给走尽了,让后
都无路可走了,所以只能去开辟新的道路了!”
这一番解释,让台下的观众们也是不禁莞尔,好像看到了苏轼指着李白的鼻子,恶狠狠的说道,“哥们,你这路走绝了啊!不给后
留条道吗?”
裴琰之闻言笑着说道,“不知道这次郑教授打算推荐哪一位歌手来唱这首歌呢?”
郑毅峰哈哈大笑,说道,“这位歌手应该算是最近最火的一个歌手了,就连我这种基本不听流行歌曲的老古董也对这个
耳熟能详,而且这个
最擅长的就是这种戏歌,而且,这个
才华横溢,……”
裴琰之一脸尴尬的拦住了郑毅峰,说道,“郑教授,我给你的台本上没有这么多话啊,你不要自由发挥啊!”
郑毅峰一脸无辜的说道,“我说的都是我的心里话,你看你这
,还不让我说了,我本来还有好几百字用来夸他的话呢,你这一打岔,我都给忘了!”
郑毅峰看着一脸讪笑的裴琰之,说道,“好了,有请我的推荐
,他就是站在你们面前的裴琰之!”
台下的观众们也都是早就听出来了,郑毅峰教授也是非常的顽皮,裴琰之被捧得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裴琰之先将郑毅峰教授带到旁边的观众席中,苦笑着说道,“我给郑教授的台本上可没有这么多话啊,这都是他自由发挥的,虽然说的都很好,但是作为一个要脸的
,这种好听的话,下回您多说点!”
一个急转弯,差点把所有
的方向盘给甩丢了。
裴琰之哈哈一笑,说道,“接下来,就让我为大家带来这首我最近创作的歌曲,《琵琶行》!”
舞台上,之前国乐
响乐团的乐手们全都已经坐好了,裴琰之冲着指挥微微颔首,指挥也是轻轻挥动了手中的指挥
,坐在最前面的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乐手一阵阵悠扬的琵琶声,撕
了现场的宁静。
裴琰之站在舞台中间,周围
出了一些烟雾,让整个舞台上如同仙境一般,灯光昏暗。
裴琰之将话筒放在嘴边,张
用马派的念白说道,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
,本长安倡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
。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
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在悠扬的琵琶声中,裴琰之如同吟游诗
一般的念白,让所有的观众好像跟着他来到了湓浦
,听到夜色中传来阵阵的琵琶声,在如烟如雾的环境中,看到那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乐手,一时间也分不清什么是真,什么是幻。
等到裴琰之的念白结束之后,指挥的双手猛地一挥,所有的乐手们全都动了起来,一时间,舞台上乐声大作。
“浔阳江
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
下马客在船
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
主
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
琵琶声停欲语迟”
裴琰之用低低的声音,语速极快的将这一段唱了出来,稳定的气息,让所有
都对这一段歌词听得清清楚楚,好像是一个
将嘴贴在你的耳边沉沉低吟一般,声音虽然小,但是却让你听的清清楚楚。
接下来,裴琰之的声调一变,好像换了一个
一般,而且歌词的唱法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之前的那一段浅唱低吟,速度极快,一次就是一句七个字,但是声声
耳,每一个字都送到了观众们的耳中。
但是这一段,裴琰之的唱法则是变成了古诗的“四三”读法,也就是在第四个字之后停顿一下,因为不管是七言还是五言,一般后面三个字构成一个较大的间歇,称为“三字尾”,而七言诗有两种读法,一种是“四三”读法,也就是“浔阳江
,夜送客”这种,另外一种是“二二三”读法,“浔阳,江
,夜送客”。
而这一段的唱法,裴琰之就用了“四三”的唱法。
“移船相近邀相见
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
弦弦掩抑声声思
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
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
初为霓裳后六幺”
这一段唱的节奏感明显很强,台下的观众们有会这首诗的也是跟着节奏哼唱着,毕竟这首歌的词就是原诗,会的
只要跟着节奏就能唱出来,这也是裴琰之写这首歌的用意,用非常简单的旋律,让年轻
很快就能学会怎么唱,那么歌词还是问题吗,歌曲这东西,只要你会唱了,歌词绝对记得快。
忽然,琵琶声急促了起来,音乐也跟着激
了起来,大家知道,高
要来了。
果然,裴琰之也没有让大家失望,该来的戏腔总是要来的。
裴琰之变换到了青衣的
声,开
用梅派的唱法,高声唱道,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