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我的大宋新帝国 > 第三十六章 温情与家人

第三十六章 温情与家人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不管赵德昭的话真不真心,最起码让赵匡胤听起来很舒服。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作为一个政变的既得利益者,他期望的当然是江山永续,恐惧的自然是内耗导致灭国。

但是,受降的惊马事件既然另有内,这可是威胁到了自己的儿子,也不由赵匡胤不警惕起来。

他想一家和和气气,平平安安,可是如果有了危险的苗,就必须要控制好。

而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在各方利益中寻找平衡,这样才能维持现在的和平状态。

他知道弟弟是个什么样的,也知道他仗着从龙之功,有着一些想法。

如果大宋岌岌可危,这个弟弟自然是个好的储君,可是如果大宋真的解决了周边大敌,政权稳定,那就另说了。

赵匡胤一直不愿意考虑这个问题,最起码,在大宋周边还有一群对手的时候考虑这些。

可是现在,问题已经凸显出来了,儿子与弟弟之间已经有了矛盾,他绝不能再视而不见。

他皱着眉沉吟了一会儿,才问道:“上次秦国公府的事,是不是你故意为之?”

这个问题赵德昭直接承认了,点了点说道:“我与孟昶一路回来,三叔的视线就一直在花蕊夫身上。而且三叔做事极端,孩儿怕他做出杀取卵的事,所以一直注意着秦国公府。”

然后他又开始下眼药。“那他如果不是孩儿去的及时,孟昶若死,这笔账自然要算在爹爹身上,这对我大宋以后统一全国非常不利。”

赵匡胤有一种挫败感,不仅仅是因为弟弟与儿子明争暗斗,更因为弟弟似乎连他一起在算计。

他长叹了一气道:“何至于此啊……”

赵德昭却直接揭开了疮疤说道:“这个位置只有一个,若我大宋周遭强敌还在,这种斗争还能控制,如果真的等我大宋将南方扫平,恐怕就到了你死我活的境地。

爹爹,这种况是你故意造成的吗?是为了故意让我跟三叔,四叔相争吗?”

“放肆。”

赵德昭才不会在乎他的这点恐吓,故意扯着受伤的嘴角一笑。“孩儿说的本来就是放肆之言,若父亲中意三叔,自然应该将我外放,以后孩儿保证对这个位置不再奢望。

可若是想把位置传给自己的子孙,为何故意让三叔一家坐大,无可及?禁军,开封府,中书令,这军权,政权,都城民政大权全部托付一,前所未有。

爹爹就不怕有朝一,我与四哥都成为刀下亡魂吗?与其这样,尽早外放我与四哥,才是保全我们命的生机。”

“你三叔绝不会如此,我们都是赵家。”

“前朝太宗呢?以史为鉴,可辨是非。而如今的状况与前朝太宗时期有何差别?”

赵匡胤却突然冷静了下来,望着赵德昭问道:“你一直将我朝与前唐相比,我对赵家能坐这个位置多久都没有信心,为何你会觉得天命所归赵家,我大宋能统一全国?”

“对此我坚信不疑。”

赵匡胤又想起了上次他跟赵光义还有赵德昭在一起的闲叙,当时这个儿子对各朝一番点评,说大宋能统一全境。

赵匡胤当时觉得是在说笑,可是现在却认真了起来。

如果大宋只是个地方政权,谁来坐这个位置都一样,因为可能明天就会被赶下台。

可是如果真的像这个儿子所说,大宋能成为大唐一样的国家,那么嫡庶传承,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但他不相信儿子说的另一件事,那就是坚信弟弟不可能出手杀了自己的孩子。

见赵匡胤若有所思,赵德昭又道:“其实爹爹很轻易就能试探一番,只要爹爹说将都城迁回西都雒阳,三叔肯定会执意反对。”

雒阳其实要比开封府更加适合当都城,只是因为战争坏的厉害。

当初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跟辽朝借兵,杀了雒阳之后大肆杀戮坏,留下了一个残的城市。

加上石敬瑭担心定都雒阳会受到当地世家的掣肘,开始兴建当时有一定基础的汴京。

当时的汴京算是膏腴之地,能承担大量的膨胀。

但是汴京无险可守,四河过境,也易患洪涝。

石敬瑭自觉与辽朝关系好,不在乎汴京无险可守。

随后的后汉和后周自然也就在这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留了下来。

但是汴京实在不适合当一个都城,除了几条河,连一座山都没有,敌军随时都能杀到自家门

赵光义现在是开封府尹,等于首都就在他的控制之下,如果迁都,他就会少了一部分大权。

所以,赵匡胤哪怕不削他的官职,他的权力也变小了。

赵匡胤也不是愚鲁之,赵德昭一说,他就明白了背后的意思。

而且,只是一番试探,也不会耗费太多的力。

这个时候,薛授带着几个小黄门抱着粗细不一的竹筒走了进来,赵匡胤看了看手里的横刀,也没有试刀的兴趣。

拦下了他们,不让他打扰父子俩的谈话。

“外放之言不必再说,先老老实实成婚,过几,我就让你当大将军。”

这个结果已经很不错了,虽然只是个虚衔,但已经位极臣。

赵德昭也不再妄想别的安排,今之言只是一个引子,等他拿那个食魔王继勋再做些文章,自然也会让他下定决心。

目前宋朝的周边都是敌,赵光义的重要比自己更大,所以还无法跟他直接竞争。

赵德昭低声应下,赵匡胤又道:“裴氏一家既然被你要去,我也不跟你争了,不过年前让他们父子最少再做出十把宝刀,我要拿来赏。”

见赵德昭想要说话,他又说道:“放心,一应材料你尽管让佟亮去造作所取,另每把我再与你三千钱。”

宋初的货币非常短缺,为了铸钱,柴荣当初将所有寺庙的铜像全部融化,即便是大的寺庙,里面的佛像也换成了木的。

即便如此,民间依旧缺钱的厉害。

铜不够,就只能用铁来凑。

但是铜能烧融化,直接用钱模来浇铸,铁就做不到。

工匠只能将铁烧的半融化,然后进行压铸。这种模式造出来的铁钱粗陋不堪,很容易磨损。

开封府现在的粳米一斗大约十二斤,三十钱。

不算材料钱,这一把刀赵匡胤给出的工费,就是一百斗,相当于一千两百斤粳米的价格。

如果再加上铁料,炭,价格还要翻一番。

赵德昭对这个时代的物价了解不是太多,但也知道,这个价格已经很不错了。

所以他也不讨价还价,直接应诺。“孩儿会敦促裴家,尽快炼制出宝刀。这把刀,孩儿作为寿礼先送给爹爹,祝爹爹宝刀不老,雄风依旧。”

本来他还要做刀鞘,费心装饰,现在也不用心了。

孟宽带着几个小太监也过来了,他的手里还拿着一叠纸张。

这次赵匡胤没有让阻拦,等孟宽走到面前直接问道:“二哥惊马是否另有隐?”

孟宽不敢迟疑,直接点了点道:“内臣询问了相关员,的确疑窦重重。故此,内臣将相关员都叫了进宫,在宣仪殿侯驾。”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