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不折手段,这是好事
。”
“可,二皇子不敢光明正大的做,失了为君之道最为重要的一条。”
庆帝听范悠说到为君之道,他的双眼立刻亮了起来。
“范悠,你说为君之道?你是如何理解的?”
范悠:“陛下,若想要成为储君,必堂堂正正的得来,绝对不是私底下做一些小动作就能得到的。”
“二皇子所做的事,没有一件事上的了台面,更甚至还和齐国锦衣卫勾结,此乃叛国之罪!”
“如果换做是我的话,范悠会堂堂正正的和我的敌
开诚布公,所谓正所谓一力降十会,我有着足够强大的力量,手下能
辈出。”
“若是想要储君之位,必定会以军功!文才而得之,绝对不会以击败当前的储君为目的。”
“他们两个从始至终都没有搞清楚,自己的敌
到底是谁,不是对方,而是齐国!”
“试问陛下,如果次次武道大会的想法,是太子提出来的,您会如何赏赐他?”
庆帝听完范悠说说,默默的点了点
,范悠说的不错,兄弟之间的争斗,终究只是小打小闹,目光太过短浅!
正如范悠所说,如果李承乾一开始就想着,如何击败齐国,让庆国真正的成为天下第一大国,就算李承乾能力不够,庆帝也会想尽办法为李承乾组建自己的班底。
可惜,李承乾并没有想到这一点,李承乾的眼里面,从始至终只有一个敌
,老二李承泽。
同样的,李承泽为了争夺储君之位,甚至不惜勾结庆国最大的敌
齐国!
这两个
成不了储君,将来更无法成为庆国的皇帝,他们只会带领着庆国走向没落。
庆帝:“你说的没错,朕也知道他们两个私下的一些小动作,只是朕并没有去管,也没有在意。”
“两兄弟之间的斗争,只是小打小闹而已,出不了什么大
子。”
“但,和齐国合作,针对自己的兄弟,这不应该。”
“朕倒是小瞧你范悠了,没想到你小小年纪,竟然对为君之道,有着这样的见解,着实不简单。”
“唉!若是承乾和承泽两
,有你一半的见解和能力,朕也不至于如此
疼!”
“储君之位,关乎我庆国百年大计!不容有失,哪怕有一定点不足,也要想办法解决,否则将来必定会酿成大患。”
范悠无所谓的说道:“其实,也没有那么严重,相比较北齐的小皇帝,无论是李承乾还是李承泽,都不输他。”
“若是将来二位殿下登基,与那齐国小皇帝
锋的时候,未必会落到下风,可也仅仅只是这样而已。”
“庆国若是想要成为天下第一强国,只是这样是不够的,下一位太子,必须要有陛下您这样心
和谋略,缺一不可!”
说起北齐国小皇帝,庆帝这里的
报也不多,可听范悠这么说,好像范悠很了解北齐小皇帝一样。
庆帝:“范悠,朕听你所言,你好像对北齐的小皇帝,知之甚详啊。”
范悠:“那自然,这天底下最了解你的
,永远都是你的敌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我庆国想要战胜北齐,必须要先对北齐有着足够的了解,就好比那北齐的小皇帝战豆豆,其
手段是有的,只是他现在面对的敌
,也并非我庆国,而是那垂帘听政的太后。”
“北齐国的朝政,实在是不堪。”
“锦衣卫一手遮天,完全听从太后,战豆豆手下可用之
极少,就连北齐国现在战力最强的大将军上杉虎,听说也被他们的皇帝召回了上京城,软禁了起来。”
“原因倒也简单,战豆豆和那齐国太后,只是在朝堂上,想要争夺兵权,那就必须要从上杉虎下手。”
“那上杉虎在军中多年,手下亲信极多,上至将校,下至伍长和小卒,都是他的亲信,也正是靠着这些亲信,上杉虎才能够对齐国边军有着足够的把控。”
“只是现在,这位上杉虎,要变成一只笼中虎了,齐国必将毁于自己
手中。”
庆帝看待范悠的目光一变再变,范悠所说的消息,许多就连他这个庆国的皇帝都不知道,而范悠却能够说的有条有理。
尤其是北齐大将军上杉虎的消息,就连鉴查院中,对上杉虎的身份记载也是极少,范悠却能说出上杉虎立足于军中的根本,范悠的消息是从哪里来的?这个疑惑出现在了庆帝心中。
庆帝:“范悠,你说的这些都是从哪得知的?鉴查院里可没有这些消息。”
范悠:“启禀陛下,范悠派遣了一些暗探,安
在了两国边境,这些消息都是那些暗探传给我的,消息绝对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