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明末国贼 > 第八十五章高阳保卫战(五)

第八十五章高阳保卫战(五)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俗话说,水火无,面对高阳东城下燃起的熊熊烈火,就算是汉军的重步兵再悍勇,此刻也是无能为力。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一架架云梯被引燃,一辆辆盾车在烈火中焚烧殆尽,正在攻城的汉军如同水一般退了下来,只剩下城墙上那孤立无援的乌真超哈参领石天柱。

濒临绝境的石天柱在最后时刻发出了决死的勇气,红着眼睛扑向了正督军向前的马三德。

然而此时残余的汉军旗心态已经崩溃了,根本组织不了有效的阵型,他们只凭着个的武勇撞。

可是他们却被鸳鸯军阵的狼筅手和长枪兵不断的挤压,再加上靖北军的火铳手和弓箭手又在一侧不停地击。

用刀砍、用矛刺,即使这些悍不畏死的汉军旗,砍翻了鸳鸯军阵前的刀盾兵,他们也不断地被透过狼筅缝隙的长枪兵捅穿。

三十几个汉军旗甚至没坚持半柱香的时间,就被不断涌来的靖北军斩杀殆尽。

石天柱已经没有力气再动了,拼尽全力的他,此刻浑身上下布满了伤,拄着刀,浑身颤抖地盯着身前的靖北军。

“用狼筅压住他,老子要用大炮给这个狗汉送终。”

李兴之哈哈大笑,前世小说中主公,炮的场景在他的脑海中浮现出来。

几个鸳鸯兵的狼筅手越众而出,手中长约一丈半的的狼筅从几个方位同时刺出,生生将石天柱到了墙角。

杨飞亲自指挥着几个炮手,将一门虎蹲炮顶到了石天柱的身前。

那幽暗的炮在斜阳下散发出幽暗的冷光。

“不,不要……我……!”

随着那火炮手点燃了炮身上的引线,石天柱发出了绝望的嘶吼。

“大炮开兮轰他娘!”

李兴之揶揄地看着浑身颤抖的乌真超哈参领石天柱,大手重重地挥了下去,虽然没有炮决清廷江宁知府朱国治来的酸爽。

但是当两斤重的铁弹,穿透这个双手沾满辽东汉鲜血的刽子手的胸膛时,那画面也充满了相当的即视感。

随着石天柱那面参领大旗从高阳城缓缓落下,大清的饶余贝勒阿泰知道,今天肯定攻不下高阳城了。

“收兵回营,今晚三更造饭,明再攻,不高阳,本将誓不罢兵!”

泰恨恨地看了着火光中的高阳东城。

“贝勒爷,明攻城,才请为先锋,不高阳,末将绝不回返。”

死了亲兄弟的石廷柱,通红着双眼,跪在阿泰面前。

李率泰进言道:“大将军,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今我军攻城,折损汉军旗近五百,又折了石参领,士气已衰,而明贼有城墙作为依托,我军急切难下,莫如请睿亲王再调兵马,四面围攻,如此明贼处处皆防,却是处处不防,则高阳旦夕可下也。”

泰怒道:“今不过小挫,我军尚有五千余,如何打不下小小的高阳城,明本将令正蓝旗马甲配合你们,务必一举城。”

李率泰、刚阿泰等汉军将佐皆是大喜过望,有满洲大爷助阵,这高阳还愁攻不吗?

“大将军,我正蓝旗马甲俱是骑兵,若是弃马步战,才恐怕是以已之短,攻敌所长呀!”

杨古利则是暗暗着急,作为阿泰的心腹亲信,他比谁都知道,阿泰和洪太之间的矛盾,若是自己的牛录再受损失的话,那不是削弱已方的实力吗?

泰摆手道:“如今多尔衮攻略保定,正是要诱使卢象升走出昌平,咱们必须尽快攻高阳,收取粮秣,然后和多尔衮共击卢象升。”

杨古利心知阿泰主意已定,所说之话,不过是借而已,明军什么德,他又不是不知道,睿亲王那里尚有兵马近三万,卢象升能不能凑齐三万兵还是个未知之数呢,就靠这样的军马,凭什么是大清的对手。

高阳城。

在清军退走后,李兴之就是令钱安宁,立即计点战损,重新整顿器械。

由于是守城战,靖北军的损失并不大,只有一百余远程兵和二十几个鸳鸯兵伤亡,此外还有两百余青壮战死。

这些将士大多数皆是被汉军的弓箭手中面门而死。

李兴之看着一具具被百姓抬着的靖北军士卒尸体,就是突发奇想,顾谓前来汇报战损的钱安宁道:“若是给将士们脸部戴上面罩,那咱们就不怕鞑子的箭矢了。”

钱安宁连忙恭维道:“将军所言极是,只不过战事紧急,属下虽然可以发动城中的铁匠赶工,但是最近肯定是来不及的,今一战,咱们的石灰和猛火油消耗不少,若是鞑子再攻上几次,那可如何是好?”

王忠撇嘴道:“兵来讲挡,水来土掩呗,今天这一仗,协守的青壮们胆气也大了不少,要我说,不如将他们整编军,就是用命填,也能挡住阿泰这几千,只要再打上几阵,他们就是合格的士卒了。”

听完王忠的话,李兴之就是眼前一亮,城内的青壮有四千多,若是将他们编靖北军,只要这仗打赢了,自己的军马就能扩充至六千了。

只不过这些青壮的家小皆在高阳,将他们编靖北军的话,肯定会心怀顾虑。

高阳地处京畿平原,无险可守,根本不适合作为自己的根据之地,这一仗自已若是打赢,肯定是要另谋出路了,到时候携带这么多的家小上路,恐怕又是个大麻烦。

想到这里,李兴之不由地脑壳疼,索就不再考虑了,毕竟这都是后话,守不住高阳,一切都是枉费心机。

“好,王忠就依你之见,挑选一部分青壮先补充军,让钱先生给他们登记造册。”

这时黄文昌师爷李有才和徐志坚的师爷宋广坤,也是带着百姓抬着准备好的饭食送上了东城城墙。

在城坚持了一天的靖北军士卒和青壮们早就饥肠辘辘了,这会一个个斜倚在墙垛处拿着刚刚发下来的馒就啃了起来。

李有才和宋广坤却是亦步亦趋地来到李兴之面前,一脸谄媚地上前见礼。

宋广坤李兴之不熟,但是李有才,李兴之却熟悉的很,心知能和李有才混在一起,肯定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李兴之自然不会为难他们,遂问道:“后勤不是由高阳县丞陆仲负责吗?怎地需要李先生跑一趟。”

李有才笑道:“将军,如今东虏兵临城下,我军坐困城内,若不尽早击退阿泰,学生恐怕会引来更多的鞑子,故此和宋兄苦思对策,偶得一计,特来献与将军!”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